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废菌渣及秸秆综合处理工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9813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废菌渣及秸秆综合处理工艺系统,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食用菌废渣处理,1)、首先将废菌渣粉碎2)、建堆发酵,3)、将发酵好的料散开降温,晾晒,4)、将处理后的废料加入一定量的新料可以从新栽培黑木耳;2、农作物秸秆栽培菇类,1)、原料选择,2)、场地选择与处理,3)、原料的处理,4)、入棚、建畦、播种,把泡过的麦秸挑出,5)、覆土、盖膜,6)、发菌、支拱,7)、出菇管理,8)、采收,9)、在菇类采收后。废菌渣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重新作为食用菌的栽培原料,利用秸秆栽培高温型食用菌草菇,使作物秸秆成为一种可开发利用的生物再生资源,既降低了草菇的生产成本,丰富了人民的菜篮子。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system for waste residue and straw of edible fungi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rocess system for mushroom waste residue and straw. The specific steps of the method are as follows: 1. mushroom waste residue treatment, 1), crushing the waste mushroom residue 2 first, building a heap fermentation, 3), spreading the fermented material to cool down, drying, 4) adding a certain amount of new material to the treated waste can be planted from a new plant. Cultivation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2. Crop straw cultivation mushrooms, 1), raw material selection, 2), site selection and treatment, 3), raw material treatment, 4), shelter, border construction, sowing, the wheat straw soaked out, 5), covering soil, film, 6), germination, arch, 7), mushroom management, 8), harvest, 9), after mushroom harvest. The waste mushroom residue was treated to a certain extent, which was used as the cultivation raw material of edible fungi. The straw was used to cultivate high-temperature edible mushroom and straw. The straw became a kind of bio-renewable resource which could be exploited and utilized. The production cost of straw mushroom was reduced and the people's vegetable basket was enrich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废菌渣及秸秆综合处理工艺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处理
