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气囊刮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424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1 0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气囊刮刀,包括刮刀,所述刮刀通过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动的安装机构设于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通过外部安装支架固定设于需要清理的辊身附近;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受到外力时相对于安装板可转动的夹刀把爪,所述夹刀把爪设有若干个,且沿刮刀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夹紧刮刀,所有所述夹刀把爪通过同一转动机构与安装板可转动连接;所有所述夹刀把爪与安装板之间固设有提供动力的第一气动机构,所述第一气动机构设于转动机构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对轧辊辊身进行清理,防止石墨等物质影响碾压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对任意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轧辊辊身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气囊刮刀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极片制造领域,涉及一种极片生产过程中用于清洁石墨颗粒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自适应气囊刮刀。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锂电池由于容量大、体积小而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目前锂电池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而在锂电池极片的辊压工序中,有一种物料成分中含石墨,经过混合工艺制作后,合成锂电池中需要的负极物料。而石墨经过上述混合工艺的制作后,有很大的粘附性质,因此经过辊压后,会使石墨等物质粘到轧辊上,且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粘附在轧辊上的石墨物质会越来越多,使正常辊压的物料出现脱碳、硌痕,进而影响物料的正常辊压。基于上述原因,清理轧辊表面附着物是负极(含石墨)辊压工序上必备的程序。现有技术中,使用刮刀清洁辊面,具体操作为:工作人员主要利用夹刀板夹住金属刮刀的刃部对准辊面进行刮削清洁,进而将辊面上石墨等粘附物刮掉。但由于早期的刀板直线度较差,刀片的探出量不可控,因此造成清洁效果不佳,同时由于采用金属刮刀进行清理,极易损伤辊面。并且由于刀板本身较薄,加工面比较多,因此刮刀本身刚性较差,造成加工后直线度很差,具体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金属刮刀的受力区集中在中间部位,令刮刀的受力线与出力先均为曲线,进而导致现有技术中的刮刀清理能差。此外,金属刀片在清理辊面时,刀身和轧辊之间存在金属摩擦,进而产生金属粉,金属粉混入制作极片的物料内,会直接影响电池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适应气囊刮刀,以令能够更好清理轧辊上积累的石墨等物料,保证锂电池的性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气囊刮刀,它包括:刮刀,所述刮刀通过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动的安装机构设于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通过外部安装支架固定设于需要清理的辊身附近;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受到外力时相对于安装板可转动的夹刀把爪,所述夹刀把爪设有若干个,且沿刮刀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夹紧刮刀,所有所述夹刀把爪通过同一转动机构与安装板可转动连接;所有所述夹刀把爪与安装板之间固设有提供动力的第一气动机构,所述第一气动机构设于转动机构的上方。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它还包括第二气动机构,所述第二气动机构固设于夹刀把爪与安装板之间,相对于第一气动机构位于转动机构的下方。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气动机构包括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左侧设有第一入气口;所述第二气动机构包括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左侧设有第二入气口,且第二入气口位于第一入气口的正下方。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限定:所述刮刀通过夹刀板可拆卸地夹设于所有夹刀把爪上。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最后一种限定:所述刮刀的刀身为具有硬度的非金属刀身。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1)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第一气动机构,能够提供动力令夹刀把爪相对安装板转动,进而带动刮刀朝向被清理的辊身移动,同时由于利用第一气动机构提供动力,且设有若干个夹刀把爪,均匀分布夹紧刮刀,进而能够根据每个夹刀把爪向前出力的不同,依照仿生学模仿人手均匀压住刮刀的刀身,进而令刮刀能够均匀紧密靠近需要清理的轧辊辊身,且在清理过程中始终保持刮刀刀身基本水平,刀身的出力线基本位于同一直线,令清理效果更好;(2)本专利技术还设有第二气动机构,对夹刀把爪施加的推力方向与第一气动机构对夹刀把爪施加的推力方向相反,当需要更换刮刀时,只需将第一气动机构泄气,而对第二气动机构充气,令刮刀远离被清理的辊身,然后对刮刀进行更换即可,满足不同的需求;(3)本专利技术的刮刀刀身为非金属机构,进而有效避免刮刀在清理辊身过程中,刮刀与辊身碰撞而产生金属粉末,进而避免对生产原料造成污染,间接提高了锂电池的特性。