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汽车用分动器差速锁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705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01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型汽车用分动器差速锁开关,属于重型汽车用开关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重型汽车用分动器差速锁开关,其中,包括分动器档位控制电路,轴间差速锁开关驱动电路,以及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强制遵循先轴间差速锁开关,后后桥轮间差速锁的接通要求,防止出现误操作,避免分动器和车桥损坏;可以强制遵循分动器高低档开关,轴间差速锁开关,后桥轮间差速锁,前桥轮间差速锁分别或者同时闭合的逻辑关系,降低操作失误;使分动器高低档位,轴间差速锁开关,轮间差速锁开关的集成一体,更加紧凑;避免车桥损坏,提高操作效率。

A differential lock switch for a heavy duty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ifferential lock switch for a heavy duty vehicle,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witch for heavy-duty vehicles.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s follows: a differential lock switch for a heavy duty vehicle, including the control circuit of the division position, the interaxial differential lock switch driving circuit, and the interwheel differential lock switch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forced to follow the differential lock switch between the first axle and the connecting requirement of the differential lock between the rear axle and the rear axle, so as to prevent the misoperation and avoid the damage of the distributor and the axle, and can be forced to follow the high and low switch of the distributor, the differential lock switch between the axle, the rear axle differential lock, the front axle wheel, and the front axle wheel.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ial lock or the closed lock can reduce the error of oper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he high and low position of the distributor, the interaxial differential lock switch and the differential lock switch between the wheels is more compact, avoiding the damage of the axle and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型汽车用分动器差速锁开关
本技术涉及重型汽车用开关
,尤其涉及一种重型汽车用分动器差速锁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重型汽车为了能使车辆在泥泞路面或者高低不平路面上顺利通过,会设计全驱车型,全驱车型装配分动器,并装有轴差速锁开关和轮差差速锁开关。不平路况时,需要驾驶员先闭合分动器开关,其次闭合轴差开关,最后闭合轮差开关。如果操作不当,极易造成差速器的损坏,或者驱动力不足。但是目前的重型汽车存在分动器开关、轴差差速锁开关、轮差差速锁开关操作顺序的紊乱以及操作台占据大量空间的问题。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分动器高低档位,轴间差速锁开关,轮间差速锁开关的集成,以及上述开关操作的先后或者同时的逻辑关系的重型汽车用分动器差速锁开关。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重型汽车用分动器差速锁开关,其中,包括分动器档位控制电路,轴间差速锁开关驱动电路,以及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所述分动器档位控制电路包括串联连接于蓄电池接线端子上的熔断器一,依次串联连接在所述熔断器一输出端的继电器一和控制开关K,其中一接线端与所述继电器一驱动端电连接的分动器高档开关,所述分动器高档开关另一接线端接地;所述分动器档位控制电路还包括两接线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控制开关K和熔断器一输入端上的分动器低档开关电路和分动器空档开关电路;所述轴间差速锁开关驱动电路包括连接在蓄电池接线端的熔断器三,连接在所述熔断器三输出端上的轴间差速锁控制电路,并联在所述熔断器三输入端的分动箱差速器开关电路;所述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包括依次并联在所述熔断器三输出端上的后桥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和前桥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所述分动器低档开关电路由串联在所述熔断器一输入端线路上的熔断器A,连接在所述熔断器A输出端上的继电器A,两接线端分别连接所述继电器A触点和控制开关K接线端的控制开关K,以及其中一接线端与所述继电器A驱动端电连接的分动器低档开关,所述分动器低档开关另一接线端接地。所述分动器空档开关电路由串联在所述熔断器A输入端线路上的熔断器B,连接在所述熔断器B输出端上的继电器B,两接线端分别连接与所述继电器B触点和控制开关K接线端的所述控制开关K,以及其中一接线端与所述继电器B驱动端电连接的分动器空档开关,所述分动器空档开关另一接线端接地。所述轴间差速锁控制电路由串联连接于蓄电池接线端子上的熔断器C,依次串联连接在所述熔断器C输出端的继电器C和控制开关K,其中一接线端与所述继电器C驱动端电连接的轴间差速锁开关,所述轴间差速锁开关的另一接线端接地。所述分动箱差速器开关电路由串联连接于蓄电池接线端子上的熔断器D,依次串联连接在所述熔断器D输出端的继电器D和控制开关K,其中一接线端与所述继电器D驱动端电连接的分动箱差速器,所述分动箱差速器的另一接线端接地。所述后桥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由串联连接于蓄电池接线端子上的熔断器E,依次串联连接在所述熔断器E输出端的继电器E和控制开关K,其中一接线端与所述继电器E驱动端电连接的后桥轮间差速锁,所述后桥轮间差速锁的另一接线端接地。