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挡线快速组装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8008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换挡线快速组装生产线,包括依次位于生产线的连接盖组装组件、铝环安装组件、涂油组件和锁端件组件,连接盖组装组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完成两端连接盖的快速组装,涂油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定位块和涂油块,定位块和涂油块相对设置,涂油块的上端设有润滑油脂输入口,涂油块的后端设有第一驱动缸,主动轮和从动轮相切设置且相互转动连接,主动轮的下端设有旋转电机,主动轮上设有第一定位槽,从动轮上设有第二定位槽,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相对设置且形成一个与换挡线直径相同的圆柱形,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中心线与定位块和涂油块的中心线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装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产品合格率高。

Fast assembly line for shift 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ast assembly line for shifting line,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ing cover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n aluminum ring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n oil coating assembly and a lock end assembly assembly in turn. The connecting cover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assembly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and the oil coating assembly includes a driving wheel, a driven wheel and a fixed end. Position block and oil block, positioning block and oil block are relatively arranged, the upper end of oil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lubricating oil input port, the back end of oil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ing cylinder, the driving wheel and the driven wheel are tangentially arranged and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lower end of the driving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motor, the driving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ositioning slot, and the driven wheel is provided with a driven wheel. The second positioning groove, the first positioning groove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groove are set relative to each other and form a cylindrical shape with the same diameter as the shift line, and the center line of the driving wheel and the driven wheel coincides with the center line of the positioning block and the oil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assembly efficiency, low labor intensity and high qualified rate of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挡线快速组装生产线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件加工设备领域,涉及换挡线的组装设备,尤其涉及换挡线快速组装生产线。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越来越普遍,汽车需要根据行进速度的不同设定不同的速度,即车的挡位,车档位的更换需要依靠换挡线来实现,在进行换挡动作的时候希望操作可以更加灵活,挂档和换挡的操作更加准确和轻松快捷,因此换挡线的质量至关重要,换挡线包括一条选档线和一条挂档线,选档线就是把拨叉送到正确位置,挂档线就是推动拨叉进档,换挡线在组装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涂油,保证换挡线在后续的长期运行过程中的润滑性,延长使用寿命,之前换挡线的涂油工序多是依靠人工来完成的,但是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涂抹不均匀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是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
技术介绍
描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因此,本技术其中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换挡线快速组装生产线,涂油更加均匀,效率更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换挡线快速组装生产线,包括依次位于生产线的连接盖组装组件、铝环安装组件、涂油组件和锁端件组件,所述连接盖组装组件包括定位座、支撑缸、支撑棒和挤压组件,所述支撑缸和所述挤压组件设在所述定位座的两侧,所述支撑棒水平设置且固锁在所述支撑缸的出力轴上,所述支撑棒设在靠近所述定位座的一端,所述支撑棒的直径小于汽车功能线保护管的内径,所述定位座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空腔与连接盖的外形相同,所述挤压组件包括第一夹紧板、第二夹紧板和移动板,所述第一夹紧板由第一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夹紧板有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夹紧板和所述第二夹紧板可相对运动,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固锁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通过第三气缸沿所述支撑棒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夹紧板的和第二夹紧板的对称线与所述支撑棒的中心线重合设置;所述涂油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定位块和涂油块,所述定位块和所述涂油块相对设置,所述涂油块的上端设有润滑油脂输入口,所述润滑油脂输入口通过输入管与外部的供油装置连通,所述涂油块的后端设有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出力轴垂直于所述定位块靠近所述涂油块的一面,所述涂油块远离所述从动轮的一侧设有感应板,所述感应板的前端与所述涂油块靠近所述定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中部与设在涂油块下端的底板铰接,所述感应板远离所述定位块的一端设有感应凸起,与所述感应凸起匹配设置的有极限开关,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相切设置且相互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的下端设有旋转电机,所述主动轮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从动轮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对设置且形成一个与换挡线直径相同的圆柱形,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中心线与所述定位块和涂油块的中心线重合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缸为气缸,所述第一驱动缸上设有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从动轮固定在转接板上,所述转接板与所述底板滑动连接,所述转接板远离所述主动轮的一端设有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二驱动缸的出力轴垂直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切线。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轮的下端同轴设有第一齿轮,所述从动轮的下端同轴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匹配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驱动缸为气缸,所述第二驱动缸上设有电磁阀。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电机为伺服电机。