一种涡轮压缩机STR静盘锻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4478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锻件加工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涡轮压缩机STR静盘锻件加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落料,(2)串光处理,(3)加热,(4)预锻,(5)皮膜处理,(6)加热,(7)成型,(8)热处理,(9)精加工,(10)抛丸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到的一种涡轮压缩机STR静盘锻件加工方法,通过合理的工艺及参数设计,能有效的确保锻件的成型及品质,而且采用工件预锻,且在预锻后进行皮膜处理,确保锻造的稳定性,成型性能更高。

A machining method for STR static disc forging of turbine compress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orging processing method, in particular to a STR static disk forging processing method for turbine compressor,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blanking, (2) crosslinking, (3) heating, (4) pre-forging, (5) skin film treatment, (6) heating, (7) forming, (8) heat treatment, (9) finishing processing, etc. (10) shot blasting. Th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ensure the forming and quality of the turbine compressor STR static disc forging by reasonable process and parameter design, and adopts workpiece pre-forging, and carries out skin film treatment after pre-forging to ensure the forging stability and higher forming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轮压缩机STR静盘锻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件加工方法
,尤其是一种涡轮压缩机STR静盘锻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有技术中,对于蜗轮压缩机STR静盘锻造过程中,由于锻件结构复杂,锻件变形量大,容易出现开裂、局部缺料等现象,产品的成品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锻件质量高、成品率高的涡轮压缩机STR静盘锻件加工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涡轮压缩机STR静盘锻件加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钢材进行切割成圆饼状工件;(2)将工件放入串光机进行串光处理,串光时间为30-80min,光饰机频率为40-70Hz,出料时间控制在5-20min;然后进行清洗,吹干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70-120℃,烘干机频率在40-60Hz;(3)将串光后的工件移送至转底炉,对工件加热至400-490℃,并保温60min以上;(4)将预锻模具加热至200-280℃,并在模腔内均匀涂抹脱模剂,将加热后的工件放入预锻模具内进行预锻;(5)将预锻后的工件移送至皮膜处理工位进行皮膜处理,将转底炉升温之210-260℃,装入预锻后的工件,保温10min以上,用钳子取出工件浸入皮膜剂中2-8s后取出,利用工件余热将工件烘干并冷却至室温,其中皮膜剂的温度小于或等于90℃;(6)将皮膜处理后的工件送至转底炉,转底炉预热至400-490℃,保温60min以上,开始装件,然后对工件进行加热至500-510℃;(7)将模具加热至200-350℃,然后按螺旋形均匀喷涂脱模剂,将加热后的工件放至模具内压制成型;采用合理的模具温度,能有效避免锻件产生缺边、裂纹等现象,提升锻件品质和成品率。(8)将两个总长为8-10m的网带炉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淬火液,前端的网带炉均匀分为四个区,依次为固溶1区、固溶2区、固溶3区、固溶4区,其中固溶1区的温度为505-525℃,固溶2区的温度为500-520℃,固溶3区和固溶4区的温度均为495-515℃,工件从前端的网带炉进入至输出的时间为60-80min,然后进入淬火液中,淬火液温度应低于60℃,将工件在淬火液中冷却至少10min;再进入后端的网带炉内,后端的网带炉的温度控制在180-220℃,且工件从后端的网带炉进入至输出的时间为350-380min;(9)将工件进行精加工至尺寸要求,得到锻件粗胚;(10)将锻件粗胚放入抛丸机中进行抛丸处理,抛丸时间为10-25min,得到锻件。本专利技术所得到的一种涡轮压缩机STR静盘锻件加工方法,通过合理的工艺及参数设计,能有效的确保锻件的成型及品质,而且采用工件预锻,且在预锻后进行皮膜处理,确保锻造的稳定性,成型性能更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涡轮压缩机STR静盘锻件加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钢材进行切割成圆饼状工件;(2)将工件放入串光机进行串光处理,串光时间为40min,光饰机频率为40Hz,出料时间控制在8min;然后进行清洗,吹干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80℃,烘干机频率在45Hz;(3)将串光后的工件移送至转底炉,对工件加热至400℃,并保温60min以上;(4)将预锻模具加热至200℃,并在模腔内均匀涂抹脱模剂,将加热后的工件放入预锻模具内进行预锻;(5)将预锻后的工件移送至皮膜处理工位进行皮膜处理,将转底炉升温之215℃,装入预锻后的工件,保温10min以上,用钳子取出工件浸入皮膜剂中2s后取出,利用工件余热将工件烘干并冷却至室温,其中皮膜剂的温度小于或等于90℃;(6)将皮膜处理后的工件送至转底炉,转底炉预热至400℃,保温60min以上,开始装件,然后对工件进行加热至500℃;(7)将模具加热至220℃,然后按螺旋形均匀喷涂脱模剂,将加热后的工件放至模具内压制成型;(8)将两个总长为8-10m的网带炉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淬火液,前端的网带炉均匀分为四个区,依次为固溶1区、固溶2区、固溶3区、固溶4区,其中固溶1区的温度为510℃,固溶2区的温度为505℃,固溶3区和固溶4区的温度均为500℃,工件从前端的网带炉进入至输出的时间为65min,然后进入淬火液中,淬火液温度应低于60℃,将工件在淬火液中冷却至少10min;再进入后端的网带炉内,后端的网带炉的温度控制在195℃,且工件从后端的网带炉进入至输出的时间为360min;(9)将工件进行精加工至尺寸要求,得到锻件粗胚;(10)将锻件粗胚放入抛丸机中进行抛丸处理,抛丸时间为15min,得到锻件。