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6006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至少包括一层由保暖纤维物料经喷水膨化、开松、梳理而成的絮状物网膜叠层及铺垫在该絮状物网膜下的并经针刺、碾压与絮状物紧密连成一体的蓄热胶膜。这种复合层絮保暖物料不仅柔软、富有弹性、不缩水、透气性好,而且其保暖性极好,是新一代结构型保暖物料,可广泛用于制作被胎及各种衣物的填空料。(*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纺层絮织物及其生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及其生产工艺。现有的用作衣物衬料、填空料、被胎的保暖材料,主要有棉絮、高弹棉、太空棉,毛绒、丝绵、羽绒等。这些保暖材料各有特点,使用上也各有侧重。例如棉絮等棉类保暖材料,价格比较便宜,广泛用作被胎及低档衣物的填空料,但保暖性较差,只能靠增加量来提高其保暖性,所以比较笨重;丝绵毛绒保暖性较好,但价格昂贵。这些传统的保暖材料的共同的问题是依靠增加量来提高保暖性,因此衣物或被褥势必十分笨重,或成本较高,羽绒保暖性能虽好,也轻,但不易定型,通常需借助无纺布包裸定型,因此透气性差,使用也不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传统的保暖填空料性能的不足提供一种透气性好、能够定型的高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及其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的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层由保暖纤维物料经开松、梳理而成的絮状物网膜叠层及铺垫在上述絮状物网膜叠层下的并经针刺、压实,与该絮状物网膜叠层紧密连成一体的蓄热胶膜。本专利技术的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经预处理后的保暖纤维物料中喷入1-2%的清水,放置20-24小时,使其膨化,2.膨化后的保暖纤维物料中加入0.3-0.5%的抗静电剂后,在开松机上开松絮化成絮状物,3.在梳理机上,通过调节成网速度将上述絮状物梳理成每平方米重8-10克的经进一步绒化的网膜,并使之重叠铺到蓄热胶膜上,直至网膜厚度达每平方米50-70克。4.上述铺胶膜后的厚达每平方米50-70克的充分绒化的网膜在针刺机上通过调节针刺频率及针刺密度,往复上下穿刺,再经碾压得到网膜与蓄热胶膜紧密连成一体的平整的复合保暖层絮物料,5.上述复合保暖层絮物料的烘干,整理。本专利技术一般首先按上述方法由一层蓄热胶膜和保暖絮状物网膜叠层复合而成的平整的单层保暖层絮物料,作为衣物的填空料,也可以以上述单层复合保暖层絮物料为基体,按一层絮状物网膜叠层与一层蓄热胶膜间隔组合,经针刺、碾压,烘干、整理得到紧密连成一体的平整的多层(两层以上)复合保暖层絮物料,以满足不同的需要。例如3-5层的羊毛绒层絮物料,每平方米约250-500克,适宜于制作被胎。本专利技术的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是指保暖纤维物料(即原料)经开松絮化、梳理绒化成的网膜叠层铺在蓄热胶膜上,经针刺、碾压而成的单层或多层的保暖物料,随选用的保暖纤维物料的不同,可以制成动物毛绒、真丝、棉、植物纤维、化学纤维或其中两种或多种混合而成的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其中所述的蓄热胶膜选用聚合物薄胶膜,最好选用超薄的聚乙烯薄膜。本专利技术根据原料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方法,目的在于清除杂质,有些原料还需要脱脂或漂白、脱色,在原料开松前通常喷水膨化,喷水量为原料重的1-2%,为了防止产生静电,以免影响梳理、针刺工艺的进行,在开松过程中通常加入原料重的0.3-0.5%的通用抗静电剂。梳理的目的在于对开松后的絮状物进一步绒化,并使之成为网膜,常用的梳理机稍作改造后即可用于梳理成网。针刺的目的是将铺垫有蓄热胶膜的网膜叠层通过上下往复穿刺使网膜的絮绒缠结起来,使蓄热胶膜与网膜连成一体,既加固了网膜,又增加了成品的透气性,针刺的密度根据物料的性能及成品的使用需要而定,通常针刺密度大、透气性好,整体性好,一般单层基体针刺密度5-10孔/平方厘米。多层针刺的目的是使多个单层基体连接成一体,针刺密度一般为3-8孔/平方厘米,可以选用任意传统的针刺机。