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45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6:51
一种船舶,具备:燃气发动机;积存液化天然气的储罐;将从配置于所述储罐内的泵吐出的液化天然气引导至强制气化器的送液管路;在流通于所述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与加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将所述强制气化器生成的气化气体引导至所述燃气发动机的供给管路;设置于在所述送液管路的较所述热交换器靠下游侧的气液分离器;以及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上游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下游端连接所述供给管路,且流通有被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化气体。

A ship

A ship with a gas engine; a storage tank that accumulates liquefied natural gas; a LNG that is spit from the pump in the storage tank to the feed line of the forced gasifier; a heat exchanger which is exchanged between the liquefied natural gas and the heating medium in the flow pipe; and the forced gas is used. The gasification gas generated by the converter leads to the supply line of the gas engine; it is set at the downstream side of the gas liquid separator and the bypass line, the bypass pipe is connected to the gas liquid separator at the downstream side, and the downstream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supply line, and the circulation is described. Gaseous gas separated by a gas-liquid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船舶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推进用的主燃气发动机以及发电用的副燃气发动机的船舶。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包括推进用的主燃气发动机以及发电用的副燃气发动机的船舶,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的船舶。该船舶具备储存罐、第一容器、热交换器以及第二容器。液化天然气由储存罐内的液化气体移送泵送出至第一容器,并积存于此处。接着,液化天然气由第一容器内的预加压泵(Pre-pump)送至热交换器,并于此处冷却制冷剂。然后,将液化天然气积存于第二容器,后由第二容器内的增压泵(Boosterpump)送出至蒸发器(vaporizer),且在此处被气化并作为天然气供给至柴油机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040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上述船舶中,积存于第二容器的液化天然气通过蒸发器供给至柴油机等。然而,液化天然气在热交换器冷却制冷剂时,从制冷剂受热并气化,然而该气化而得的气体的利用却未曾记载。因此,从改善能量效率的观点出发上述船舶仍存在改进的余地。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谋求改善能量效率的船舶。解决问题的手段:为解决所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的船舶,具备:燃气发动机;积存液化天然气的储罐;将从配置于所述储罐内的泵吐出的液化天然气引导至强制气化器的送液管路;在流通于所述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与加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将所述强制气化器生成的气化气体引导至所述燃气发动机的供给管路;设置于在所述送液管路的较所述热交换器靠下游侧的气液分离器;以及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上游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下游端连接所述供给管路,且流通有被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化气体。根据该第一形态的船舶的结构,一部分或全部的液化天然气被热交换器气化。然后,被气液分离器分离为气化气体与液化天然气,气化气体通过旁通管路以及供给管路供给至燃气发动机。另一方面,未被气化的液化天然气通过气液分离器供给至强制气化器,在此处被强制气化后,通过供给管路供给至燃气发动机。如此,本专利技术人等着眼于通过燃气发动机有效地利用由热交换器气化的气体。藉此,不会浪费由热交换器气化的气体自身以及用于该气化的能量,能够谋求能量效率的改善。又,不将由热交换器气化的气体供给至强制气化器,能够抑制强制气化器使用的热量。也可以是根据第二形态的船舶还具备从所述供给管路分叉并连接至所述储罐的返送管路;所述热交换器在流通于所述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与流通于所述返送管路的气化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根据该第二形态的船舶的结构,使用流通于返送管路的气化气体作为用于在热交换器中将流通于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气化的加热介质。藉此,可以利用流通于返送管路的气化气体的热量作为流通于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的加热源,能够节省蒸汽等加热源。又,流通于返送管路的气化气体由流通于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进行冷却。藉此,无需另行准备用于冷却流通于返送管路的气化气体的热交换器及其冷却介质,可以谋求船舶的低成本化。也可以是根据第三形态的船舶中,所述燃气发动机为发电用的副燃气发动机;所述供给管路为第一供给管路;还具备:推进用的主燃气发动机;将所述储罐内产生的蒸发气体引导至压缩机的送气管路;将从所述压缩机吐出的蒸发气体引导至所述主燃气发动机的第二供给管路;以及从所述第二供给管路分叉并连接至所述储罐,且设置有膨胀装置的返送管路;所述热交换器在流通于所述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与流通于从所述第二供给管路分叉出的返送管路的蒸发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根据该第三形态的船舶的结构,使用流通于从第二供给管路分叉出的返送管路的蒸发气体作为用于在热交换器中将流通于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气化的加热介质。