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64779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豆、剥壳、黄豆、茶叶浸泡、磨浆甩浆、煮浆、拉腐竹、烘干、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黄豆、茶叶、山泉水做原料,含有茶叶以及黄豆的营业成分,矿物质多,营养价值高,且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绿色健康。

Method for making tea Yuba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making tea curd bamboo,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selecting beans, shelling, soybean, tea soaking, pulping, boiling, pulling curd bamboo, drying and packaging. The invention uses soybean, tea and spring water as raw materials, contains tea and soybean business components, has many minerals, high nutritional value, and does not add any additives, and is green and health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腐竹加工方法,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腐竹又叫豆腐皮、豆腐衣、腐筋,是以黄豆为原料制得的一种的素食品,其营养成分与大豆相似,蛋白质50%,脂肪约28%,水分含量为10%左右,其余为碳水化合物。腐竹色泽淡黄,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异黄酮、卵磷脂等功能成分,不含胆固醇,常食用可改良心血管机能,补充人体内的氨基酸,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病患者的高级营养品,被称为“素食之最”。茶多酚是茶叶中含量最多的一类可溶性成分,也是茶叶发挥其健康保健功效最主要的物质,最典型的代表是儿茶素(酚),具有抗氧化(消除氧自由基)、抗炎、降低心血管病发病几率、预防癌症、降血脂、减少体脂形成、抗菌、改变肠道菌群生态等多项功效。研究表明,喝下一杯茶半小时后,血中的抗氧化容量(对抗氧自由基的能力)增加41%~48%,并能在高水平状态持续一个半小时。茶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β-胡萝卜素等,具有抗肿癌、延缓衰老以及美容等作用。茶氨酸能提高大脑功能,增强记忆力和学习能力。对阿尔海默病(老年痴呆症)、帕金森病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都有预防作用。茶多糖是一类成分复杂的混合物。茶多糖具有抗辐射、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还能降血糖。民间流传泡饮粗茶治糖尿病的实践,主要就是发挥了茶多糖的作用。Υ-氨基丁酸在天然茶叶中含量不多,但茶叶经加工后其含量大幅增加。Υ-氨基丁酸的主要功效是扩张血管使血压下降,故可辅助治疗高血压。它还能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增强脑细胞的代谢能力,这有助于脑卒中(中风)、脑动脉硬化后遗症等的康复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采用黄豆、茶叶、山泉水做原料,含有茶叶以及黄豆的营业成分,矿物质多,营养价值高,且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绿色健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豆: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黄豆含水量<50%;(2)剥壳:将黄豆加入炒豆机,小火加热3-5分钟,取出放入剥壳机进行剥壳;(