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挡块,所述挡块设在主动轮远离所述定位块的一侧,所述挡块上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轴线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中心线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上还设有定位缸,所述定位缸的出力轴垂直向上设置,所述定位缸的出力轴上设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过位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布在所述第一夹紧板的两端;所述第二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布在所述第二夹紧板的两端。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通过线轨机构与下端的底座连接,所述线轨机构的放置方向与所述支撑棒的轴线平行设置。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1、本技术设置涂油块和定位块,实现了换挡线的涂油,而且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导引下,换挡下可不断前进,实现了前进过程中的持续涂油动作,连续性好;设置定位座,保证连接盖的准确定位,同时设置支撑缸和支撑棒,支撑棒在支撑缸的作用下可前后移动,有利于支撑棒进入到汽车功能线护管的内部,保证组装过程中护管不变形,挤压组件通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实现夹紧和移动,完成护管与连接该的组装,采用此驱动结构,结构简单,而且行程多样,可自行选择,满足不同行程范围的使用;2、设置感应板,在感应板上设置感应凸起,同时对应感应凸起的部位设置极限开关,放置换挡线后,极限开关传递信号后,主动轮在进行动作,开始牵引移动,控制更加智能化自动化;3、第一驱动缸和第二驱动缸均采为气缸且采用电磁阀进行控制,接线更加方便,控制更加便捷;4、旋转电机采用伺服电机,精度高,控制更加精准;5、设置挡块,在挡块上设置导向槽,提升了换挡线前进的精度;6、五通二位阀进行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的控制,接管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可简化控制程序;7、支撑板上设有过位槽,可对护管的端部进行支撑,防止端部下垂,提升组装精度;8、设置两个第一气缸和两个第二气缸,使得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的受力更加均匀,夹紧力更加均匀,夹紧牢靠,稳定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涂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出动轮和从动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连接盖组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挤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定位缸及配合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换挡线快速组装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定位块;2-涂油块;21-润滑油脂输入口;22-第一驱动缸;23-输入管;3-感应板;31-感应凸起;4-电磁阀;5-极限开关;6-底板;7-主动轮;71-第一定位槽;72-第一齿轮;8-从动轮;81-转接板;82-第二驱动缸;83-第二齿轮;84-第二定位槽;9-挡块;91-导向槽;10-旋转电机;61-支撑缸;62-支撑棒;63-定位座;631-上模;632-下模;65-挤压组件;651-移动板;652-第一夹紧板;653-第一气缸;654-第二夹紧板;655-第二气缸;656-第三气缸;657-定位缸;6571-升降块;6572-支撑板;6573-过位槽;100-连接盖组装组件100;200-铝环安装组件;300-涂油组件;400-锁端件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换挡线快速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位于生产线的连接盖组装组件、铝环安装组件、涂油组件和锁端件组件,所述连接盖组装组件包括定位座、支撑缸、支撑棒和挤压组件,所述支撑缸和所述挤压组件设在所述定位座的两侧,所述支撑棒水平设置且固锁在所述支撑缸的出力轴上,所述支撑棒设在靠近所述定位座的一端,所述支撑棒的直径小于汽车功能线保护管的内径,所述定位座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空腔与连接盖的外形相同,所述挤压组件包括第一夹紧板、第二夹紧板和移动板,所述第一夹紧板由第一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夹紧板有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夹紧板和所述第二夹紧板可相对运动,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固锁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通过第三气缸沿所述支撑棒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夹紧板的和第二夹紧板的对称线与所述支撑棒的中心线重合设置;所述涂油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定位块和涂油块,所述定位块和所述涂油块相对设置,所述涂油块的上端设有润滑油脂输入口,所述润滑油脂输入口通过输入管与外部的供油装置连通,所述涂油块的后端设有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出力轴垂直于所述定位块靠近所述涂油块的一面,所述涂油块远离所述从动轮的一侧设有感应板,所述感应板的前端与所述涂油块靠近所述定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中部与设在涂油块下端的底板铰接,所述感应板远离所述定位块的一端设有感应凸起,与所述感应凸起匹配设置的有极限开关,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相切设置且相互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的下端设有旋转电机,所述主动轮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从动轮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对设置且形成一个与换挡线直径相同的圆柱形,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中心线与所述定位块和涂油块的中心线重合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换挡线快速组装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位于生产线的连接盖组装组件、铝环安装组件、涂油组件和锁端件组件,所述连接盖组装组件包括定位座、支撑缸、支撑棒和挤压组件,所述支撑缸和所述挤压组件设在所述定位座的两侧,所述支撑棒水平设置且固锁在所述支撑缸的出力轴上,所述支撑棒设在靠近所述定位座的一端,所述支撑棒的直径小于汽车功能线保护管的内径,所述定位座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空腔与连接盖的外形相同,所述挤压组件包括第一夹紧板、第二夹紧板和移动板,所述第一夹紧板由第一气缸驱动,所述第二夹紧板有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一夹紧板和所述第二夹紧板可相对运动,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固锁在所述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通过第三气缸沿所述支撑棒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夹紧板的和第二夹紧板的对称线与所述支撑棒的中心线重合设置;所述涂油组件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定位块和涂油块,所述定位块和所述涂油块相对设置,所述涂油块的上端设有润滑油脂输入口,所述润滑油脂输入口通过输入管与外部的供油装置连通,所述涂油块的后端设有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出力轴垂直于所述定位块靠近所述涂油块的一面,所述涂油块远离所述从动轮的一侧设有感应板,所述感应板的前端与所述涂油块靠近所述定位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中部与设在涂油块下端的底板铰接,所述感应板远离所述定位块的一端设有感应凸起,与所述感应凸起匹配设置的有极限开关,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相切设置且相互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轮的下端设有旋转电机,所述主动轮上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从动轮上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与所述第二定位槽相对设置且形成一个与换挡线直径相同的圆柱形,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中心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家俊刘伟韩红亮东玉伟付乃政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华盛福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