,具体为一种食用菌废菌渣及秸秆综合处理工艺系统。
技术介绍
在栽培黑木耳、滑菇的过程中,由于生理的差异或因分解不彻底,使培养料中营养成分的转化率较低,大部分营养物质未得到充分利用,其菌渣中仍含有木质素、纤维素、菌蛋白和矿物质元素等营养成分,而这些营养成分是以黑木耳、滑菇菌丝体和杂菌活体形式存在,无法二次利用,如果将其通过微生物处理,即采用放线菌使菌渣中温度升高至60℃左右,维持一定时间,将黑木耳、滑菇菌丝体和杂菌杀死,其成分仍然是木质素和纤维素、蛋白质和矿物质,这样黑木耳菌和菇类就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菇类、木耳采收后都产生了大量的食用菌度弃菌流,这些废弃菌渣不及时处理,杂菌侵染到处扩散,严重污染环境,由于食用菌栽培是在各个林区、农区,每家每户分散经营,有的是在交通非常不便的山区,治理难度较大,同时每年有大量的作物秸秆因得不到合理利用而浪费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用菌废菌渣及秸秆综合处理工艺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原料单一,饲料制粒质量差,生产效率低,不能批量生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菌废菌渣及秸秆综合处理工艺系统,所述技术的步骤包括:1、食用菌废渣处理1)、首先将废菌渣粉碎,调节其含水量和酸碱度,要求含水量在45%-50%,比常规黑木耳栽培料稍干些,含水量过大易产生细菌或酵母菌,料易变酸。2)、建堆发酵,建堆时先在地面撒一层石灰,然后建成上宽80-100cm,下宽120-150cm,高100-150cm,长度适宜的料堆;料堆建好后打通气孔,堆上方的中间打一排,每侧打二排,孔距50cm,孔径5cm,料堆上部盖塑料膜,塑料膜上当堆再盖草帘防雨、遮光,下部不盖塑料膜,以利于通气;在内温度升到50℃以上时维持两天,然后翻堆,翻堆时上面的料翻到下面,里面的料翻到外面,当堆内温度重新升到50它后,维持两天,发酵结束;发酵好的料呈棕褐色,不粘不朽,无酸、无臭、无氨气味。3)、将发酵好的料散开降温,晾晒,使料内水份降至30%以下,然后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堆积备用,存放期间避免雨淋。4)、将处理后的废料加入一定量的新料可以从新栽培黑木耳,一般废料代替20%以下的木屑时,与常规配方对比,产量无明显差异。但是在拌料时一定要检测酸碱度,一般情况下发酵后的料偏酸性,要加入适量的石灰调节,使PH值在7左右。其它与代料栽培黑木耳相同。5)、处理后的废菌渣可以作为原料,栽培平菇、香菇、榆黄解、鸡腿菇等,由于废菌渣中维生素、木质素含量降低,又含有大量的菌体蛋白,具有较小的碳、氮比,添加量必须根据栽培的菇类对营养成分的要求,进行合理配制,才能取得稳产、高产。常用配方:废菌渣40%,杂木屑50%,麦麸皮8%,过磷酸钙1%,石膏1%,另外加入0.1%的多菌灵(无硫50%可湿性粉剂),加入适量的石灰调节培养料的酸碱度,pH值为7.5左右。采用大地栽培,在菇类采收后,进行土壤耕作,将废弃的培养基埋人土壤中,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使其转化为土壤有机质,这样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治理了环境污染。2、农作物秸秆栽培菇类1)、原料选择,适合草菇栽培的原料广泛,麦秸、玉米秸、玉米芯、棉籽壳及花生壳等均可作为栽培基质用于草菇生产。2)、场地选择与处理,栽培草菇的场地既可是温室大棚,也可在闲置的室内、室外、林下、阳畦、大田与玉米间作、果园等场地,大棚要加覆盖物以遮阴控温,新栽培室在使用前撒石灰粉消毒,老菇棚可用烟熏剂进行熏蒸杀虫灭菌。