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减震胶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0050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减震胶垫,包括底端胶垫,所述底端胶垫的顶端设置有顶盒,所述顶盒的内侧底端设置有滑轨、撑簧和微型泵,所述滑轨共设置有八个,且八个滑轨均位于顶盒的内侧底端,所述滑轨的一侧设置有撑簧,且滑轨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第一减震胶垫的顶端设置有气囊,使用减震胶垫时,微型泵通过导气管将空气泵入到气囊内,气囊为第二减震胶垫减震,气囊减震效果,通过微型泵充气达到,减震效果稳定,解决了使用减震胶垫时,由于减震胶垫仅仅通过橡胶垫达到减震的效果,橡胶垫长期使用易老化弹性变差,影响减震胶垫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A cushioning pad for new energy vehicl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amping rubber pad applied to a new energy vehicle, including a bottom rubber pad. The top of the bottom rubber pad is provided with a top box. The inner side and the bottom of the top box are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rail, a supporting spring and a micro pump. The sliding rail is provided with eight, and the eight sliding rails are all located at the inner side and the bottom of the top box. A supporting spring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and the outer sliding of the sliding rail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liding sleeve and a second sliding sleeve. An air bag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shock absorbing rubber pad. When the shock absorbing rubber pad is used, the air is pumped into the air bag by a micro-pump through a guide pipe, and the air bag is a second shock absorbing rubber pad. The problem that the elasticity of rubber cushion becomes worse and the effect of rubber cushion becomes worse when it is used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the rubber cushion only achieves the effect of damping through the rubber cush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减震胶垫
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减震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减震胶垫。
技术介绍
汽车上的减震胶垫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发动机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震器,汽车上广泛采用的是橡胶机构减震垫。在专利号是201720925384.7的中国专利中,提出了汽车发动机减震垫,通过固定在导轨上的胶垫来实现为发动机减震的目的,但是,使用减震胶垫时,由于减震胶垫仅仅通过橡胶垫达到减震的效果,橡胶垫长期使用易老化弹性变差,影响减震胶垫的使用效果,同时由于减震胶垫只合适某种尺寸的发动机,影响减震胶垫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减震胶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使用减震胶垫时,由于减震胶垫仅仅通过橡胶垫达到减震的效果,橡胶垫长期使用易老化弹性变差,影响减震胶垫的使用效果,同时由于减震胶垫只合适某种尺寸的发动机,影响减震胶垫使用的便捷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减震胶垫,包括底端胶垫,所述底端胶垫的顶端设置有顶盒,所述顶盒的内侧底端设置有滑轨、撑簧和微型泵,所述滑轨共设置有八个,且八个滑轨均位于顶盒的内侧底端,所述滑轨的一侧设置有撑簧,且滑轨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和第二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减震胶垫,所述第二滑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减震胶垫,所述第一减震胶垫位于撑簧的顶端,且第一减震胶垫的顶端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底端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末端连接有微型泵。优选的,所述第二减震胶垫的底端设置有填充胶垫。优选的,所述填充胶垫的顶端开设有螺栓滑槽,所述螺栓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螺栓。