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宏安专利>正文

拉链成型机送料装置的构造改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750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拉链成型机送料装置的构造改良,其特征在于,是以线框外缘作为送线稳定装置的触控面,且该送线稳定装置又包括: 一内部设有伸缩杆及弹性体的伸缩单元; 一与伸缩杆联结的轮架单元;以及 一轴设于轮架单元上的导轮单元等; 藉此,在导轮单元与线框外缘间可形成一压制弹力,而令送线速率更趋稳定。(*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有关一种拉链成型机送料装置的构造改良,尤指一种利用线框外缘作为触控面,而增加拉链成型机送料装置的送线稳定性,及有效提高拉链成型的尺寸精度。再者,由于单丝是以左右往复式平移缠绕于单丝线轴上,单丝绕设在线轴上并非上下均匀整齐排列,而是上上下下,忽高忽低,不断地跳动,因此,送料装置在从单丝线轴拉出单丝时,单丝的出纱路径是呈高低左右的摆移方式,此将导致单丝线轴不断地跳动的情形,进而影响出纱的稳定性至钜。为此,有一常用拉链成型机送料装置的构造改良,其是以一平衡配重帆袋1容置数个配重块2后,直接抵触于线圈3上而达成,且是吊挂于线框固定架5的下方,拉链成型机的机台4上并架设有线框6;当线框6转动而进行送线作业时,帆布袋1可藉由配重块2的重量而压制线圈3,使其稳定送线,如附图说明图1至图1所示。惟,此一常用者,若以线圈3为触控面,则由于线体3a的绕设均匀度有限,因此,尺寸公差的跳动区间大;何况线圈3的绕设部的轮径可能不够圆,因此,送线速率亦会有不稳定的现象;此外,由于线圈3的外径会随送线速率而递减,因此,当线圈3外径渐小时,送线速率并非一稳定值;是以,实用上仍未尽理想。再者,当线圈3的线料较少时,惯性现象的影响较大,因此,送线速率会有不稳定的现象;且一般线圈3的绕线张力不一,其松紧程度有所不同,则平衡配重帆袋1将使线圈3的松弛段逐步累积至另一侧,进而可能引发纠结、断线、脱落等现象,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为提供一种拉链成型机送料装置的构造改良,是利用拉链成型机的线框外缘作为送线稳定装置的触控面,并藉由一伸缩单元,使得导轮单元可压着于线框的外缘上,藉以在导轮单元与线框外缘间形成一压制弹力,而令送线速率更趋稳定。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拉链成型机送料装置的构造改良,其亦可藉由一簧压装置,有效调整单丝线轴在大、小卷状态时的压力状态,以均化单丝线轴的出纱角度,且可防止停机时的单丝张力松脱现象,而进一步提高拉链成型的尺寸精度。本技术进一步的创作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拉链成型机送料装置的构造改良,其是可于线框与定量送料轴间的送纱路径中,进一步设有一稳定送料装置,藉以抑制单丝因左右摆移出纱路径所造成的跳动现象,而保持一稳定的出纱速度,并进一步提升拉链成型的尺寸精度。本技术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其所采行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种拉链成型机送料装置的构造改良,是以线框外缘作为送线稳定装置的触控面,且该送线稳定装置又包括一内部设有伸缩杆及弹性体的伸缩单元;一与伸缩杆联结的轮架单元;以及一轴设于轮架单元上的导轮单元等;藉此,在导轮单元与线框外缘间可形成一压制弹力,而令送线速率更趋稳定。采用上述方案后,对照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导轮单元30可由轮架单元20予以支撑,而在轴心22上滚动,且在伸缩单元10的作用下,导轮单元30可具有一伸缩弹力,而适用于拉链成型机的送线稳定。本技术的伸缩单元10,进一步是可于基座11的末端凸设有一固定螺杆112,以利于装配固定。