3)、原料的处理,原料采用高量石灰碱化处理。即在菇棚就近的地方,挖一长6米,宽2.5米,深0.8米左右的土坑(土坑大小可根据泡秸秆多少而定),挖出的土培在土坑的四周以增加深度至1.5米,坑内铺一层厚塑料膜,然后一层麦秸,一层石灰粉,再一层麦秸,再一层石灰粉,如此填满土坑,最上层为石灰粉,石灰总量约为麦秸总量的8%。再在麦秸上面加压沉物以防止麦秸上浮。最后,往土坑里灌水,直至没过麦秸为止。同时,把约占麦秸总量8%-10%的麸皮装袋放入坑中,浸泡24-36小时。4)、入棚、建畦、播种,把泡过的麦秸挑出,沥水30分钟后入棚。按南北方向建畦,畦宽0.9-1.0米,先铺一层20厘米左右的秸秆,并撒上一层处理过的麸皮。用手整平稍压实后播第一层种。按0.75千克/平方米的播种量,取出1/3的菌种掰成拇指肚大小,再按穴距和行距均为10厘米左右播种,靠畦两边分别点播两行菌种,中间部位因料温会过高而灼伤菌种故不播;之后再铺一层厚为15厘米左右的草料和麸皮,把剩余2/3的菌种全部点播整个床面,然后再在床面薄薄地撒一层草料,以保护菌种且使菌种吃料快。最后用木板适当压实形成弧形,以利覆土,料总厚度约为30-35厘米,畦间走道宽30厘米。5)、覆土、盖膜,把畦床整压成弧行后,在料面上盖一层次2-4厘米的黏性土壤,可在走道上直接取土,使之形成了蓄水沟和走道。最好在覆土内拌入部分腐熟的发酵粪肥。覆土完毕,在畦面盖一层农膜以保温保湿,废旧膜要用石灰水或高锰酸钾消毒处理。覆膜完毕在料内插一温度计,每天观察温度,控制在适宜温度之内,料温不超过40℃,如超过40℃应立即撤膜通风,在畦床上用木棍打眼散热。6)、发菌、支拱,覆膜3天后,每天掀膜通风几次,每次10-30分钟。至第7-8天,菌种布满床面,等待出菇,此时应在畦面上支拱,拱上覆薄膜。两头半开通风,两边不要盖得太严。因草菇对覆土及空气湿度要求较严,拱膜可保持温度和湿度稳定,如温、湿度适宜,也可不用拱棚。7)、出菇管理,播种后10天左右,便开始出菇,此时要注意掀膜通风。待出菇多时,在走道内灌水保湿或降温。如温、湿度适宜要撤膜通风换气,保持菇床空气新鲜,温度不宜超过36℃,以防止高温使菇蕾死亡,如见畦床过干,不可用凉水直接喷洒原料或菇蕾,而要在棚边挖一小坑,铺上薄膜,放入凉水预热后使用。整个出菇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并适当通风。草菇对光照无特别要求,出菇期给予散射光即可保证子实体正常发育。草菇虫害主要有螨类、菇蝇和金针虫等,可在铺料前用90%敌百虫700-800倍液处理土壤或用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8)、采收,草菇子实体发育迅速,出菇集中,一般现蕾后3-4天采摘,每潮采收4-5天,每天采2-3次。隔3-5天后,第二潮又产生,一般采2-3潮,整个采菇期15天左右,第一潮菇约占总产量的80%以上。当子实体由基部较宽,顶部稍尖的宝塔形变为蛋形,菇体饱满光滑,由硬变松,颜色由深入浅,包膜未破裂,触膜时中间没空室时应及时采摘,通常每天早中晚各采收1次,开伞后草菇便失去了商品价值。9)、在菇类采收后,选取菌丝洁白,料块结实,无污染、不腐烂的废菌料,有条件时,还可以将几种菌渣搭配起来,可将菌渣粉碎成小块,直接喂牛,羊或经晒(烘)干二次破碎后吸牛、羊,猪、鸭等,工厂化生产可将菌渣初步破碎,晒干后再粉碎,然后配合其它饲料饲喂。优选的,所述食用菌废渣处理的步骤1)中黑木耳废菌渣偏酸,加入适量石灰调节,使PH值为7.5左右。优选的,所述农作物秸秆栽培菇类的步骤1)中栽培料选用颜色金黄、足干、无霉变的新鲜原料,用前先暴晒2-3天。