藉此,可以利用流通于返送管路的蒸发气体作为流通于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的加热源,能够节省蒸汽等加热源。又,流通于返送管路的蒸发气体由流通于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进行冷却。藉此,无需另行准备用于冷却流通于返送管路的蒸发气体的热交换器及其冷却介质,可以谋求船舶的低成本化。也可以是根据第四形态的船舶中,所述气液分离器为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供给管路上设置有冷却器,且在较所述冷却器靠下游侧设置有第二气液分离器。根据该第四形态的船舶的结构,通过冷却器以及第二气液分离器的作用从气化气体中除去乙烷等重组分。因此,不仅对使用甲烷值不受限制的气化气体的燃气发动机,而且对要求甲烷值较高的气化气体的燃气发动机也能供给气化气体,能够应对多种燃气发动机。也可以是在根据第五形态的船舶中,所述旁通管路的下游端在所述强制气化器与所述冷却器之间连接所述供给管路。根据该第五形态的船舶的结构,在所有的液化天然气被热交换器气化的情况下,气化气体包含重组分。然而,将气化气体通过旁通管路供给至冷却器,由此在此处气化气体中的乙烷等重组分被冷却并液化。因此,通过由第二气液分离器将该重组分分离,不仅对使用甲烷值不受限制的气化气体的燃气发动机,而且对要求甲烷值较高的气化气体的燃气发动机也能供给气化气体,能够应对多种燃气发动机。也可以是在根据第六形态的船舶中,所述旁通管路的下游端在较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靠下游侧连接所述供给管路。根据该第六形态的船舶的结构,在由热交换器生成不包含重组分的气化气体的情况下,气化气体通过旁通管路而不供给至冷却器。藉此,该气化气体不被冷却器冷却,可以减少供给至冷却器的LNG的流量,能够抑制能量效率的降低。也可以是根据第七形态的船舶中,所述送液管路为第一送液管路;还具备:检测所述冷却器出口的气化气体的温度的第一温度计;在较所述热交换器靠上游侧从所述第一送液管路分叉并连接至所述冷却器的第二送液管路;设置于所述第二送液管路的能改变开度的调节阀;以及控制所述调节阀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以使所述第一温度计测得的气化气体的温度变为规定温度的形式改变所述调节阀的开度。根据该第七形态的船舶的结构,根据在热交换器从加热介质传递给液化天然气的热量,由调节阀调节通过第二送液管路供给至冷却器的液化天然气的流量,由此能够在冷却器的出口将气化气体维持为规定的温度,并将由第二气液分离器适当除去了重组分的气化气体供给至副燃气发动机。也可以是根据第八形态的船舶还具备:检测在所述第二送液管路的分叉点与所述热交换器之间流通于所述第一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的流量的第一流量计;以及检测在较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靠下游侧流通于所述第一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的流量的第二流量计;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流量计测得的液化天然气的流量以及所述第二流量计测得的液化天然气的流量,调节改变所述调节阀的开度的速度。根据该第八形态的船舶的结构,基于第一流量计以及第二流量计的各检测值来调节液化天然气的流量变化速度,由此能够谋求对冷却器的出口温度变化的追随性的改善。也可以是根据第九形态的船舶还具备:检测在较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靠下游侧流通于所述第一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的温度的第二温度计;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流量计测得的液化天然气的流量、所述第二流量计测得的液化天然气的流量以及所述第二温度计测得的液化天然气的温度调节改变所述调节阀的开度的速度。根据该第九形态的船舶的结构,基于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以及第二温度计的各检测值来调节液化天然气的流量变化速度,由此能够谋求对冷却器的出口温度变化的追随性的改善。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上说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具备:燃气发动机;积存液化天然气的储罐;将从配置于所述储罐内的泵吐出的液化天然气引导至强制气化器的送液管路;在流通于所述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与加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将所述强制气化器生成的气化气体引导至所述燃气发动机的供给管路;设置于在所述送液管路的较所述热交换器靠下游侧的气液分离器;以及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上游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下游端连接所述供给管路,且流通有被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化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1.06 JP 2015-218109;2015.12.18 JP 2015-247921.一种船舶,其特征在于,具备:燃气发动机;积存液化天然气的储罐;将从配置于所述储罐内的泵吐出的液化天然气引导至强制气化器的送液管路;在流通于所述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与加热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将所述强制气化器生成的气化气体引导至所述燃气发动机的供给管路;设置于在所述送液管路的较所述热交换器靠下游侧的气液分离器;以及旁通管路,所述旁通管路上游端连接所述气液分离器,下游端连接所述供给管路,且流通有被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气化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从所述供给管路分叉并连接至所述储罐的返送管路;所述热交换器在流通于所述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与流通于所述返送管路的气化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发动机为发电用的副燃气发动机;所述供给管路为第一供给管路;还具备:推进用的主燃气发动机;将所述储罐内产生的蒸发气体引导至压缩机的送气管路;将从所述压缩机吐出的蒸发气体引导至所述主燃气发动机的第二供给管路;以及从所述第二供给管路分叉并连接至所述储罐,且设置有膨胀装置的返送管路;所述热交换器在流通于所述送液管路的液化天然气与流通于从所述第二供给管路分叉出的返送管路的蒸发气体之间进行热交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船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分离器为第一气液分离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藤明洋武田宏之印藤尚子安部崇嗣成岛直树桥本康平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