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对轧辊辊身进行清理,防止石墨等物质影响碾压效果。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对任意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轧辊辊身进行清洁。本专利技术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使用刮刀对轧辊辊身进行清洁的受力、出力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刮刀1对轧辊辊身进行清洁的受力、出力示意图。图中:1、辊身,2、安装板,3、夹刀把爪,4、第一气囊,5、第一入气口,6、第二气囊,7、第二入气口,8、夹刀板,9、转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自适应气囊刮刀本实施例如图2、图3所示,包括:刮刀1,所述刮刀1用于对被清理的轧辊辊身进行清理,本实施例中的刮刀1通过安装机构设于安装板2上,且所述刮刀1在外力作用下可绕安装机构相对于安装板2转动,而安装板2作为本实施例的安装基础,通过外部安装支架固定设于需要清理的辊身附近即可。本实施例的安装机构包括夹刀把爪3,所述夹刀把爪3设有多个,本实施例共设置有16个夹刀把爪3,且所有的夹刀把爪3均通过同一转动机构与安装板2转动连接,当受到外力作用时,所有夹刀把爪3均相对于安装板2可转动。同时所有夹刀把爪3沿刮刀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夹紧刮刀1;所有所述夹刀把爪3与安装板2之间固设有提供动力的第一气动机构,所述第一气动机构设于转动机构的上方。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转动机构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转轴9即可,而第一气动机构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第一气囊4,所述第一气囊4的第一入气口5设于第一气囊4的左侧,通过第一入气口5对第一气囊4的充气,令第一气囊4涨紧,进而产生对夹刀把爪3的推力,令夹刀把爪3绕转轴相对于安装板2转动,最终带动刮刀1朝向被清理的辊身移动。本实施例中的夹刀把爪3为不锈钢材质,可在转轴9的作用下相对于安装板2自由旋转。为了完善本实施例,它还包括第二气动机构,所述第二气动机构固设于夹刀把爪3与安装板2之间,相对于第一气动机构位于转动机构的下方。本实施例的第二气动机构采用第二气囊6,所述第二气囊6的第二入气口7设于第二气囊5的左侧,且位于第一入气口5的正下方。本实施例第二气囊6的设置目的为:当刮刀1使用时间过长,需要更换时,通过第一入气口5将第一气囊4泄气,而通过第二入气口7将第二气囊6充满气,由于第二气囊6与第一气囊4相对转轴9的上下两端设置,造成第一气囊4与第二气囊6对夹刀把爪3施加的推力方向相反,因此当第二气囊6充气时令夹刀把爪3带动刮刀1朝向远离被清理的轧辊辊身移动,留出更换的空间对刮刀1进行更换即可。此外,为了方便刮刀1的更换,所述刮刀1通过夹刀板8可拆卸地夹设于所有夹刀把爪3上。同时,为了防止刮刀1的刀身与辊身之间碰撞而产生金属粉末,本实施例选用的刮刀1的刀身为具有硬度的非金属刀身,例如采用高分子塑料制成的刮刀。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通过第一入气口5对第一气囊4充满气,第一气囊4涨紧对所有夹刀把爪3产生推力,而夹刀把爪3绕转轴9相对于安装板2转动,进而带动刮刀1朝向被清理的辊身移动,最终能够保持刮刀1的刀身基本平直,产生如图4所示的出力效果,实现对轧辊辊身的清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气囊刮刀,包括刮刀(1),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1)通过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动的安装机构设于安装板(2)上,所述安装板(2)通过外部安装支架固定设于需要清理的辊身附近;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受到外力时相对于安装板(2)可转动的夹刀把爪(3),所述夹刀把爪(3)设有若干个,且沿刮刀(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夹紧刮刀(1),所有所述夹刀把爪(3)通过同一转动机构与安装板(2)可转动连接;所有所述夹刀把爪(3)与安装板(2)之间固设有提供动力的第一气动机构,所述第一气动机构设于转动机构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气囊刮刀,包括刮刀(1),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刀(1)通过在外力作用下可转动的安装机构设于安装板(2)上,所述安装板(2)通过外部安装支架固定设于需要清理的辊身附近;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受到外力时相对于安装板(2)可转动的夹刀把爪(3),所述夹刀把爪(3)设有若干个,且沿刮刀(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夹紧刮刀(1),所有所述夹刀把爪(3)通过同一转动机构与安装板(2)可转动连接;所有所述夹刀把爪(3)与安装板(2)之间固设有提供动力的第一气动机构,所述第一气动机构设于转动机构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气囊刮刀,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二气动机构,所述第二气动机构固设于夹刀把爪(3)与安装板(2)之间,且相对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勇史庆良张南南
申请(专利权)人:邢台海裕锂能电池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