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聚合酶变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8389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1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融合多肽,其在从N末端侧到C末端侧的方向包含1个或多个与PCNA结合的肽和具有DNA聚合酶活性的多肽;使用该多肽的核酸扩增法;含有该多肽的组合物和试剂盒。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即使用Pol I型DNA聚合酶,在PCNA存在下的核酸扩增中,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增长链DNA。

DNA polymerase varia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fusion peptide, which includes 1 or more peptides combined with PCNA and a polypeptide with DNA polymerase activity from the end side of the N terminal to the C terminal side; a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using the polypeptide; a composition and kit containing the polypeptid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invention, even if the Pol I DNA polymerase is used in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PCNA, the chain DNA can be amplified in a short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DNA聚合酶变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DNA聚合酶变体。本专利技术的DNA聚合酶变体特别是在PCNA存在下的核酸扩增中有用。
技术介绍
DNA聚合酶是能够在体外沿着作为模板的DNA链重新合成DNA链的酶,只要在该反应中,除了模板DNA以外,还存在作为引物的寡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dATP、dGTP、dCTP、和dTTP),就会重新合成DNA链。DNA聚合酶被用于包括核苷酸测序和聚合酶链反应(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在内的核酸扩增法等多个操作。作为提高DNA聚合酶的与DNA合成有关的诸多性质(延伸性、快速性、准确性等)的相关因子,从嗜热性古细菌(thermophilicarchaebacterial)中发现了各种蛋白。作为相关因子,例如分离了来自Pyrococcusfuriosus(激烈热球菌)的多种蛋白(专利文献1)。另外,作为相关因子,还由ThermococcuskodakarensisKOD1株分离了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RFC-S(复制因子C小亚单元:replicationfactorCsmallsubunit)、或RFC-L(复制因子C大亚单元:replicationfactorClargesubunit)(专利文献2)。PCNA作为同聚体形成被称作“滑动钳(slidingclamp,滑卡)”的环状结构,促进DNA合成反应。PCNA在酵母~人中高度保存,在真核细胞中PCNA在细胞分裂、DNA复制、修复、细胞周期调节、或DNA甲基化和染色质重建这样的复制后修饰中起到重要作用。RFC(复制因子C:replicationfactorC)是由5个亚单元构成的蛋白复合体,且由于其将PCNA装载至DNA中的功能,还将RFC称作“钳载体(clamploader,装卡器)”。另外,RFC与Escherichiacoli(大肠杆菌)的γ复合体(γComplex)同等。对RFC的作为钳载体的功能进行说明如下:(1)RFC与DNA链结合;(2)利用通过ATP的水解而产生的能量,RFC使环状PCNA开裂;(3)PCNA夹持DNA链;(4)进一步水解ATP,由此RFC从DNA上解离,而使PCNA与DNA结合。除DNA聚合酶和RFC以外,PCNA还与各种蛋白形成复合体,参与DNA的修复和复制及其他基因调节功能。已知人体内至少有12个蛋白与PCNA结合。各蛋白经由PIP盒(PIPbox:PCNA相互作用蛋白盒)与PCNA结合,从而所述蛋白留置在DNA链上。已经明确:PIP盒中存在一些同源性高的氨基酸序列、以及一些蛋白经由PIP盒位点与PCNA结合(非专利文献1)。如上所述,在自然界中PCNA和RFC协同发挥作用,从而进行DNA复制。其中,利用特别是起到核心作用的PCNA,尝试进行了提高PCR的效率。PCR中广泛使用的、来自嗜热性真细菌(thermophiliceubacteria)Thermusaquaticus(水生栖热菌)的家族A(PolI型)DNA聚合酶(还称作“Taq聚合酶”)不与PCNA发生相互作用。然而,据报道,为了使与家族B(α型)DNA聚合酶具有相同形式,而使包含来自Archaeoglobusfulgidus(闪烁古生球菌)的PolB的PIP盒的50个氨基酸与Taq聚合酶的C末端融合而成的嵌合融合蛋白(嵌合Taq)在来自A.fulgidus的PCNA存在下扩增DNA。然而,当所扩增的DNA的大小为5kb时,归于合成物的条带变浅,因此在延伸性方面还存在一些弊端(非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WO1999/00506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60261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GenestoCells,7(9),911-922(2002)非专利文献2:J.Biol.Chem.,277(18),16179-16188(2002)。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中很难说能够提供满足延伸性、快速性、和准确性等所有的各种性质的DNA聚合酶。