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863746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5: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及应用,属于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将常规淀粉生产的原料甘薯、马铃薯等的残渣进行废物利用,通过接种食用菌菌种,然后控制食用菌菌种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处境食用菌健康稳定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世界上已被描述的真菌达12万余种,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组织的达6000余种,可供食用的有2000余种,能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只有40~50种。食用菌在分类上属于菌物界真菌门,绝大多数属于担子菌亚门(如平菇、香菇),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如羊肚菌)。菇类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鲜菇1.5-6%、干菇15-35%,高于一般蔬菜,而且它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全面,大多菇类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其中蘑菇、草菇、金针菇中赖氨酸含量丰富,而谷物中缺乏,赖氨酸有利于儿童体质和智力发育,金针菇在日本更是称为"增智菇"。菇类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质元素。如VB1、VB12、Vc、Vk、VD及磷、钠、钾、钙、铁和许多微量元素,可以补充其它食品中的不足。目前,食用菌栽培,虽然范围较大,但是过程控制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本方法通过利用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成分利用资源,大量培养食用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的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在食用菌栽培的应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栽培食用菌的甘薯渣基质,将甘薯渣基质与食用菌的菌种混合并分袋包装,得到食用菌培养袋;将食用菌培养袋分别在菌丝培养阶段和出菇阶段进行湿度、温度控制,栽培得到食用菌;甘薯渣基质由甘薯渣、棉籽壳、玉米碴、马铃薯渣、红薯渣和苜蓿草粉制备得到。上述的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在食用菌栽培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将常规淀粉生产的原料甘薯、马铃薯等的残渣进行废物利用,通过接种食用菌菌种,然后控制食用菌菌种生长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处境食用菌健康稳定的生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及应用进行具体说明。一种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栽培食用菌的甘薯渣基质,将甘薯渣基质与食用菌的菌种混合并分袋包装,得到食用菌培养袋;将食用菌培养袋分别在菌丝培养阶段和出菇阶段进行湿度、温度控制,栽培得到食用菌;甘薯渣基质由甘薯渣、棉籽壳、玉米碴、马铃薯渣、红薯渣和苜蓿草粉制备得到。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甘薯渣基质包括甘薯渣32-43份、棉籽壳27-30份、玉米碴17-24份、马铃薯渣11-14份、红薯渣4-7份和苜蓿草粉9-14份。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甘薯渣基质的制备包括将甘薯渣32-43份、棉籽壳27-30份、玉米碴17-24份、马铃薯渣11-14份、红薯渣4-7份和苜蓿草粉9-14份混合,加入石灰水,混合均匀,制备得到甘薯渣基质。鲜甘薯加工淀粉后,薯渣里的淀粉含量仍然很高,淀粉的结构疏松,红薯渣是红薯在加工淀粉过程中产生的渣;晒干后仍有36%-58%的淀粉含量可以再利用,也可以做饲料。苜蓿草,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是牲畜饲料。从需求方面看,国内苜蓿草主要用于奶牛养殖业中,奶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草业发展的支撑,尤其是以苜蓿为代表的优质牧草。发达的奶业要求有发达的草业,高质量的乳制品要有高质量的草产业,高水平的奶牛生产必然要求高质量的牧草供应。实践表明,以秸秆为粗饲料来源的日粮,只能满足单产水平为5000千克/年的奶牛的营养需要,使用青贮玉米、普通干草饲喂,奶牛的单产水平可以维持在6000~7000千克的水平上,要想达到8000千克/年以上水平则必须饲喂苜蓿等优质青干草。