实施例2: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涡轮压缩机STR静盘锻件加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钢材进行切割成圆饼状工件;(2)将工件放入串光机进行串光处理,串光时间为70min,光饰机频率为50Hz,出料时间控制在15min;然后进行清洗,吹干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10℃,烘干机频率在50Hz;(3)将串光后的工件移送至转底炉,对工件加热至450℃,并保温60min以上;(4)将预锻模具加热至250℃,并在模腔内均匀涂抹脱模剂,将加热后的工件放入预锻模具内进行预锻;(5)将预锻后的工件移送至皮膜处理工位进行皮膜处理,将转底炉升温之255℃,装入预锻后的工件,保温10min以上,用钳子取出工件浸入皮膜剂中5s后取出,利用工件余热将工件烘干并冷却至室温,其中皮膜剂的温度小于或等于90℃;(6)将皮膜处理后的工件送至转底炉,转底炉预热至460℃,保温60min以上,开始装件,然后对工件进行加热至505℃;(7)将模具加热至320℃,然后按螺旋形均匀喷涂脱模剂,将加热后的工件放至模具内压制成型;(8)将两个总长为8-10m的网带炉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淬火液,前端的网带炉均匀分为四个区,依次为固溶1区、固溶2区、固溶3区、固溶4区,其中固溶1区的温度为520℃,固溶2区的温度为515℃,固溶3区和固溶4区的温度均为510℃,工件从前端的网带炉进入至输出的时间为75min,然后进入淬火液中,淬火液温度应低于60℃,将工件在淬火液中冷却至少10min;再进入后端的网带炉内,后端的网带炉的温度控制在205℃,且工件从后端的网带炉进入至输出的时间为375min;(9)将工件进行精加工至尺寸要求,得到锻件粗胚;(10)将锻件粗胚放入抛丸机中进行抛丸处理,抛丸时间为20min,得到锻件。实施例3: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涡轮压缩机STR静盘锻件加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钢材进行切割成圆饼状工件;(2)将工件放入串光机进行串光处理,串光时间为60min,光饰机频率为45Hz,出料时间控制在10min;然后进行清洗,吹干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100℃,烘干机频率在45Hz;(3)将串光后的工件移送至转底炉,对工件加热至490℃,并保温60min以上;(4)将预锻模具加热至240℃,并在模腔内均匀涂抹脱模剂,将加热后的工件放入预锻模具内进行预锻;(5)将预锻后的工件移送至皮膜处理工位进行皮膜处理,将转底炉升温之240℃,装入预锻后的工件,保温10min以上,用钳子取出工件浸入皮膜剂中4s后取出,利用工件余热将工件烘干并冷却至室温,其中皮膜剂的温度小于或等于90℃;(6)将皮膜处理后的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轮压缩机STR静盘锻件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钢材进行切割成圆饼状工件;(2)将工件放入串光机进行串光处理,串光时间为30‑80min,光饰机频率为40‑70Hz,出料时间控制在5‑20min;然后进行清洗,吹干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70‑120℃,烘干机频率在40‑60Hz;(3)将串光后的工件移送至转底炉,对工件加热至400‑490℃,并保温60min以上;(4)将预锻模具加热至200‑280℃,并在模腔内均匀涂抹脱模剂,将加热后的工件放入预锻模具内进行预锻;(5)将预锻后的工件移送至皮膜处理工位进行皮膜处理,将转底炉升温之210‑260℃,装入预锻后的工件,保温10min以上,用钳子取出工件浸入皮膜剂中2‑8s后取出,利用工件余热将工件烘干并冷却至室温,其中皮膜剂的温度小于或等于90℃;(6)将皮膜处理后的工件送至转底炉,转底炉预热至400‑490℃,保温60min以上,开始装件,然后对工件进行加热至500‑510℃;(7)将模具加热至201‑350℃,然后按螺旋形均匀喷涂脱模剂,将加热后的工件放至模具内压制成型;(8)将两个总长为8‑10m的网带炉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淬火液,前端的网带炉均匀分为四个区,依次为固溶1区、固溶2区、固溶3区、固溶4区,其中固溶1区的温度为505‑525℃,固溶2区的温度为500‑520℃,固溶3区和固溶4区的温度均为495‑515℃,工件从前端的网带炉进入至输出的时间为60‑80min,然后进入淬火液中,淬火液温度应低于60℃,将工件在淬火液中冷却至少10min;再进入后端的网带炉内,后端的网带炉的温度控制在180‑220℃,且工件从后端的网带炉进入至输出的时间为350‑380min;(9)将工件进行精加工至尺寸要求,得到锻件粗胚;(10)将锻件粗胚放入抛丸机中进行抛丸处理,抛丸时间为10‑25min,得到锻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轮压缩机STR静盘锻件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钢材进行切割成圆饼状工件;(2)将工件放入串光机进行串光处理,串光时间为30-80min,光饰机频率为40-70Hz,出料时间控制在5-20min;然后进行清洗,吹干后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为70-120℃,烘干机频率在40-60Hz;(3)将串光后的工件移送至转底炉,对工件加热至400-490℃,并保温60min以上;(4)将预锻模具加热至200-280℃,并在模腔内均匀涂抹脱模剂,将加热后的工件放入预锻模具内进行预锻;(5)将预锻后的工件移送至皮膜处理工位进行皮膜处理,将转底炉升温之210-260℃,装入预锻后的工件,保温10min以上,用钳子取出工件浸入皮膜剂中2-8s后取出,利用工件余热将工件烘干并冷却至室温,其中皮膜剂的温度小于或等于90℃;(6)将皮膜处理后的工件送至转底炉,转底炉预热至400-490℃,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国民徐玉峰王国兴杨敏姚富强钟耀权傅翔陈智宏王明强王锦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易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