优选的,所述农作物秸秆栽培菇类的步骤9)中农作物秸秆栽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菌废菌渣及秸秆综合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食用菌废渣处理;1)、首先将废菌渣粉碎,调节其含水量和酸碱度,要求含水量在45%‑50%,比常规黑木耳栽培料稍干些,含水量过大易产生细菌或酵母菌,料易变酸;2)、建堆发酵,建堆时先在地面撒一层石灰,然后建成上宽80‑100cm,下宽120‑150cm,高100‑150cm,长度适宜的料堆;料堆建好后打通气孔,堆上方的中间打一排,每侧打二排,孔距50cm,孔径5cm,料堆上部盖塑料膜,塑料膜上当堆再盖草帘防雨、遮光,下部不盖塑料膜,以利于通气;在内温度升到50℃以上时维持两天,然后翻堆,翻堆时上面的料翻到下面,里面的料翻到外面,当堆内温度重新升到50它后,维持两天,发酵结束;发酵好的料呈棕褐色,不粘不朽,无酸、无臭、无氨气味;3)、将发酵好的料散开降温,晾晒,使料内水份降至30%以下,然后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堆积备用,存放期间避免雨淋;4)、将处理后的废料加入一定量的新料可以从新栽培黑木耳,一般废料代替20%以下的木屑时,与常规配方对比,产量无明显差异;但是在拌料时一定要检测酸碱度,一般情况下发酵后的料偏酸性,要加入适量的石灰调节,使PH值在7左右;其它与代料栽培黑木耳相同;5)、处理后的废菌渣可以作为原料,栽培平菇、香菇、榆黄解、鸡腿菇等,由于废菌渣中维生素、木质素含量降低,又含有大量的菌体蛋白,具有较小的碳、氮比,添加量必须根据栽培的菇类对营养成分的要求,进行合理配制,才能取得稳产、高产;常用配方:废菌渣40%,杂木屑50%,麦麸皮8%,过磷酸钙1%,石膏1%,另外加入0.1%的多菌灵(无硫50%可湿性粉剂),加入适量的石灰调节培养料的酸碱度,pH值为7.5左右;采用大地栽培,在菇类采收后,进行土壤耕作,将废弃的培养基埋人土壤中,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使其转化为土壤有机质,这样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治理了环境污染;2、农作物秸秆栽培菇类1)、原料选择,适合草菇栽培的原料广泛,麦秸、玉米秸、玉米芯、棉籽壳及花生壳等均可作为栽培基质用于草菇生产;2)、场地选择与处理,栽培草菇的场地既可是温室大棚,也可在闲置的室内、室外、林下、阳畦、大田与玉米间作、果园等场地,大棚要加覆盖物以遮阴控温,新栽培室在使用前撒石灰粉消毒,老菇棚可用烟熏剂进行熏蒸杀虫灭菌;3)、原料的处理,原料采用高量石灰碱化处理;即在菇棚就近的地方,挖一长6米,宽2.5米,深0.8米左右的土坑(土坑大小可根据泡秸秆多少而定),挖出的土培在土坑的四周以增加深度至1.5米,坑内铺一层厚塑料膜,然后一层麦秸,一层石灰粉,再一层麦秸,再一层石灰粉,如此填满土坑,最上层为石灰粉,石灰总量约为麦秸总量的8%;再在麦秸上面加压沉物以防止麦秸上浮;最后,往土坑里灌水,直至没过麦秸为止;同时,把约占麦秸总量8%‑10%的麸皮装袋放入坑中,浸泡24‑36小时;4)、入棚、建畦、播种,把泡过的麦秸挑出,沥水30分钟后入棚;按南北方向建畦,畦宽0.9‑1.0米,先铺一层20厘米左右的秸秆,并撒上一层处理过的麸皮;用手整平稍压实后播第一层种;按0.75千克/平方米的播种量,取出1/3的菌种掰成拇指肚大小,再按穴距和行距均为10厘米左右播种,靠畦两边分别点播两行菌种,中间部位因料温会过高而灼伤菌种故不播;之后再铺一层厚为15厘米左右的草料和麸皮,把剩余2/3的菌种全部点播整个床面,然后再在床面薄薄地撒一层草料,以保护菌种且使菌种吃料快;最后用木板适当压实形成弧形,以利覆土,料总厚度约为30‑35厘米,畦间走道宽30厘米;5)、覆土、盖膜,把畦床整压成弧行后,在料面上盖一层次2‑4厘米的黏性土壤,可在走道上直接取土,使之形成了蓄水沟和走道;最好在覆土内拌入部分腐熟的发酵粪肥;覆土完毕,在畦面盖一层农膜以保温保湿,废旧膜要用石灰水或高锰酸钾消毒处理;覆膜完毕在料内插一温度计,每天观察温度,控制在适宜温度之内,料温不超过40℃,如超过40℃应立即撤膜通风,在畦床上用木棍打眼散热;6)、发菌、支拱,覆膜3天后,每天掀膜通风几次,每次10‑30分钟;至第7‑8天,菌种布满床面,等待出菇,此时应在畦面上支拱,拱上覆薄膜;两头半开通风,两边不要盖得太严;因草菇对覆土及空气湿度要求较严,拱膜可保持温度和湿度稳定,如温、湿度适宜,也可不用拱棚;7)、出菇管理,播种后10天左右,便开始出菇,此时要注意掀膜通风;待出菇多时,在走道内灌水保