3)黄豆、茶叶浸泡:将剥壳后的黄豆放入20℃-30℃的山泉水中浸泡4-5小时,将红茶或绿茶用80℃-90℃的山泉水进行洗一遍,再用90℃-95℃的山泉水浸泡2-3小时的得到茶水混合物,所述红茶或绿茶与山泉水的重量比为1:(10-12);(4)磨浆甩浆,使用钢磨磨浆,以泡豆和茶水混合物的比例为1:(8-10)磨成浆汁,对浆汁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孔为260目筛,过滤时快速旋转过滤设备进行过滤,浆汁由进入第二次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采用手工过滤,滤筛孔为100-120目筛,得到滤液;(5)煮浆:将得到的第二次滤液放入锅炉内,使用锅炉底部采用蒸汽管煮浆加热到100摄氏度,浆汁沸腾10分钟-12分钟;(6)拉腐竹:熟浆由管道进入腐竹槽内,适当加入茶水混合物,所述熟浆与茶水混合物的重量比例为(10-12):1,搅拌均匀,将腐竹槽内浆汁加热85℃-95℃,至腐竹槽内的熟浆的表面结起一层油质薄膜,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细竿上悬挂,至汁液滴干后取走放置痛风出晾干;(7)烘干:将腐竹放入到烘干房,加热至65℃-70℃保持5-10分钟,继续将烘干房问题提高80℃-85℃,保持2-3小时,然后温度降至50℃-60℃,保持2-4小时,停止加热至烘干房温度恢复至室温,取出腐竹;(8)包装,将腐竹放置于塑料袋中,定量称重,热缩封口,按照订单要求规格封箱入库。进一步说明,还包括第二次过滤,经过第一次过滤的浆汁由进入第二次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采用手工过滤,滤筛孔为100-120目筛,得到滤液,将第二次得到的滤液放入锅炉内煮浆。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次过滤和第二次过滤得到的浆渣甩干后形成渣饼,渣饼统一回收。进一步说明,所述锅炉底部设置有蒸汽管加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黄豆、茶叶、山泉水做原料,含有茶叶以及黄豆的营业成分,矿物质多,营养价值高,且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绿色健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实施例1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豆: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黄豆含水量30%;(2)剥壳:将黄豆加入炒豆机,小火加热3分钟,使得黄豆受热,外壳变脆,取出放入剥壳机进行剥壳,脱壳效率高;(3)黄豆、茶叶浸泡:将剥壳后的黄豆放入20℃的山泉水中浸泡4-5小时,使得黄豆变软、发涨,将红茶或绿茶用80℃的山泉水进行洗一遍,清洗茶叶附着的赃物,再用90℃的山泉水浸泡2小时的得到茶水混合物,将茶叶的营养价值浸泡出来,红茶或绿茶与山泉水的重量比为1:10,以获得一定浓度的茶水混合物;(4)磨浆甩浆,使用钢磨磨浆,以泡豆和茶水混合物的比例为1:8磨成浆汁,对浆汁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孔为260目筛,过滤时快速旋转过滤设备进行过滤,浆汁由进入第二次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采用手工过滤,滤筛孔为100目筛,得到滤液;所述第一次过滤和第二次过滤得到的浆渣甩干后形成渣饼,渣饼统一回收。(5)煮浆:将得到的第二次滤液放入锅炉内,使用锅炉底部采用蒸汽管煮浆加热到100摄氏度,浆汁沸腾12分钟;所述锅炉底部设置有蒸汽管加热装置。(6)拉腐竹:熟浆由管道进入腐竹槽内,适当加入茶水混合物,所述熟浆与茶水混合物的重量比例为10:1,搅拌均匀,将腐竹槽内浆汁加热85℃,至腐竹槽内的熟浆的表面结起一层油质薄膜,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细竿上悬挂,至汁液滴干后取走放置痛风出晾干;(7)烘干:将腐竹放入到烘干房,加热至65℃保持5分钟,继续将烘干房问题提高80℃,保持2小时,然后温度降至50℃,保持2小时,停止加热至烘干房温度恢复至室温,取出腐竹;(8)包装,将腐竹放置于塑料袋中,定量称重,热缩封口,按照订单要求规格封箱入库。