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59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机,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该无人机包括机身和机翼,两个机翼对称分布于机身的两侧。机翼和机身上设置表面织构,表面织构包括多个凹坑,多个凹坑排列设置于机翼的上表面、机身的上表面。凹坑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的宽度相对第二端部的宽度更宽,第一端部的深度相对第二端部的深度更深。该无人机利用表面织构来减小无人机的摩擦阻力,从而提升无人机飞行效率,节能减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无人机,表面织构呈矩阵式排列,摩擦阻力小,飞行效率高。

UAV

The UAV, which is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UAV. The UAV consists of fuselage and wing, and two wings are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uselage. Surface texture is arranged on the wing and fuselage, the surface texture includes many pits, and a plurality of pits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wing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uselage. The pits include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the width of the first end is wider and the width of the second end is wider, and the depth of the first end is deeper than the depth of the second end. The UAV makes use of surface texture to reduce the friction resistance of UAV, so as to enhance the efficiency of UAV flight and save energy and reduce emissions. Another UAV, which is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matrix arrangement in the surface texture, and has small frictional resistance and high fly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人机。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无人机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使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无人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有很多需要优化和改进的地方。现有的无人机面临摩擦阻力大,能耗多的问题,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无人机,能够减小摩擦阻力、提升无人机的飞行效率一直是无人机亟需改善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通过在机身及机翼上设置表面织构,能够有效改善摩擦副表面的润滑和摩擦性能,减少接触表面的摩擦磨损,由于将表面织构技术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机翼表面,使得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在表面形成涡流,减小了空气与无人机表面的直接摩擦阻力,从而提升无人机飞行效率,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另一种无人机,将表面织构技术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机翼表面。表面织构包括多个凹坑,凹坑的一端宽而深,另一端窄而浅,凹坑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并且按照矩阵式的分布排列设置于机身、机翼的上表面,有效减小了空气与无人机表面的直接摩擦阻力,从而提升无人机飞行效率,降低磨损,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本技术改善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和机翼,两个所述机翼对称分布于所述机身的两侧。所述机翼和所述机身上设置表面织构,所述表面织构包括多个凹坑,多个所述凹坑排列设置于所述机翼的上表面、所述机身的上表面。所述凹坑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相对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更宽,所述第一端部的深度相对所述第二端部的深度更深。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凹坑沿第一方向等距排列,多个所述凹坑沿第二方向等距排列,相邻两行的所述凹坑错位分布。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凹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隔的距离为0.1mm至0.3mm。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凹坑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隔的距离为0.3mm至0.6mm。进一步地,所述凹坑的第一端部的深度为0.01mm至0.03mm。进一步地,所述凹坑的所述第一端部到所述第二端部的长度为0.1mm至0.2mm。进一步地,所述凹坑的截面形状为扇形,所述扇形远离圆心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端部;所述扇形靠近所述圆心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为背流面,所述第二端部为顺流面。进一步地,所述凹坑的设置方式为:所述第一端部朝向左边机翼设置,所述第二端部朝向右边机翼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机翼末端设有翼尖,所述翼尖朝远离所述机翼上表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翼尖与所述机翼的上表面连接的一面设有所述表面织构。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和机翼,两个所述机翼对称分布于所述机身的左右两侧。所述机翼和所述机身上设置表面织构,所述表面织构包括多个凹坑,多个所述凹坑排列设置于所述机翼的上表面、所述机身的上表面。所述凹坑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相对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更宽,所述第一端部的深度相对所述第二端部的深度更深。多个所述凹坑呈矩阵式排列分布,且所述凹坑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本技术提供的无人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和机翼,两个机翼对称分布于机身的两侧。机翼和机身上设置表面织构,表面织构包括多个凹坑,多个凹坑排列设置于机翼的上表面、机身的上表面。凹坑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的宽度相对第二端部的宽度更宽,第一端部的深度相对第二端部的深度更深。该无人机利用表面织构来减小无人机的摩擦阻力,降低无人机的表面磨损,从而提升无人机飞行效率,节能减排。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无人机,将表面织构技术应用于无人机的机身、机翼表面。表面织构包括多个凹坑,凹坑的一端宽而深,另一端窄而浅,凹坑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并且按照矩阵式的分布排列设置于机身、机翼的上表面,有效减小了空气与无人机表面的直接摩擦阻力,从而提升无人机飞行效率,降低磨损,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应用范围广,市场潜力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表面织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凹坑的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凹坑的另一种设置方式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凹坑的另一种排列方式示意图。图标:100-无人机;110-机身;130-机翼;150-表面织构;151-凹坑;160-翼尖。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第一”、“第二”等,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第一实施例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1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请参照图1。图中的表面织构150并没有全部示出,仅示出了一部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100,包括机身110和两个机翼130,两个机翼130对称分布于机身110的左右两侧。机翼130和机身110上设置表面织构150,表面织构150包括多个凹坑151,多个凹坑151排列设置于机翼130的上表面、机身110的上表面。凹坑151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的宽度相对第二端部的宽度更宽,第一端部的深度相对第二端部的深度更深。该无人机100通过在机身110及机翼130的上表面设置表面织构150,能够有效改善摩擦副表面的润滑和摩擦性能,减少接触表面的摩擦磨损。由于将表面织构150技术应用于无人机100的机身110、机翼130的上表面,使得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和机翼,两个所述机翼对称分布于所述机身的两侧;所述机翼和所述机身上设置表面织构,所述表面织构包括多个凹坑,多个所述凹坑排列设置于所述机翼的上表面、所述机身的上表面;所述凹坑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相对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更宽,所述第一端部的深度相对所述第二端部的深度更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和机翼,两个所述机翼对称分布于所述机身的两侧;所述机翼和所述机身上设置表面织构,所述表面织构包括多个凹坑,多个所述凹坑排列设置于所述机翼的上表面、所述机身的上表面;所述凹坑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相对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更宽,所述第一端部的深度相对所述第二端部的深度更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凹坑沿第一方向等距排列,多个所述凹坑沿第二方向等距排列,相邻两行的所述凹坑错位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凹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隔的距离为0.1mm至0.3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凹坑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隔的距离为0.3mm至0.6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的第一端部的深度为0.01mm至0.03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的所述第一端部到所述第二端部的长度为0.1mm至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实秦浩樊晓羽江启峰叶道星杜海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航四川西部国际创新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