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驱动式缝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119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马达驱动式缝纫机,通过使从缝纫机机架的侧部外表面朝后方延伸设置、固定支承驱动马达的马达安装台绕固定位置的上下轴心转动,驱动马达可在向缝纫机机架的侧部外方拉出、变位而从紧贴缝纫机机架的后部后退的第一状态、以及配置、固定在紧贴缝纫机后部的规定位置上的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从而即使在以靠近缝纫机机架的后壁部的状态配置驱动马达以实现整体结构的简化和紧凑化的情况下,也可在维护时以较少的操作劳力及操作工序容易且高效地使驱动马达后退,此外,还可在切换到固定位置时再现稳定的传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电动马达来驱动缝纫机主轴旋转的马达驱动式缝纫机。尤其涉及通过同步滑轮及同步皮带连动地连接从缝纫机机架向侧部外方突出的主轴与配置在所述缝纫机机架后部的驱动马达的平行于所述主轴的输出轴而构成的马达驱动式缝纫机。
技术介绍
作为这种马达驱动式缝纫机,如以往台湾专利技术公开200506129号公报中公开的那样,已知有如下技术使驱动马达固定支撑在可通过螺钉构件在缝纫机机架的侧部外表面上进行装拆的马达安装台的内表面侧,并使其输出轴穿过马达安装台上形成的孔而朝该马达安装台的外表面侧突出,在该突出的输出轴部分上通过螺钉构件固定传动侧的同步滑轮,另一方面,使所述主轴穿过马达安装台上形成的孔而突出到该马达安装台的外表面侧,在该突出的主轴部分上通过螺钉构件固定从动侧的同步滑轮,并在这两个同步滑轮之间卷绕张设同步皮带。在该马达驱动式缝纫机中,由上述台湾专利技术公开200506129号公报的图示可以明确,为了不使驱动马达朝缝纫机机架的侧部外方突出过多,并为了尽可能地缩短缝纫机的前后长度,在紧贴着缝纫机机架的后部以极其靠近缝纫机机架的后壁部的状态配置驱动马达,从而实现缝纫机整体的结构简化及紧凑化。然而,在缝纫机中,为了定期地对缝纫机机架的内部机构进行检修、调整和维修等维护,一般在缝纫机机架的后壁部或侧壁部设有可自由装拆或自由摆动开闭的盖体,在用户方装拆或开闭该盖体以进行维护时,需要确保在缝纫机机架的后部或侧部具有较大的操作空间。为此,极其靠近缝纫机机架配置的所述驱动马达便成了操作的障碍,需要采取下述方法只将该驱动马达单独地从马达安装台上拆下,或者分解驱动马达、马达安装台、两个同步滑轮及同步皮带这类传动组件的构成要素后拆下。其中,若采取后者而分解、拆下传动组件的构成要素,则不仅需要在每次维护时进行一个个按顺序地拆下(分解)传动组件的构成要素并在维护完成后重新一个个地安装(组装)这种极其复杂、量极大的操作工序,而且在组装后,生产方等为了保证缝纫机出厂时的品质而预先进行了精密调整的马达输出轴与主轴的轴间距离会产生微小变动,其结果是对同步皮带的负载张力产生变化,从而无法稳定地再现规定的传动性能。尤其是在对皮带的负载张力过剩时,存在与过剩量相应的作用在皮带上的摩擦热异常地增加以致给皮带寿命带来坏影响的问题。另外,若采取前者而只将驱动马达单独地从马达安装台上拆下,则与后者的方法相比操作工序减少,但由于必须一边支撑较重的驱动马达一边松开或紧固安装螺钉,因此需要较大的操作劳力,此外,即使采用前者,也需要进行在松开螺钉构件而将固定在马达输出轴上的传动侧同步滑轮从该输出轴解除固定后拆下驱动马达、并在维护完成后在将驱动马达安装到马达安装台的规定位置上后重新将螺钉构件紧固到该输出轴上以固定安装同步滑轮这种麻烦的操作,而且,伴随传动侧同步滑轮的拆下,所述轴间距离的微小变动无法避免,因此存在很难稳定地再现规定的传动性能并不给皮带寿命带来坏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紧贴着缝纫机机架的后部以极其靠近缝纫机机架的后壁部的状态配置驱动马达以实现整体结构的简化和紧凑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维护时以较少的操作劳力及操作工序容易且高效地使驱动马达后退、且可以在始终稳定的状态下再现传动性能的马达驱动式缝纫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马达驱动式缝纫机包括从缝纫机机架向侧部外方突出的主轴;在所述缝纫机机架的后部以输出轴与所述主轴平行的形态配置的驱动马达;从所述主轴突出的一侧的缝纫机机架的侧部向后方延伸设置、对所述驱动马达进行固定支撑的马达安装台;以及在缝纫机机架的侧部外方位置连动地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主轴的同步滑轮及同步皮带,