优选的,所述安装螺栓贯穿于第二减震胶垫的内侧并延伸至第二减震胶垫的顶端,所述第二减震胶垫通过固定滑槽与安装螺栓滑动连接,所述气囊的顶端与第二减震胶垫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顶盒的顶端设置有顶盖,所述第二减震胶垫的底端设置有拉索,所述拉索贯穿于第一减震胶垫的内侧并延伸至第一减震胶垫的底端,且拉索的底端与顶盒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顶盒的内侧顶端设置有NUC控制器,所述微型泵与NUC控制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第一减震胶垫的顶端设置有气囊,使用减震胶垫时,微型泵通过导气管将空气泵入到气囊内,气囊为第二减震胶垫减震,气囊减震效果,通过微型泵充气达到,减震效果稳定,解决了使用减震胶垫时,由于减震胶垫仅仅通过橡胶垫达到减震的效果,橡胶垫长期使用易老化弹性变差,影响减震胶垫的使用效果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在螺栓滑槽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螺栓,使用者可通过安装螺栓安装发动机,安装螺栓可在第一滑套内侧滑动,使用者可根据发动机底端的安装螺孔调节安装螺栓可在第一滑套内侧滑动,便于胶垫上安装不同尺寸的发动机,防止了使用减震胶垫时,由于减震胶垫只合适某种尺寸的发动机,影响减震胶垫使用便捷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顶盒底端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减震胶垫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填充胶垫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盒;2-第一减震胶垫;3-拉索;4-第二减震胶垫;5-滑轨;6-第二滑套;7-安装螺栓;8-填充胶垫;9-顶盖;10-气囊;11-撑簧;12-导气管;13-微型泵;14-底端胶垫;15-NUC控制器;16-螺栓滑槽;17-第一滑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减震胶垫,包括底端胶垫14,底端胶垫14的顶端设置有顶盒1,顶盒1的内侧底端设置有滑轨5、撑簧11和微型泵13,滑轨5共设置有八个,且八个滑轨5均位于顶盒1的内侧底端,滑轨5的一侧设置有撑簧11,且滑轨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17和第二滑套6,第一滑套17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减震胶垫2,第二滑套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减震胶垫4,第一减震胶垫2位于撑簧11的顶端,且第一减震胶垫2的顶端设置有气囊10,气囊10的底端连接有导气管12,导气管12的末端连接有微型泵13,微型泵13通过导气管12将空气泵入到气囊10内,撑簧11为第一减震胶垫2减震,同时第一减震胶垫2顶端的填充胶垫8和第二减震胶垫4为发动机减震,气囊10为第二减震胶垫4减震。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第二减震胶垫4的底端设置有填充胶垫8,便于为第二减震胶垫4减震。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填充胶垫8的顶端开设有螺栓滑槽16,螺栓滑槽16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安装螺栓7,便于安装螺栓7滑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安装螺栓7贯穿于第二减震胶垫4的内侧并延伸至第二减震胶垫4的顶端,第二减震胶垫4通过固定滑槽与安装螺栓7滑动连接,气囊10的顶端与第二减震胶垫4固定连接,使用者可通过安装螺栓7安装发动机,安装螺栓7可在第一滑套17内侧滑动,使用者可根据发动机底端的安装螺孔调节安装螺栓7可在第一滑套17内侧滑动,便于胶垫上发动机的安装。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顶盒1的顶端设置有顶盖9,第二减震胶垫4的底端设置有拉索3,拉索3贯穿于第一减震胶垫2的内侧并延伸至第一减震胶垫2的底端,且拉索3的底端与顶盒1的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拉索3拉住第二减震胶垫4,防止撑簧11和气囊10被压缩后,第二减震胶垫4被弹起。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顶盒1的内侧顶端设置有NUC控制器15,微型泵13与NUC控制器15电性连接,便于控制微型泵13的通断电。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使用者可通过安装螺栓7安装发动机,安装螺栓7可在第一滑套17内侧滑动,使用者可根据发动机底端的安装螺孔调节安装螺栓7可在第一滑套17内侧滑动,便于胶垫上发动机的安装,NUC控制器15微型泵13通电,微型泵13通过导气管12将空气泵入到气囊10内,撑簧11为第一减震胶垫2减震,同时第一减震胶垫2顶端的填充胶垫8和第二减震胶垫4为发动机减震,气囊10为第二减震胶垫4减震,拉索3拉住第二减震胶垫4,防止撑簧11和气囊10被压缩后,第二减震胶垫4被弹起,获得更好的减震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减震胶垫,包括底端胶垫(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胶垫(14)的顶端设置有顶盒(1),所述顶盒(1)的内侧底端设置有滑轨(5)、撑簧(11)和微型泵(13),所述滑轨(5)共设置有八个,且八个滑轨(5)均位于顶盒(1)的内侧底端,所述滑轨(5)的一侧设置有撑簧(11),且滑轨(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17)和第二滑套(6),所述第一滑套(17)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减震胶垫(2),所述第二滑套(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减震胶垫(4),所述第一减震胶垫(2)位于撑簧(11)的顶端,且第一减震胶垫(2)的顶端设置有气囊(10),所述气囊(10)的底端连接有导气管(12),所述导气管(12)的末端连接有微型泵(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减震胶垫,包括底端胶垫(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胶垫(14)的顶端设置有顶盒(1),所述顶盒(1)的内侧底端设置有滑轨(5)、撑簧(11)和微型泵(13),所述滑轨(5)共设置有八个,且八个滑轨(5)均位于顶盒(1)的内侧底端,所述滑轨(5)的一侧设置有撑簧(11),且滑轨(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套(17)和第二滑套(6),所述第一滑套(17)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减震胶垫(2),所述第二滑套(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减震胶垫(4),所述第一减震胶垫(2)位于撑簧(11)的顶端,且第一减震胶垫(2)的顶端设置有气囊(10),所述气囊(10)的底端连接有导气管(12),所述导气管(12)的末端连接有微型泵(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减震胶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胶垫(4)的底端设置有填充胶垫(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上的减震胶垫,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大强李纲潘鹏
申请(专利权)人:长兴捷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