所述前桥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由串联连接于蓄电池接线端子上的熔断器F,依次串联连接在所述熔断器F输出端的继电器F和控制开关K,其中一接线端与所述继电器F驱动端电连接的前桥轮间差速锁,所述前桥轮间差速锁的另一接线端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分动器高低档位,轴间差速锁开关,轮间差速锁开关的集成,以及上述开关操作的先后或者同时的逻辑关系的重型汽车用分动器差速锁开关;所述开关操作的逻辑关系如下:旋钮位置在A档,则控制开关K2接通,即分动器低档开关接通;旋钮位置在B档,则控制开关K1、控制开关K2和控制开关K21同时接通,即分动器空档开关接通;旋钮位置在C档,则控制开关K2触点接通,即分动器高档开关接通;旋钮位置在D’档,则控制开关K2和控制开关K3同时接通,即分动器低档开关接通,轴间差速锁开关接通;旋钮位置在E’档,则控制开关K2、控制开关K3和控制开关K4同时接通,即分动器低档开关接通,轴间差速锁开关接通,分动箱差速器接通;旋钮位置在F’档,则控制开关K2、控制开关K3、控制开关K4和控制开关K5同时接通,即分动器低档开关接通,轴间差速锁开关接通,分动箱差速器接通,后桥轮间差速锁接通,前桥轮间差速锁接通;旋钮位置在G’档,则控制开关K2、控制开关K3、控制开关K4、控制开关K5和控制开关K6同时接通,即分动器低档开关接通,分动箱差速器接通,后桥轮间差速锁接通,前桥轮间差速锁接通;旋钮位置在D档,则控制开关K1和控制开关K3同时接通,即分动器高档开关接通,轴间差速锁开关接通;旋钮位置在E档,则控制开关K1、控制开关K3和控制开关K4同时接通,即分动器高档开关接通,轴间差速锁开关接通,分动箱差速器接通;旋钮位置在F档,则控制开关K1、控制开关K3、控制开关K4和控制开关K5同时接通,即分动器高档开关接通,轴间差速锁开关接通,分动箱差速器接通,后桥轮间差速锁接通;旋钮位置在G档,则控制开关K1、控制开关K3、控制开关K4、控制开关K5和控制开关K6同时接通,即分动器高档开关接通,轴间差速锁开关接通,分动箱差速器接通,后桥轮间差速锁接通,前桥轮间差速锁接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可以强制遵循先轴间差速锁开关,后后桥轮间差速锁的接通要求,防止出现误操作,避免分动器和车桥损坏;可以强制遵循分动器高低档开关,轴间差速锁开关,后桥轮间差速锁,前桥轮间差速锁分别或者同时闭合的逻辑关系,降低操作失误;使分动器高低档位,轴间差速锁开关,轮间差速锁开关的集成一体,更加紧凑;避免车桥损坏,提高操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分动器差速锁开关的主视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分动器档位控制电路;2、轴间差速锁开关驱动电路;3、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10、熔断器一;11、继电器一;12、控制开关K1;13、分动器高档开关;14、分动器低档开关电路;15、分动器空档开关电路;20、熔断器三;21、轴间差速锁控制电路;22、分动箱差速器开关电路;30、后桥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31、前桥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140、熔断器A;141、继电器A;142、控制开关K2;143、分动器低档开关;150、熔断器B;151、继电器B;152、控制开关K21;153、分动器空档开关;210、熔断器C;211、继电器C;212、控制开关K3;213、轴间差速锁开关;220、熔断器D;221、继电器D;222、控制开关K4;223、分动箱差速器;300、熔断器E;301、继电器E;302、控制开关K5;303、后桥轮间差速锁;310、熔断器F;311、继电器F;312、控制开关K6;313、前桥轮间差速锁。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参见图1至图6,本技术是:一种重型汽车用分动器差速锁开关,其中,包括分动器档位控制电路1,轴间差速锁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重型汽车用分动器差速锁开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型汽车用分动器差速锁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动器档位控制电路(1),轴间差速锁开关驱动电路(2),以及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3);所述分动器档位控制电路(1)包括串联连接于蓄电池接线端子上的熔断器一(10),依次串联连接在所述熔断器一(10)输出端的继电器一(11)和控制开关K1(12),其中一接线端与所述继电器一(11)驱动端电连接的分动器高档开关(13),所述分动器高档开关(13)另一接线端接地;所述分动器档位控制电路(1)还包括两接线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控制开关K1(12)和熔断器一(10)输入端上的分动器低档开关电路(14)和分动器空档开关电路(15);所述轴间差速锁开关驱动电路(2)包括连接在蓄电池接线端的熔断器三(20),连接在所述熔断器三(20)输出端上的轴间差速锁控制电路(21),并联在所述熔断器三(20)输入端的分动箱差速器开关电路(22);所述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3)包括依次并联在所述熔断器三(20)输出端上的后桥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30)和前桥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汽车用分动器差速锁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动器档位控制电路(1),轴间差速锁开关驱动电路(2),以及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3);所述分动器档位控制电路(1)包括串联连接于蓄电池接线端子上的熔断器一(10),依次串联连接在所述熔断器一(10)输出端的继电器一(11)和控制开关K1(12),其中一接线端与所述继电器一(11)驱动端电连接的分动器高档开关(13),所述分动器高档开关(13)另一接线端接地;所述分动器档位控制电路(1)还包括两接线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控制开关K1(12)和熔断器一(10)输入端上的分动器低档开关电路(14)和分动器空档开关电路(15);所述轴间差速锁开关驱动电路(2)包括连接在蓄电池接线端的熔断器三(20),连接在所述熔断器三(20)输出端上的轴间差速锁控制电路(21),并联在所述熔断器三(20)输入端的分动箱差速器开关电路(22);所述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3)包括依次并联在所述熔断器三(20)输出端上的后桥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30)和前桥轮间差速锁开关电路(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型汽车用分动器差速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器低档开关电路(14)由串联在所述熔断器一(10)输入端线路上的熔断器A(140),连接在所述熔断器A(140)输出端上的继电器A(141),两接线端分别连接所述继电器A(141)触点和控制开关K1(12)接线端的控制开关K2(142),以及其中一接线端与所述继电器A(141)驱动端电连接的分动器低档开关(143),所述分动器低档开关(143)另一接线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型汽车用分动器差速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器空档开关电路(15)由串联在所述熔断器A(140)输入端线路上的熔断器B(150),连接在所述熔断器B(150)输出端上的继电器B(151),两接线端分别连接与所述继电器B(151)触点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慧马鹏飞张荣华刘晓峰刘文斌李志强宋英华苏科任成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