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马达安装台绕上下轴心的转动,所述驱动马达可在向缝纫机机架的侧部外方拉出、变位的第一状态与配置、固定在缝纫机后部的规定位置上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采用具有如上所述特征结构的本专利技术,在需要维护时,在仅拆下同步皮带后,只需使马达安装台绕上下轴心转动而切换到驱动马达向缝纫机的侧部外方拉出、变位的第二状态,便可使驱动马达从紧贴缝纫机机架的后部位置后退,从而可确保在缝纫机机架的后部具有轻松且容易地进行维护所需的足够宽广的操作空间,另外,在维护完成后,只需使马达安装台绕上下轴心转动而切换到驱动马达配置、固定在缝纫机机架后部的规定位置上的第二状态并张设拆下的同步皮带,便可回到通常的缝制使用状态。因此,即使在紧贴着缝纫机机架的后部以极其靠近缝纫机机架的后壁部的状态配置驱动马达以实现整体结构的简化和紧凑化的情况下,也无需在维护时进行一个个地分解传动组件的构成要素并在维护完成后一个个地组装这种量极大的操作工序,或无需在维护时进行将同步滑轮从马达输出轴解除固定而拆下后一边支撑较重的驱动马达一边将其从马达安装台上拆下、并在维护后重新按顺序地安装它们这种麻烦且操作劳力大的操作,能以较少的劳力及操作工序容易且高效地使驱动马达后退或复位。另外,由于只需使马达安装台绕固定位置的上下轴心转动即可,因此在上述后退、复位时完全不会出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与主轴之间的轴间距离发生变动这种情况,从而能够可靠地保持生产方等在缝纫机出厂时进行了精密调整的一定的轴间距离,在维护后也可稳定地再现合适、良好的传动性能。尤其是,还可防止因对同步皮带的负载张力过度或不足而引起的传动性能和皮带寿命的下降等不良情况。在本专利技术的马达驱动式缝纫机中,如技术方案2所述,所述马达安装台可在所述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地枢轴连接在前部的固定马达安装台的后端部,所述前部的固定马达安装台可解除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侧部外表面上,即,马达安装台从缝纫机机架的侧部外表面一直延伸到缝纫机机架后方而前后相连,从而无需进行在缝纫机机架上固定马达安装台的枢轴连接用托架等改良,将驱动马达、马达安装台、两个同步滑轮及同步皮带这些传动组件追加到现有的缝纫机上,便可简单地实现如上所述的整体结构的简化、紧凑化及维护的容易化。在此,最好如技术方案3所述,在所述前部的固定马达安装台的后端部及所述马达安装台的前端部分别形成有从前后相互嵌合的阴阳嵌合部,马达安装台通过上下方向贯穿这些阴阳嵌合部的轴可绕上下轴心转动地枢轴连接在固定马达安装台上。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技术方案4所述,在所述驱动马达配置在规定位置的缝纫机机架的后表面部形成有维护用的开口部,关闭该开口部的后盖体可自由装拆地设置在缝纫机机架的后表面部上,从而通过装拆该后盖体可宽广地敞开开口部,可极其容易地对缝纫机机架的内部机构进行维护。另外,在采用将所述马达安装台枢轴连接在前部固定安装台的后端部上、且该前部固定安装台可解除固定地安装在所述机架的侧部外表面上的结构(技术方案2、3)时,最好如技术方案5所述,设置有安装台固定用加强构件,在所述第二状态下,该安装台固定用加强构件可在所述马达安装台与前部固定马达安装台的外表面之间横跨、抵接,并通过在此横跨、抵接的状态下分别固定到两个安装台上,可将这两个安装台固定保持成一条直线状。此时,可充分地克服因缝纫机工作时附加在同步皮带上的高张力而引起的作用在马达安装台上的绕上下轴心的较大的旋转力矩,可将马达安装台可靠且强有力地固定保持在规定位置、规定姿势。由此,能可靠地防止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驱动式缝纫机,包括:从缝纫机机架向侧部外方突出的主轴;在所述缝纫机机架的后部以输出轴与所述主轴平行的形态配置的驱动马达;从所述主轴突出的一侧的缝纫机机架的侧部向后方延伸设置、对所述驱动马达进行固定支撑的马达安装台;以及在缝纫机机架的侧部外方位置连动地连接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主轴的同步滑轮及同步皮带,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马达安装台绕上下轴心的转动,所述驱动马达可在向缝纫机机架的侧部外方拉出、变位的第一状态与配置、固定在缝纫机机架后部的规定位置上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田纪男彌永明夫
申请(专利权)人:大和缝纫机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