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灰缓冲及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68575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干灰缓冲及输送系统,所述干灰缓冲及输送系统包括缓冲罐、气化风机、灰罐车干灰输入管、灰库干灰输入管、输气管、第一布袋除尘器、干灰泵、气动阀、控制阀、气体干燥机、输气管、排灰管A、灰库、灰罐车,还包括输送风机、提升机、灰斗、第二布袋除尘器、第三布袋除尘器、排灰管B、排灰管C、排灰支管、送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系统结构简单,且缓冲罐储灰量大,可在干灰滞销或是外部市场需求量减少的情况下,满足灰库干灰缓冲作用,可以储存大量的干灰,提高发电厂灰库系统的应急处理能力。

Dry ash buffer and convey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y ash buffering and convey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buffer tank, a gasification fan, a dry ash input pipe of a ash tank truck, a dry ash input pipe of a ash depot, a gas transmission pipe, a first bag dust collector, a dry ash pump, a pneumatic valve, a control valve, a gas dryer, a gas transmission pipe, an ash depot, and ash.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simple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large ash storage capacity of the buffer tank, and can be used in the case of dry ash unsalable or reduced external market demand. To meet the buffering effect of dry ash in ash depot, a large amount of dry ash can be stored and the emergency handling capacity of ash depot system in power plant can be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灰缓冲及输送系统
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厂干灰储存领域,特别是涉及干灰缓冲及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燃煤电站锅炉飞灰一般采用正压浓相气力输送的方式进行收集,发电厂内设储存灰库,一般厂内灰库储存容量只能储存燃煤锅炉1~2天的产灰量,厂内灰库储存的干灰采用粉煤灰罐车运输至综合利用处利用,当遇到超过2天的雨雪天气,或节假日,致使干灰滞销;或是遇到干灰销售淡季时,会出现短时间的储灰紧张问题;因为发电厂的产灰量极大,因此当干灰滞销或是外部市场需求量减少时,如何缓解灰库的干灰量,合理储存干灰,是目前发电厂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出干灰缓冲及输送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干灰滞销或是外部市场需求量减少时,如何缓解灰库的干灰量,合理储存干灰及输灰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干灰缓冲及输送系统,包括:缓冲系统,所述缓冲系统包括缓冲罐、气化风机、灰罐车干灰输入管、灰库干灰输入管、输气管、第一布袋除尘器、干灰泵、气动阀、控制阀、气体干燥机、排灰管A、灰库、灰罐车;所述第一布袋除尘器位于缓冲罐顶部;所述缓冲罐包括灰库干灰输入口、灰罐车干灰输入口、输气口、放灰口,所述灰库干灰输入口与灰库干灰输入管连接,位于缓冲罐顶部,所述灰罐车干灰输入口与灰罐车干灰输入管连接,位于缓冲罐两侧侧壁上,所述灰罐车干灰输入管及灰库干灰输入管上设置有干灰泵;所述输气口和所述放灰口位于缓冲罐底部,所述输气口通过输气管与气化风机连接,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气体干燥机和控制阀;所述放灰口通过排灰管A与输送系统连接,所述排灰管A上设置有气动阀;输送系统,所述输送系统包括输送风机、提升机、灰斗、第二布袋除尘器、第三布袋除尘器、灰罐车、排灰管B、排灰管C、排灰支管、气动阀、控制阀、送气管;所述送气管一端连接到输送风机,另一端与排灰管B连接,所述送气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排灰管B连接到提升机一端,所述提升机另一端连接到灰斗顶部,所述灰斗顶部设置有第二布袋除尘器;所述灰斗底部连接有排灰管C,所述排灰管C另一端连接到灰罐车,所述排灰管C上设置有气动阀和控制阀,在所述气动阀和所述控制阀之间设置有一条排灰支管,所述排灰支管连接到第三布袋除尘器中,且排灰支管上设置有控制阀。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系统中灰库干灰输入口分布于第一布袋除尘器两旁。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罐顶部设置有若干个灰库干灰输入口。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罐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放灰口。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为手动阀。