本专利技术想要解决上述现有的家族A(PolI型)DNA聚合酶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更便利且容易使用、具有优异的延伸性和快速性的DNA聚合酶和使用该聚合酶的核酸扩增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以提供可用于在PCNA存在下的核酸扩增的新型家族A(PolI型)DNA聚合酶为目的,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在从N末端侧到C末端侧的方向包含与PCNA结合的1个或多个肽和具有DNA聚合酶活性的多肽的融合多肽,PCNA存在下的核酸扩增反应得到促进,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概述,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述的[1]~[16]:[1]融合多肽,其在从N末端侧到C末端侧的方向含有:a)1个或多个与PCNA结合的肽;以及b)具有DNA聚合酶活性的多肽;[2][1]所述的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与PCNA结合的肽为包含PIP盒的肽;[3][2]所述的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PIP盒是由序列表的SEQIDNO:52~91中所示的任一个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肽;[4][1]或[2]所述的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与PCNA结合的肽是包含来自DNA聚合酶相关因子的PIP盒的肽;[5][1]、[2]和[4]的任一项所述的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与PCNA结合的肽是包含来自复制因子C大亚单元的PIP盒的肽;[6][1]、[2]、[4]和[5]的任一项所述的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与PCNA结合的肽是序列表的SEQIDNO:3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者是包含上述氨基酸序列的肽;[7][1]~[6]的任一项所述的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多肽在与PCNA结合的肽和具有DNA聚合酶活性的多肽之间包含5~50个氨基酸的连接肽(linkerpeptide,接头肽);[8][7]所述的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肽是由丝氨酸和甘氨酸构成的氨基酸序列;[9][1]~[8]的任一项所述的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DNA聚合酶活性的多肽是PolI型DNA聚合酶或其片段;[10][1]~[9]的任一项所述的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DNA聚合酶活性的多肽是TaqDNA聚合酶或其片段;[11]核酸,其编码[1]~[10]的任一项所述的融合多肽;[12]核酸扩增用组合物,其含有[1]~[10]的任一项所述的融合多肽;[13][12]所述的核酸扩增用组合物,其进一步含有PCNA;[14]试剂盒,其含有[1]~[10]的任一项所述的融合多肽;[15][14]所述的试剂盒,其进一步含有PCNA;[16]与模板DNA互补的DNA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含有[1]~[10]的任一项所述的融合多肽和PCNA的组合物。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是PolI型DNA聚合酶,在PCNA存在下,也能够在短时间扩增长链DNA。附图说明[图1]图1是关于实施例1中的TaqDNA聚合酶变体的纯化的、SDS-PAGE凝胶的照片。通过SDS-PAGE的分析确认了Taq81~Taq85的纯度。[图2]图2是关于实施例1中的TaqDNA聚合酶变体的纯化的、SDS-PAGE凝胶的照片。通过SDS-PAGE的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 融合多肽,其在从N末端侧到C末端侧的方向包含:a) 1个或多个与PCNA结合的肽;以及b) 具有DNA聚合酶活性的多肽。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1.27 JP 2015-2319741.融合多肽,其在从N末端侧到C末端侧的方向包含:a)1个或多个与PCNA结合的肽;以及b)具有DNA聚合酶活性的多肽。2.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与PCNA结合的肽为包含PIP盒的肽。3.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PIP盒是由序列表的SEQIDNO:52~91的任一个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构成的肽。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与PCNA结合的肽是包含来自DNA聚合酶相关因子的PIP盒的肽。5.权利要求1、2和4的任一项所述的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与PCNA结合的肽是包含来自复制因子C大亚单元的PIP盒的肽。6.权利要求1、2、4和5的任一项所述的融合多肽,其特征在于:所述与PCNA结合的肽是序列表的SEQIDNO:3中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者是包含上述氨基酸序列的肽。7.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野良纯石野园子山上健上森隆司高津成彰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宝生物工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