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157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迎风部,迎风部呈锥状结构;第一本体,第一本体和迎风部固定连接,且迎风部的截面直径在朝第一本体的方向上依次增大;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前置机翼和第二前置机翼,且第一前置机翼和第二前置机翼沿第一本体的中心竖轴对称的分布在第一本体的两侧,第一旋翼设置在第一前置机翼上,第二旋翼设置在第二前置机翼上;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一本体固定连接,且第一本体的截面直径在朝向第一连接部的方向上依次减小;其中,第一本体位于迎风部和第一连接部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达到减少无人机的动力能量损耗,有利于无人机的正常飞行的技术效果。

A fuselage structure applied to UAV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ircraft body structure applied to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which comprises a windward part with a conical structure; a first body, a first body and a windward part are fixedly connected, and the section diameter of the windward part increases in tur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first body; a first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ody. The front wing and the second front wing are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body along the vertical axis of the center of the first body, the first roto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front wing, the second rotor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front wing,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first body fixed connection. The cross-section diameter of the first body decreases in turn in the direction toward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wherein the first body is located between the windward part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The utility model achieves the technical effect of reducing the power and energy loss of the UAV and facilitating the normal flight of the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无人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无人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信息采集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无人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目前,对于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主要采用圆柱形结构,并且将旋翼固定在机身顶部。圆柱形的机身既可以容纳无人机所需的各种电器元件,也可以在机身内部装载较多的物品。但是,在无人机处于飞行过程中,无人机的机身和气流的摩擦阻力较大,会严重损耗飞机的动力能源,并且对无人机的正常飞行也会产生干扰。综上所述,在现有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技术中,无人机的机身会严重损耗自身的动力能量,并对正常飞行产生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无人机的机身会严重损耗自身的动力能量,并对正常飞行产生不利影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所述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包括:迎风部,所述迎风部呈锥状结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迎风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迎风部的截面直径在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的方向上依次增大;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前置机翼和第二前置机翼,且所述第一前置机翼和所述第二前置机翼沿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竖轴对称的分布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第一旋翼设置在所述第一前置机翼上,第二旋翼设置在所述第二前置机翼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本体的截面直径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上依次减小;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迎风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且所述迎风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构成所述机身。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置机翼包括第一前紧固端和第一前开口端;所述第二前置机翼包括第二前紧固端和第二前开口端;其中,所述第一前紧固端和所述第一前开口端是所述第一前置机翼的两端,所述第二前紧固端和所述第二前开口端是所述第二前置机翼的两端。第二前置机翼设置在第一本体的第一前置机翼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紧固端和所述第二前紧固端沿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竖轴对称的分布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开口端设置有一第一存储区域,所述第一存储区域和第一舵机的第一固定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前开口端设置有一第二存储区域,所述第二存储区域和第二舵机的第二固定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前置机翼在所述第一前紧固端,沿向所述第一前开口端方向上的宽度依次减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前置机翼在所述第二前紧固端,沿向所述第二前开口端方向上的宽度依次减小。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通过将迎风部设置成锥状结构,将迎风部的截面直径在朝向第一本体的方向上依次增大,使第一本体的截面直径在朝向第一连接部的方向上依次减小。并且将第一本体和迎风部固定连接,使第一前置机翼和第二前置机翼沿第一本体的中心竖轴对称的分布在第一本体的两侧。继而使迎风部、第一本体和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构成所述机身。在无人机处于飞行过程中,整体机身和气流摩擦时,能减小气流在机身上产生的阻力。从而达到减少无人机的动力能量损耗,有利于无人机的正常飞行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示意图;图3为图1的仰视图示意图;图4为图1的正视图示意图;图5为图1的后视图示意图;图6为图1的侧视图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角度可调的旋翼机构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发电机和发动机连接关系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控制系统的机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通过将迎风部设置成锥状结构,将迎风部的截面直径在朝向第一本体的方向上依次增大,使第一本体的截面直径在朝向第一连接部的方向上依次减小。并且将第一本体和迎风部固定连接,使第一前置机翼和第二前置机翼沿第一本体的中心竖轴对称的分布在第一本体的两侧。继而使迎风部、第一本体和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构成所述机身。在无人机处于飞行过程中,整体机身和气流摩擦时,能减小气流在机身上产生的阻力。从而达到减少无人机的动力能量损耗,有利于无人机的正常飞行的技术效果。为了对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做详细说明,以支持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下面,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首先对无人机做详细说明,继而在叙述无人机的过程中,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引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以达到完整、清楚、明白的目的。首先对无人机的整体情况做如下概括说明:本技术通过将无人机的机身分成至少包括三段,即第一机身10、第二机身20和第三机身30,且三段之间通过可拆卸式连接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以此构成一个内部结构可拆卸的无人机,这样使得当无人机的机身出现局部损坏时,能够对应的拆除出现损坏的部位进行维修,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的技术效果。并且当机身的局部因出现损坏而无法修复时,也可以对应的拆除无法修复的部位,即对无法修复的部位进行更替即可,从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因机身采用一体化整体设计,使得出现机身局部损伤无法修复时,不得不更换无人机的整个机身的技术缺陷,达到极大地降低了维修成本的技术效果。同时,无人机在执行起降操作的过程中,本技术中的无人机所包括的第一旋翼1211、第二旋翼1221和角度可调的旋翼机构331匹配作业(即进行运转)而产生举升力,拉动机身上升或者下降。例如:当无人机起飞时,通过控制第一旋翼1211和第二旋翼1221旋转,并且调节角度可调的旋翼机构331的运转方向(使旋翼机构331提供向上的拉力),由第一旋翼1211的旋转、第二旋翼1221的旋转和旋翼机构331的运转所产生的合力,为无人机提供向上的举升力,从而实现无人机的垂直起飞。将无人机拉升到一定高度时,再通过调节角度可调的旋翼机构331的运转方向(使旋翼机构331提供水平推力),从而在无人机上产生水平推力,推动无人机在空中滑行起飞,进而进入稳定飞行;在下降时,通过控制第一旋翼1211、第二旋翼1221的举升力,并且控制角度可调的旋翼机构331使无人机拉动机身自高处稳定下降,直至稳定落地,避免了机身硬着陆造成的机身和搭载设备的损伤,大大降低了降落事故的风险,达到了使无人机适合在不同的飞行场地进行起降操作的技术效果。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为了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进行详细的说明,首先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名词做如下解释说明:可拆卸式连接可以是螺栓连接或者粘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焊接或者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包括:迎风部,所述迎风部呈锥状结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迎风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迎风部的截面直径在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的方向上依次增大;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前置机翼和第二前置机翼,且所述第一前置机翼和所述第二前置机翼沿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竖轴对称的分布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第一旋翼设置在所述第一前置机翼上,第二旋翼设置在所述第二前置机翼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本体的截面直径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上依次减小;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迎风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且所述迎风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构成所述机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包括:迎风部,所述迎风部呈锥状结构;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迎风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迎风部的截面直径在朝向所述第一本体的方向上依次增大;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前置机翼和第二前置机翼,且所述第一前置机翼和所述第二前置机翼沿所述第一本体的中心竖轴对称的分布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第一旋翼设置在所述第一前置机翼上,第二旋翼设置在所述第二前置机翼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本体的截面直径在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上依次减小;其中,所述第一本体位于所述迎风部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且所述迎风部、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一体成型构成所述机身。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置机翼包括第一前紧固端和第一前开口端;所述第二前置机翼包括第二前紧固端和第二前开口端;其中,所述第一前紧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成漆鹏程罗伟
申请(专利权)人:易瓦特科技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