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促进肽以及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665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提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细胞活性促进肽,可以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且制备方法简单,组分也少,在治疗上比较方便,成本低廉,可以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

Application of active peptide an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The invention can be used for treat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by providing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cell activity promoting peptides,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eparation method, few components, convenient treatment, low cost, large-scal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and excellent market prosp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性促进肽以及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促进肽以及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组织干细胞,可从血液、肝脏、骨髓、脂肪、皮肤等多种组织获得,是一群多潜能细胞,可以向多种组织细胞如骨、软骨、肌肉、韧带、肌腱、脂肪等分化。目前,MSCs主要来源于骨髓,但由于骨髓源性MSCs存在高度病毒污染的可能,且随着年龄增长其细胞数量和扩增、分化能力出现明显下降趋势,故寻找一种能替代骨髓MSCs,并可弥补其缺陷的MSCs来源,已越来越受到各国学者的关注。其他方法如从脐带血和外周血中培养MSCs具有一定难度,且MSCs在足月分娩的脐带血或动员的外周血中数量尚存在争议。因此,从分娩后的废弃材料脐带中分离培养UCMSCs,为MSCs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材料来源和基础资料。然而,现有的UCMSCs大多采用蛋白酶消化的传统方法,该方法操作时间长,分离的细胞状态差,且容易增加污染的机会,因此,寻求简化的UCMSCs分离培养方法是目前解决MSCs临床及实验室需求的瓶颈。基于以上要求,专利技术人经过多年探索专利技术了一种简化的的UCMSCs分离培养方法,将原有的5-6小时的操作时间缩短至30分钟。且研究证实,该方法分离的UCMSCs具有与常规方法分离的MSCs相同的表型及免疫调节功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未经正确治疗的RA可迁延不愈,甚至导致关节畸形。而且,现有RA的治疗方法包括传统的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存在副作用大、价钱高等弊端,为此需要不断寻求更经济有效且无明显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已有的研究证实,MSCs具有免疫调节功能,体外研究表明骨髓及脂肪来源的MSCs可抑制RA患者T细胞的增殖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为此,专利技术人利用上述方法分离培养得到的UCMSCs在体外与RA患者T细胞及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s)共培养,观察其在RA治疗中的作用。发现UCMSCs可抑制T细胞的免疫功能及FLSs的炎症反应及侵袭能力。为UCMSCs治疗RA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目前,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和心理康复治疗等,治疗应个体化。结合病人自身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自身危险因素、病变部位及程度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当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分为四大类:非甾类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糖皮质激素、和植物药。但是上述药物均不能完全控制关节破坏,而只能缓解疼痛、减轻或延缓炎症的发展。经过积极正规的内科治疗,仍不能控制病情者,为纠正畸形,改善生活质量可考虑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主要有滑膜切除术、关节形成术、软组织松解或修复手术、关节融合术等。但手术并不能根治类风湿关节炎,故术后仍需内科药物治疗。因此,传统的治疗方案尚远不能控制疾病的进展或彻底治愈类风湿关节炎,迫使人们寻求新的治疗方法。cn2015104069072中提供了一种异体间质血管层细胞(SVF)和异体间充质祖细胞(haMPCs)的用途,它们被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但是该方法治疗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细胞提取复杂,不利于大规模推广使用。CN105833277A中公开了一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干细胞制剂,包括间充质干细胞、人血白蛋白和NSADs。该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间充质干细胞结合人血白蛋白和NSADs,能够在减轻患者疼痛的同时提高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同样的,该方法在治疗效果上也需要大规模改进,并且其中还使用呢人血白蛋白,成本较高,三种组分一起其作用,工艺复杂。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一种细胞活性促进肽,能够协同促进肝细胞在治疗中的作用,因而开发了自体来源的干细胞在促进肽的作用下,能够大幅度提高干细胞在预防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因而开发并获得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细胞活性促进肽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细胞活性促进肽的用途,它们被用于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细胞活性促进肽为SEQIDNO:1所示的序列。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为来自自体或者异体的。在另一优选例中,体外分离、扩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为:a.取正常阴道分娩或剖腹产脐带,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去除肉眼可见污物及血液;b.无菌手工剪脐带至3-5mm大小;c.室温离心250g5分钟,弃上清;d.组织块用10%aMEM培养,每3天换液;e.至7-10天细胞达80%融合时传代;f.以后每隔3-5天传代一次;g.至第三代鉴定。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有效量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细胞活性促进肽,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为静脉注射试剂,和/或关节腔内注射试剂。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并不限于):盐水、缓冲液、葡萄糖、水、甘油、乙醇、及其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干细胞的浓度为1-10×106个/kg。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细胞活性促进肽浓度为1-10μg/kg。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预防和/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方法,包括步骤:给需要的对象施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细胞活性促进肽的药物组合物。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对象为人或非人哺乳动物,优选人。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方法包括步骤:(1)给需要的对象施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细胞活性促进肽。在另一优选例中,施用部位为所述对象的静脉内,和/或关节腔内。在另一优选例中,步骤(1)与步骤(2)之间间隔时间为1个月以上,和/或3个月以上。应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细胞活性促进肽,可以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且制备方法简单,组分也少,在治疗上比较方便,成本低廉,可以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具有极好的市场前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首次意外地发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细胞活性促进肽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具有极为优异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专利技术人完成了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如Sambrook等人,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NewYork:ColdSpringHarborLaboratoryPress,1989)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实施例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a.取正常阴道分娩或剖腹产脐带,经过严格检测程序(ABO/Rh血型检测,HLA分型检测,梅毒抗体检测,HIV免疫检测,CMV抗体检测,乙型肝炎抗原抗体检测)确定安全后,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去除肉眼可见污物及血液。b.无菌手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细胞活性促进肽的组合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细胞活性促进肽的组合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所述的细胞活性促进肽为SEQIDNO:1所示的序列。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所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为来自自体或者异体的。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干细胞的浓度为1-10×106个/kg;所述细胞活性促进肽浓度为1-10μg/kg。5.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有效量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细胞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骏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轩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