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人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电缆隧道防火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66084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电缆隧道防火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控制器,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底座前方安装有超声波探头,所述超声波探头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所述立柱的后方设置有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和定位模块。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曲柄机构转动,使所述齿条沿所述滑座左右滑移,从而使所述摆动齿轮带动所述红外热成像仪左右摆动,对隧道内布设的电缆进行全面检测;通过所述驱动轮带动检测装置向前移动,并可通过所述通讯模块将检测的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控端。

A cable tunnel fire detection device based on robot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echnolog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re-proof detection device for cable tunnel based on robot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echnology,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a controller. A driving wheel is installed at the base of the base, and the driving wheel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ler. An ultrasonic probe is installed in front of the base, and the ultrasonic probe and the controller are provide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a column is arranged above the base, the column is arranged at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base, and the controller is arranged behind the column; the controller is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module, a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a positioning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the driving shaft drives the crank mechanism to rotate, so that the rack slides left and right along the sliding seat, so that the swinging gear drives the infrared thermal imager to swing left and right, and the cables laid in the tunnel are fully detected; the driving wheel drives the detection device to move forward, and The detected data can be transmitted to the monitoring terminal in real time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modu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人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电缆隧道防火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防火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人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电缆隧道防火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隧道主要用于铺设电缆,隧道内可同时容纳30根以上的电力电缆,适用于地下水位低,电缆线路较集中的电力主干线,电缆隧道内部空间大,有供安装和巡视的通道,是全封闭型的地下构筑物。电缆在使用中,当排列过于密集,或接头压接不紧,或电缆相间绝缘性能不好,均会产生发热现象,如不及时处理,会导致电缆产生绝缘热击穿现象,造成电缆发生相间短路跳闸现象,严重的可能会引起火灾。为保证电力电缆使用的安全性,需人工定期对隧道内的电缆进行安全检测,由于隧道地势低,且通风效果差,工作人员长时间在隧道内检测,容易导致缺氧,且人工检测时容易出现漏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人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电缆隧道防火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长时间在电缆隧道内工作导致的缺氧,以及漏检现象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可替代人工对隧道内的电缆进行检测,通过热成像技术对隧道内的电缆进行全面检测,并在所述驱动轮的作用下实现自行移动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机器人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电缆隧道防火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控制器,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底座前方安装有超声波探头,所述超声波探头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立柱,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所述立柱的后方设置有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控制模块、通讯模块和定位模块;所述立柱的中段安装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轴上安装有曲柄机构;所述立柱顶部安装有滑座,所述滑座内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的端部与所述曲柄机构连接,所述滑座外侧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安装有摆动齿轮,所述摆动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摆动齿轮的外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摆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红外热成像仪,所述红外热成像仪的头部安装有广角镜头。采用上述一种基于机器人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电缆隧道防火检测装置,所述驱动轮带动检测装置向前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所述超声波探头对前方的障碍物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实时传送至所述控制器,使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驱动轮转向,对障碍物进行避让,检测装置在向前行驶过程中,所述驱动轴转动,带动所述曲柄机构动作,使所述曲柄机构的长连杆绕短连杆转动,从而使所述齿条在所述滑座滑动,所述齿条在滑移过程中带动所述摆动齿轮左右摆动,从而使安装在所述摆动齿轮上的所述红外热成像仪在平面范围内左右摆动,对隧道内布设在两侧及顶部的电缆进行检测,同时安装在所述红外热成像仪头部的所述广角镜头不仅可避免检测过程中的校准工作,且大大提高了所述红外热成像仪的检测范围,所述红外热成像仪的检测数据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传送至监控端,当检测到局部温度过高时,所述定位模块会将检测装置所处的位置经所述通讯模块一同传送至监控端。