因此可以看出,苜蓿草中含有丰富营养物质,富含氨基酸、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棉籽壳也称棉皮,是棉籽经过剥壳机分离后剩下的外壳。根据剥壳机械的类型不同、棉花籽品种不同、产地不同、含水量不同、剥壳后碎棉仁粉过筛程度不同等。加工出来的棉籽壳的大小、颜色、棉绒长度、营养成份(含棉仁粉)也不一样。棉籽壳主要用于:养殖食药用菌、作为饲料、饲养牲畜等。在甘薯渣基质中加入石灰水,通过石灰水可以起到抑制甘薯渣基质中的细菌生长等目的,避免杂菌的生长消耗营养成分,且一般杂菌生长会分泌一些有害成分,抑制食用菌的生长;因此通过加入石灰水,可以抑制杂菌,促进食用菌的生长。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石灰水的重量为甘薯渣基质重量的1%-4%。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甘薯渣基质的pH为6.0-7.5。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甘薯渣基质的碳氮比为20-30:1。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食用菌培养袋的长度为26-32cm,直径8.5-12.3cm。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菌丝培养阶段的温度为23-29℃,湿度为60%-65%。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出菇阶段的温度为5-30℃,湿度为85%-95%。上述的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在食用菌栽培的应用。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本实施例用含有甘薯渣的食用菌培养基质栽培食用菌,还包括甘薯渣基质的制备方法。甘薯渣基质包括甘薯渣32kg、棉籽壳27kg、玉米碴17kg、马铃薯渣11kg、红薯渣4kg和苜蓿草粉9kg。甘薯渣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分别称取甘薯渣32kg、棉籽壳27kg、玉米碴17kg、马铃薯渣11kg、红薯渣4kg和苜蓿草粉9kg;1.2将称取的甘薯渣、棉籽壳、玉米碴、马铃薯渣、红薯渣和苜蓿草粉与水混合,得到混合基质;然后加入石灰水,石灰水重量为甘薯渣基质重量的1%;1.3甘薯渣基质的pH为6.0,碳氮比为20:1。将通过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甘薯渣基质用于培养食用菌,步骤如下:2.1甘薯渣基质与食用菌菌种混合均匀;2.2将混合有食用菌菌种的甘薯渣基质分袋包装,得到食用菌培养袋;2.3食用菌培养袋的长度26-32cm,直径8.5-12.3cm;2.4在食用菌菌丝生长阶段控制基质的温度为23℃,湿度为60%;2.5在食用菌出菇阶段温度为5℃,湿度为85%;2.6培养60天左右可以采收。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本实施例用含有甘薯渣的食用菌培养基质栽培食用菌,还包括甘薯渣基质的制备方法。甘薯渣基质包括甘薯渣35kg、棉籽壳28kg、玉米碴19kg、马铃薯渣12kg、红薯渣5kg和苜蓿草粉11kg。甘薯渣基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1分别称取甘薯渣35kg、棉籽壳28kg、玉米碴19kg、马铃薯渣12kg、红薯渣5kg和苜蓿草粉11kg;1.2将称取的甘薯渣、棉籽壳、玉米碴、马铃薯渣、红薯渣和苜蓿草粉与水混合,得到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栽培食用菌的甘薯渣基质,将所述甘薯渣基质与食用菌的菌种混合并分袋包装,得到食用菌培养袋;将所述食用菌培养袋分别在菌丝培养阶段和出菇阶段进行湿度、温度控制,栽培得到食用菌;所述甘薯渣基质由甘薯渣、棉籽壳、玉米碴、马铃薯渣、红薯渣和苜蓿草粉制备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制备栽培食用菌的甘薯渣基质,将所述甘薯渣基质与食用菌的菌种混合并分袋包装,得到食用菌培养袋;将所述食用菌培养袋分别在菌丝培养阶段和出菇阶段进行湿度、温度控制,栽培得到食用菌;所述甘薯渣基质由甘薯渣、棉籽壳、玉米碴、马铃薯渣、红薯渣和苜蓿草粉制备得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薯渣基质包括甘薯渣32-43份、棉籽壳27-30份、玉米碴17-24份、马铃薯渣11-14份、红薯渣4-7份和苜蓿草粉9-14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薯渣基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薯渣基质的制备包括将所述甘薯渣32-43份、所述棉籽壳27-30份、所述玉米碴17-24份、所述马铃薯渣11-14份、所述红薯渣4-7份和所述苜蓿草粉9-14份混合,加入石灰水,混合均匀,制备得到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王轶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与核农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