实施例2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豆: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黄豆含水量40%;(2)剥壳:将黄豆加入炒豆机,小火加热5分钟,使得黄豆受热,外壳变脆,取出放入剥壳机进行剥壳,脱壳效率高;(3)黄豆、茶叶浸泡:将剥壳后的黄豆放入30℃的山泉水中浸泡4-5小时,使得黄豆变软、发涨,将红茶或绿茶用90℃的山泉水进行洗一遍,清洗茶叶附着的赃物,再用95℃的山泉水浸泡3小时的得到茶水混合物,将茶叶的营养价值浸泡出来,红茶或绿茶与山泉水的重量比为1:12,以获得一定浓度的茶水混合物;(4)磨浆甩浆,使用钢磨磨浆,以泡豆和茶水混合物的比例为1:10磨成浆汁,对浆汁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孔为260目筛,过滤时快速旋转过滤设备进行过滤,浆汁由进入第二次过滤,所述第二次过滤采用手工过滤,滤筛孔为120目筛,得到滤液;所述第一次过滤和第二次过滤得到的浆渣甩干后形成渣饼,渣饼统一回收。(5)煮浆:将得到的第二次滤液放入锅炉内,使用锅炉底部采用蒸汽管煮浆加热到100摄氏度,浆汁沸腾12分钟;所述锅炉底部设置有蒸汽管加热装置。(6)拉腐竹:熟浆由管道进入腐竹槽内,适当加入茶水混合物,所述熟浆与茶水混合物的重量比例为12:1,搅拌均匀,将腐竹槽内浆汁加热95℃,至腐竹槽内的熟浆的表面结起一层油质薄膜,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细竿上悬挂,至汁液滴干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豆: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黄豆含水量<50%;(2)剥壳:将黄豆加入炒豆机,小火加热3‑5分钟,取出放入剥壳机进行剥壳;(3)黄豆、茶叶浸泡:将剥壳后的黄豆放入20℃‑30℃的山泉水中浸泡4‑5小时,将红茶或绿茶用80℃‑90℃的山泉水进行洗一遍,再用90℃‑95℃的山泉水浸泡2‑3小时的得到茶水混合物,所述红茶或绿茶与山泉水的重量比为1:(10‑12);(4)磨浆甩浆,使用钢磨磨浆,以泡豆和茶水混合物的比例为1:(8‑10)磨成浆汁,对浆汁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孔为260目筛,过滤时快速旋转过滤设备进行过滤,得到滤液;(5)煮浆:将得到的滤液放入锅炉内,使用锅炉底部采用蒸汽管煮浆加热到100摄氏度,浆汁沸腾10分钟‑12分钟;(6)拉腐竹:熟浆由管道进入腐竹槽内,适当加入茶水混合物,所述熟浆与茶水混合物的重量比例为(10‑12):1,搅拌均匀,将腐竹槽内浆汁加热85℃‑95℃,至腐竹槽内的熟浆的表面结起一层油质薄膜,提取时用手旋转成柱形挂在细竿上悬挂,至汁液滴干后取走放置痛风出晾干;(7)烘干:将腐竹放入到烘干房,加热至65℃‑70℃保持5‑10分钟,继续将烘干房问题提高80℃‑85℃,保持2‑3小时,然后温度降至50℃‑60℃,保持2‑4小时,停止加热至烘干房温度恢复至室温,取出腐竹;(8)包装,将腐竹放置于塑料袋中,定量称重,热缩封口,按照订单要求规格封箱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腐竹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豆:选择颗粒饱满的黄豆,黄豆含水量<50%;(2)剥壳:将黄豆加入炒豆机,小火加热3-5分钟,取出放入剥壳机进行剥壳;(3)黄豆、茶叶浸泡:将剥壳后的黄豆放入20℃-30℃的山泉水中浸泡4-5小时,将红茶或绿茶用80℃-90℃的山泉水进行洗一遍,再用90℃-95℃的山泉水浸泡2-3小时的得到茶水混合物,所述红茶或绿茶与山泉水的重量比为1:(10-12);(4)磨浆甩浆,使用钢磨磨浆,以泡豆和茶水混合物的比例为1:(8-10)磨成浆汁,对浆汁进行第一次过滤,过滤孔为260目筛,过滤时快速旋转过滤设备进行过滤,得到滤液;(5)煮浆:将得到的滤液放入锅炉内,使用锅炉底部采用蒸汽管煮浆加热到100摄氏度,浆汁沸腾10分钟-12分钟;(6)拉腐竹:熟浆由管道进入腐竹槽内,适当加入茶水混合物,所述熟浆与茶水混合物的重量比例为(10-12):1,搅拌均匀,将腐竹槽内浆汁加热8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松巧
申请(专利权)人:昭平县木格金水湾豆制品加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