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为圆盘形,采用不锈钢板加工而成。作为优选,所述超声波探头的检测距离为0-5米。作为优选,所述通讯模块为无线信号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为GPS模块。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轴通过轴承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曲柄机构通过键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曲柄机构共包括两根连杆,其中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连杆为短连杆,与所述齿条连接的连杆为长连杆,且该长连杆与所述齿条转动连接,两根连杆之间通过销轴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滑座内的滑槽为T字形,所述滑座的长度为所述齿条长度的三分之一。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能够通过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曲柄机构转动,使所述齿条沿所述滑座左右滑移,从而使所述摆动齿轮带动所述红外热成像仪左右摆动,对隧道内布设的电缆进行全面检测;2、通过所述驱动轮带动检测装置向前移动,替代人工检测,并可通过所述通讯模块将检测的数据实时传输至监控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空间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前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器内部结构框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控制器;101、定位模块;102、控制模块;103、通讯模块;2、底座;3、超声波探头;4、驱动轮;5、驱动轴;6、曲柄机构;7、齿条;8、广角镜头;9、红外热成像仪;10、支架;11、摆动齿轮;12、固定座;13、滑座;14、立柱。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人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电缆隧道防火检测装置,包括底座2和控制器1,底座2底部安装有驱动轮4,驱动轮4与控制器1电连接,底座2前方安装有超声波探头3,超声波探头3与控制器1电连接,底座2上方设置有立柱14,立柱14设置在底座2的中心位置,立柱14的后方设置有控制器1;控制器1内设置有控制模块102、通讯模块103和定位模块101;立柱14的中段安装有驱动轴5,驱动轴5与控制器1电连接,驱动轴5上安装有曲柄机构6;立柱14顶部安装有滑座13,滑座13内安装有齿条7,齿条7的端部与曲柄机构6连接,滑座13外侧设置有固定座12,固定座12上安装有摆动齿轮11,摆动齿轮11与齿条7相啮合,摆动齿轮11的外侧设置有支架10,支架10与摆动齿轮11固定连接,支架10上安装有红外热成像仪9,红外热成像仪9的头部安装有广角镜头8。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底座2为圆盘形,采用不锈钢板加工而成,如此设置,便于减小底座2的占地空间同时增加底座2重量。超声波探头3的检测距离为0-5米。通讯模块103为无线信号模块,定位模块101为GPS模块。驱动轴5通过轴承安装在立柱14上,便于现实驱动轴5的自由转动,驱动轴5与曲柄机构6通过键连接,如此设置,便于使曲柄机构6中的短连杆与驱动轴5连为一体,同步进行圆周运动。曲柄机构6共包括两根连杆,其中与驱动轴5连接的连杆为短连杆,与齿条7连接的连杆为长连杆,且该长连杆与齿条7转动连接,两根连杆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如此设置,便于使曲柄机构6中的短连杆带动长连杆底部做圆周运动,从而使长连杆的头部做往复运动。滑座13内的滑槽为T字形,滑座13的长度为齿条7长度的三分之一,如此设置,便于使齿条7在左右滑移时,保持其稳定性。采用上述结构,驱动轮4带动检测装置向前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超声波探头3对前方的障碍物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实时传送至控制器1,使控制模块102控制驱动轮4转向,对障碍物进行避让,检测装置在向前行驶过程中,驱动轴5转动,带动曲柄机构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机器人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电缆隧道防火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和控制器(1),所述底座(2)底部安装有驱动轮(4),所述驱动轮(4)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底座(2)前方安装有超声波探头(3),所述超声波探头(3)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底座(2)上方设置有立柱(14),所述立柱(14)设置在所述底座(2)的中心位置,所述立柱(14)的后方设置有所述控制器(1);所述控制器(1)内设置有控制模块(102)、通讯模块(103)和定位模块(101);所述立柱(14)的中段安装有驱动轴(5),所述驱动轴(5)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驱动轴(5)上安装有曲柄机构(6);所述立柱(14)顶部安装有滑座(13),所述滑座(13)内安装有齿条(7),所述齿条(7)的端部与所述曲柄机构(6)连接,所述滑座(13)外侧设置有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上安装有摆动齿轮(11),所述摆动齿轮(11)与所述齿条(7)相啮合,所述摆动齿轮(11)的外侧设置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与所述摆动齿轮(1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0)上安装有红外热成像仪(9),所述红外热成像仪(9)的头部安装有广角镜头(8);所述红外热成像仪(9)的检测数据通过所述通讯模块(103)传送至监控端,当检测到局部温度过高时,所述定位模块(101)会将检测装置所处的位置经所述通讯模块(103)一同传送至监控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人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电缆隧道防火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和控制器(1),所述底座(2)底部安装有驱动轮(4),所述驱动轮(4)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底座(2)前方安装有超声波探头(3),所述超声波探头(3)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底座(2)上方设置有立柱(14),所述立柱(14)设置在所述底座(2)的中心位置,所述立柱(14)的后方设置有所述控制器(1);所述控制器(1)内设置有控制模块(102)、通讯模块(103)和定位模块(101);所述立柱(14)的中段安装有驱动轴(5),所述驱动轴(5)与所述控制器(1)电连接,所述驱动轴(5)上安装有曲柄机构(6);所述立柱(14)顶部安装有滑座(13),所述滑座(13)内安装有齿条(7),所述齿条(7)的端部与所述曲柄机构(6)连接,所述滑座(13)外侧设置有固定座(12),所述固定座(12)上安装有摆动齿轮(11),所述摆动齿轮(11)与所述齿条(7)相啮合,所述摆动齿轮(11)的外侧设置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与所述摆动齿轮(1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10)上安装有红外热成像仪(9),所述红外热成像仪(9)的头部安装有广角镜头(8);所述红外热成像仪(9)的检测数据通过所述通讯模块(103)传送至监控端,当检测到局部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云电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