本技术的伸缩单元10,进一步是可于基座11的内部可设置一调整定位块14,且基座11的适当位置上,设有一长形调整孔110,可供定位螺杆15穿设,调整定位块14并具有螺孔140,可供定位螺杆15锁固,使得调整定位块14在基座11内部的位置具有可调整性,以调整弹性体13的压缩量,而赋予导轮单元30不同的伸缩弹力;此亦为本技术的一大特色。本技术的伸缩单元10,进一步是可于伸缩杆12上设有一导引槽124,且基座11的适当位置上,设有一梢孔114,可供一导引梢穿设(图未出示),则在导引槽124与导引梢的配合下,伸缩杆12的伸缩动作可获致良好的引导。图式说明如下图1是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部份立体示意图;图3是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图;图5是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6是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面放大图;图7是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9是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10是为本技术第二、三实施例的实施状态图;图11是为常用的实施状态图;图12是为常用的动作示意图;图13是为常用可能造成松弛累积、纠结、甚至断线的动作示意图。此间应予以说明,本技术的伸缩单元10,进一步是可于基座11的末端凸设有一固定螺杆112,以利于装配固定。此间应再予以说明,本技术的伸缩单元10,进一步是可于基座11的内部可设置一调整定位块14,且基座11的适当位置上,设有一长形调整孔110,可供定位螺杆15穿设,调整定位块14并具有螺孔140,可供定位螺杆15锁固,使得调整定位块14在基座11内部的位置具有可调整性,以调整弹性体13的压缩量,而赋予导轮单元30不同的伸缩弹力;此亦为本技术的一大特色。此间应再予以说明,本技术的伸缩单元10,进一步是可于伸缩杆12上设有一导引槽124,且基座11的适当位置上,设有一梢孔114,可供一导引梢穿设(图未出示),则在导引槽124与导引梢的配合下,伸缩杆12的伸缩动作可获致良好的引导。如图4至图6所示,拉链成型机的机台40上设有一线框固定架41,可供线框50架设,在较佳实施例中,机台40的侧边可藉由两凸柱421,422固设一固定板42,且固定板42上设有数道固定孔423,本技术装置即可由伸缩单元10的固定螺杆112,穿设于固定孔423上,并藉由一螺帽424而装配固定于固定板42,且导轮单元30的轮体31在抵触线框50的外缘时,轮架单元20与伸缩单元10间具有一压缩量,使得导轮单元30可赋予线框50外缘一压制弹力,而令线框50在进行送线作业时,更趋于稳定;可防止线圈在送线作业时,可能产生的松弛累积、纠结、及断线等现象,并可减少线框50转动的惯性现象,使拉链成型机的开机率更加稳定而增进效益。此间应予以说明,本技术的固定板42,其所设有的固定孔423,进一步是可为长形调整孔,使得伸缩单元10在固定板42上的固定位置具有可调整性,以调整导轮单元30与线框50外缘的接触位置,而获致最佳的契合状态。此间应再予说明,本技术进一步可设有一长形调整孔110、一调整定位块14、及一定位螺杆15等,使得调整定位块14在基座11内部的位置具有可调整性,以调整弹性体13的压缩量,而赋予导轮单元30不同的伸缩弹力。此间应再予说明,本技术进一步可于伸缩杆12上设有一导引槽124,且基座11的适当位置上,设有一梢孔114,以供一导引梢穿设而引导伸缩杆12的伸缩动作。此间应再予说明,本技术的固定孔423,进一步是可为长形调整孔,使得伸缩单元10在固定板42上的固定位置具有可调整性,而获致最佳的契合状态。如图7至图10所示,在第二实施例中,本技术的送线稳定装置可为一簧压装置60;如图所不该簧压装置60,是由一弹片固定座61、一弹簧片体65、一压力调整螺丝66、一压环固定座68、及一陶瓷压环69等所构成;其中该弹簧片体65的末端,是由螺栓64,锁固于弹片固定座61的较短底座63上,且弹簧片体65的前端则由螺栓67固接压环固定座6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安
申请(专利权)人:陈宏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