湿或降温;如温、湿度适宜要撤膜通风换气,保持菇床空气新鲜,温度不宜超过36℃,以防止高温使菇蕾死亡,如见畦床过干,不可用凉水直接喷洒原料或菇蕾,而要在棚边挖一小坑,铺上薄膜,放入凉水预热后使用;整个出菇过程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并适当通风;草菇对光照无特别要求,出菇期给予散射光即可保证子实体正常发育;草菇虫害主要有螨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废菌渣及秸秆综合处理工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食用菌废渣处理;1)、首先将废菌渣粉碎,调节其含水量和酸碱度,要求含水量在45%-50%,比常规黑木耳栽培料稍干些,含水量过大易产生细菌或酵母菌,料易变酸;2)、建堆发酵,建堆时先在地面撒一层石灰,然后建成上宽80-100cm,下宽120-150cm,高100-150cm,长度适宜的料堆;料堆建好后打通气孔,堆上方的中间打一排,每侧打二排,孔距50cm,孔径5cm,料堆上部盖塑料膜,塑料膜上当堆再盖草帘防雨、遮光,下部不盖塑料膜,以利于通气;在内温度升到50℃以上时维持两天,然后翻堆,翻堆时上面的料翻到下面,里面的料翻到外面,当堆内温度重新升到50它后,维持两天,发酵结束;发酵好的料呈棕褐色,不粘不朽,无酸、无臭、无氨气味;3)、将发酵好的料散开降温,晾晒,使料内水份降至30%以下,然后将发酵好的培养料堆积备用,存放期间避免雨淋;4)、将处理后的废料加入一定量的新料可以从新栽培黑木耳,一般废料代替20%以下的木屑时,与常规配方对比,产量无明显差异;但是在拌料时一定要检测酸碱度,一般情况下发酵后的料偏酸性,要加入适量的石灰调节,使PH值在7左右;其它与代料栽培黑木耳相同;5)、处理后的废菌渣可以作为原料,栽培平菇、香菇、榆黄解、鸡腿菇等,由于废菌渣中维生素、木质素含量降低,又含有大量的菌体蛋白,具有较小的碳、氮比,添加量必须根据栽培的菇类对营养成分的要求,进行合理配制,才能取得稳产、高产;常用配方:废菌渣40%,杂木屑50%,麦麸皮8%,过磷酸钙1%,石膏1%,另外加入0.1%的多菌灵(无硫50%可湿性粉剂),加入适量的石灰调节培养料的酸碱度,pH值为7.5左右;采用大地栽培,在菇类采收后,进行土壤耕作,将废弃的培养基埋人土壤中,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使其转化为土壤有机质,这样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治理了环境污染;2、农作物秸秆栽培菇类1)、原料选择,适合草菇栽培的原料广泛,麦秸、玉米秸、玉米芯、棉籽壳及花生壳等均可作为栽培基质用于草菇生产;2)、场地选择与处理,栽培草菇的场地既可是温室大棚,也可在闲置的室内、室外、林下、阳畦、大田与玉米间作、果园等场地,大棚要加覆盖物以遮阴控温,新栽培室在使用前撒石灰粉消毒,老菇棚可用烟熏剂进行熏蒸杀虫灭菌;3)、原料的处理,原料采用高量石灰碱化处理;即在菇棚就近的地方,挖一长6米,宽2.5米,深0.8米左右的土坑(土坑大小可根据泡秸秆多少而定),挖出的土培在土坑的四周以增加深度至1.5米,坑内铺一层厚塑料膜,然后一层麦秸,一层石灰粉,再一层麦秸,再一层石灰粉,如此填满土坑,最上层为石灰粉,石灰总量约为麦秸总量的8%;再在麦秸上面加压沉物以防止麦秸上浮;最后,往土坑里灌水,直至没过麦秸为止;同时,把约占麦秸总量8%-10%的麸皮装袋放入坑中,浸泡24-36小时;4)、入棚、建畦、播种,把泡过的麦秸挑出,沥水30分钟后入棚;按南北方向建畦,畦宽0.9-1.0米,先铺一层20厘米左右的秸秆,并撒上一层处理过的麸皮;用手整平稍压实后播第一层种;按0.75千克/平方米的播种量,取出1/3的菌种掰成拇指肚大小,再按穴距和行距均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干光
申请(专利权)人:开化县民盛食用菌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