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罐容积为3.5×104~4×104立方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本技术操作方便,系统结构简单,且缓冲罐储灰量大,可在干灰滞销或是外部市场需求量减少的情况下,满足灰库干灰的缓冲作用,可以储存大量的干灰,提高发电厂灰库系统的应急处理能力;同时本技术还提供了干灰输送系统,当外部市场需求量增大时,可通过干灰输灰系统将缓冲罐的干灰输送至外部进行销售,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干灰经济效益及综合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干灰缓冲及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缓冲罐;2-气化风机;3-灰库;4-灰罐车;5-干灰泵;6-气动阀;7-第一布袋除尘器;8-气体干燥机;9-控制阀;10-灰库干灰输入管;11-灰罐车干灰输入管;12-干灰泵;13-输气管;14-排灰管A;15-气动阀;16-输送风机;17-送气管;18-控制阀;19-排灰管B;20-提升机;21-第二布袋除尘器;22-灰斗;23-排灰管C;24-气动阀;25-控制阀;26-灰罐车;27-排灰支管;28-控制阀;29-第三布袋除尘器;30-气动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通过以下实例加以说明,实例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干灰缓冲及输送系统包括缓冲系统和输送系统;所述缓冲系统包括缓冲罐1、气化风机2、灰库3、灰罐车4、灰罐车干灰输入11、灰库干灰输入管10、输气管13、第一布袋除尘器7、干灰泵5、气动阀6、控制阀、气体干燥机2、排灰管A14;所述第一布袋除尘器7位于缓冲罐1顶部;所述缓冲罐1包括灰库干灰输入口、灰罐车干灰输入口、输气口、放灰口;所述缓冲罐1设置有若干个灰库干灰输入口,所述灰库干灰输入口与灰库干灰输入管10连接,位于缓冲罐1顶部,所述灰罐车干灰输入口与灰罐车干灰输入管11连接,位于缓冲罐1两侧侧壁上,所述灰罐车干灰输入管11及灰库干灰输入管10上设置有干灰泵12;所述缓冲罐1设置有若干个放灰口,所述放灰口和所述输气口位于缓冲罐1底部,所述输气口通过输气管13与气化风机2连接,所述输气管13上设置有气体干燥机8和控制阀9;所述放灰口通过排灰管A14与输送系统连接,所述排灰管A14上设置有气动阀15;所述输送系统包括输送风机16、提升机20、灰斗22、第二布袋除尘器21、第三布袋除尘器29、灰罐车26、排灰管B19、排支管27、气动阀、控制阀、送气管17;所述送气管17一端连接到输送风机16,另一端与排灰管B19连接,所述送气管17上设置有控制阀18;所述排灰管B19连接到提升机20一端,所述提升机20另一端连接到灰斗22顶部,所述灰斗22顶部设置有第二布袋除尘器21;所述灰斗22底部连接有排灰管C23,所述排灰管C23另一端连接到灰罐车26,所述排灰管C26上设置有气动阀24和控制阀25,在所述气动阀24和所述控制阀25之间设置有一条排灰支管27,所述排灰支管27连接到第三布袋除尘器29中,且排灰支管27上设置有控制阀28。所述缓冲系统和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阀为手动。所述缓冲罐1的容积为3.5×104~4×104立方米。又如图1所示,干灰缓冲及输送系统的工作原理为:干灰通过干灰泵5将灰库3及灰罐车4中的干灰泵入缓冲罐1中,气化风机2通过输气管13将空气输送到气体干燥机8中,再将干燥后的空气输入缓冲罐1中,增加缓冲罐1底部干灰的流动性,防止缓冲罐1底部的干灰板结;缓冲罐1内的含尘空气通过设置在缓冲罐1顶部的第一布袋除尘器作用进行过滤,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当需要将缓冲罐1的干灰输送至外部时,缓冲罐1中的干灰落入排灰管A14中,打开气动阀15,干灰进入排灰管B19中,输送风机16通过送气管17将气体输送到排灰管B19中,提高干灰的输送速度,经过提升机20将干灰提升至灰库22中,打开气动阀24和手动阀25,干灰经排灰管C23进入灰罐车26中;其中灰斗22中含尘空气通过设置在灰库22顶部的第二布袋除尘器作用进行过滤,灰罐车26内含尘空气通过排尘支管27排入第三布袋除尘器29中,避免了输灰过程扬灰产生的粉尘污染空气。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型新,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干灰缓冲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系统及输送系统;所述缓冲系统包括缓冲罐、气化风机、灰罐车干灰输入管、灰库干灰输入管、输气管、第一布袋除尘器、干灰泵、气动阀、控制阀、气体干燥机、排灰管A、灰库、灰罐车;所述第一布袋除尘器位于缓冲罐顶部;所述缓冲罐包括灰库干灰输入口、灰罐车干灰输入口、输气口、放灰口,所述灰库干灰输入口与灰库干灰输入管连接,位于缓冲罐顶部,所述灰罐车干灰输入口与灰罐车干灰输入管连接,位于缓冲罐两侧侧壁上,所述灰罐车干灰输入管和所述灰库干灰输入管上设置有干灰泵;所述输气口和所述放灰口位于缓冲罐底部,所述输气口通过输气管与气化风机连接,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气体干燥机和控制阀;所述放灰口通过排灰管A与输送系统连接,所述排灰管A上设置有气动阀;所述输送系统包括输送风机、提升机、灰斗、第二布袋除尘器、第三布袋除尘器、灰罐车、排灰管B、排灰管C、排灰支管、气动阀、控制阀、送气管;所述送气管一端连接到输送风机,另一端与排灰管B连接,所述送气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排灰管B连接到提升机一端,所述提升机另一端连接到灰斗顶部,所述灰斗顶部设置有第二布袋除尘器;所述灰斗底部连接有排灰管C,所述排灰管C另一端连接到灰罐车,所述排灰管C上设置有气动阀和控制阀,在所述气动阀和所述控制阀之间设置有排灰支管,所述排灰支管连接到第三布袋除尘器中,且排灰支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技术特征摘要】
1.干灰缓冲及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系统及输送系统;所述缓冲系统包括缓冲罐、气化风机、灰罐车干灰输入管、灰库干灰输入管、输气管、第一布袋除尘器、干灰泵、气动阀、控制阀、气体干燥机、排灰管A、灰库、灰罐车;所述第一布袋除尘器位于缓冲罐顶部;所述缓冲罐包括灰库干灰输入口、灰罐车干灰输入口、输气口、放灰口,所述灰库干灰输入口与灰库干灰输入管连接,位于缓冲罐顶部,所述灰罐车干灰输入口与灰罐车干灰输入管连接,位于缓冲罐两侧侧壁上,所述灰罐车干灰输入管和所述灰库干灰输入管上设置有干灰泵;所述输气口和所述放灰口位于缓冲罐底部,所述输气口通过输气管与气化风机连接,所述输气管上设置有气体干燥机和控制阀;所述放灰口通过排灰管A与输送系统连接,所述排灰管A上设置有气动阀;所述输送系统包括输送风机、提升机、灰斗、第二布袋除尘器、第三布袋除尘器、灰罐车、排灰管B、排灰管C、排灰支管、气动阀、控制阀、送气管;所述送气管一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新锋李佳鹏颜荣湖
申请(专利权)人:华润电力贺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