本专利技术的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由于采用胶膜连结、针刺固定、碾压平整,因此整体性非常好;由于原料经开松、梳理,充分絮化、绒化,孔隙率大,又复盖有蓄热胶膜,再经高密度针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复合保暖层絮物料不仅透气性、吸潮性好,而且又有意料不到的极好的保暖性,是一种新一代的结构性保暖材料,完全改变了传统保暖材料以增加量来提高保暖效果的局面。经纺织工业南方科技测试中心测定结果见附表附表 本专利技术的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由于极好的保暖性,可以节省大量的保暖原材料,而且所制成的衣物被褥柔软,轻便,使人们穿着舒适,更可使冬装春秋化。例如160克平方米的羊绒层絮物料可制作茄克填空料;200克/平方米可做大衣填空料;300克平方米制作被胎可抵6斤棉被胎保暖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由于整体性好,不仅克服了某些传统保暖物料(如毛绒、羽绒)难于定型的缺点,而且还可裁制成各种所需的形状,极为方便。附图a.b是本专利技术的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的结构方式是单层(a)即絮状物网膜叠层(1)-蓄热胶膜 ;或多层(b),即絮状物网膜叠层(1)-蓄热胶膜(2)……--絮状物网膜叠层(1)。实施例羊毛为原料的复合保暖层絮物料。以羊毛为原料经脱脂,加水澎化,开松、梳理成每平方米约8克的絮状物网膜,重叠铺垫到超薄聚乙烯膜上直至网膜叠层厚度达约64克/平方米。在针刺机上针刺,(针孔为0.5mm的三角植绒刺针,针刺密度为15000孔/米2),双辊碾压机上碾压得到厚度约2.5毫米的单层羊绒聚乙烯膜复合保暖层絮物料。以上述单层保暖层絮物料成品作为基体,按羊绒网膜叠层-超薄聚乙烯膜……-羊绒网膜叠层的结构方式组配,经针刺、碾压、烘干得到厚度约为8毫米的三层保暖层絮物料及厚度约为13毫米的五层保暖层絮物料,(针刺用针孔为的0.75mm的三角植绒刺针,针刺密度为10000孔/米2)。上述五层保暖层絮物料测试数据见附表。权利要求1.一种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层由保暖纤维物料经开松、梳理而成的絮状物网膜叠层(1)及铺垫在上述絮状物网膜叠层下的并经针刺、压实与该絮状物网膜叠层紧密连成一体的蓄热胶膜(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暖纤维物料是动物毛绒、真丝、棉花、植物纤维、化学纤维或其中两种或多种混合物料,所述的蓄热胶膜是超薄的聚乙烯薄膜。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1)经预处理后的保暖纤维物料中喷入1-2%的清水,放置20-24小时,使其澎化,(2)膨化后的保暖纤维物料中加入0.3-0.5%的抗静电剂后,在开松机上开松絮化成絮状物,(3)在梳理机上,通过调节成网速度将上述絮状物梳理成每平方米重8-10克的经进一步绒化的网膜,并使之重叠铺到蓄热胶膜上,直至网膜厚度达每平方米50-70克,(4)上述铺胶膜后的厚达每平方米50-70克的充分绒化的网膜在针刺机上通过调节针刺频率及针刺密度,往复上下穿刺,再经碾压机压实得到网膜与蓄热胶膜紧密连成一体的平整的复合保暖层絮物料,(5)上述复合保暖层絮物料的烘干,整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经(1)、(2)、(3)、(4)工艺所得到的含有一层絮状物网膜和蓄热胶膜的单层复合层絮保暖物料为基体按一层絮状物网膜与蓄热胶膜间隔组配,经针刺、碾压再经烘干、整理得到紧密连成一体的平整的多层复合保暖层絮物料。全文摘要一种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至少包括一层由保暖纤维物料经喷水膨化、开松、梳理而成的絮状物网膜叠层及铺垫在该絮状物网膜下的并经针刺、碾压与絮状物紧密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保暖性复合保暖层絮物料,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层由保暖纤维物料经开松、梳理而成的絮状物网膜叠层(1)及铺垫在上述絮状物网膜叠层下的并经针刺、压实与该絮状物网膜叠层紧密连成一体的蓄热胶膜(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宽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鸿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