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进泳专利>正文

自调松紧的针织机卷布曲轴传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829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调松紧的针织机卷布曲轴传动结构,主要是将卷布滚筒接合于摇臂一端连动,令摇臂另端活动枢接于侧机箱内支轴端,复于摇臂中段适当处设一支杆,支杆一端设一支杆轮以抵紧于传动元件上,并将一调整板连设二调整惰轮,以一弹簧拉缩抵紧调整,配合前述支杆轮调整传动元件的松紧;而一螺杆设于侧机箱内的二定位轴承座间,于螺杆上设置一调距块,并将螺杆下端具设蜗螺端,配合调整旋钮的蜗螺端作转向调整,而一弹簧则设于调距块支杆及摇臂另端延伸件,使卷布滚筒可于卷布过程中,随不同大小布卷,浮动式自行调整上升及下压,并同时自动调整传动元件适当抵压松紧度,使卷布滚筒动力传输稳定。(*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使用于针织机上的浮动式卷布滚筒,及调整传动元件不至于大负荷时,使卷置于滚筒上的布匹保持卷收松紧度一致。按,一般针织机于完成织布后,需将布匹卷置于转动中的滚筒上,依编织不同码重及条距的布匹而调整滚筒的转速,其转速经选定后,滚筒即依此一速度转动卷布。又,带动该卷布滚筒的传动元件(一般如皮带、链齿条)于长时间使用后,因磨损易生松驰现象,致过度荷重传动时,与传动轮(或链齿轮)产生打滑,而且滚筒在卷布过程中,布卷是由薄而不断增厚,也即由小卷逐渐叠成大卷,而在布卷此种厚度变换过程中,滚筒是保持固定转速,此时即造成布卷松紧度不一的情况发生。前述现象主要原因是因为布卷较小(即叠置较薄)时,拉力较强,滚筒卷拉布卷略紧;但布卷逐渐变大时,滚筒同样转一圈,但因外径变大,拉力较小,卷拉布料重量不同,容易形成布卷内外层松紧度不一。此种不同松紧度布卷会使内外层的码重不一,而且编织条子布时,会使布卷内外层条距不一致,所以造成织布质量上的问题。依常用针织机卷布滚筒手动式调松紧装置,为防止大卷时较松而加以调紧时,常会产生紧度过大,卷布杆有拉不出来的问题;但若调松卷料时,会有卷不起布料,或使布料松落而夹到底座齿轮,整个卷布装置因而受损;而传动元件松驰时,则所存在的问题更加严重。鉴于上述常用卷布滚筒装置的缺点,本技术旨在提供可自动调整卷布滚筒拉张力适当松紧度的设计,该滚筒结合摇臂一端,摇臂另一端则活动枢接于一支轴,一悬臂则自摇臂端向后延伸供套合弹簧底端,弹簧顶端则套置于侧机箱内一螺杆螺设的调距块,从而形成一种浮动式卷布滚筒装置,并于摇臂中段适当处设一支杆,支杆一端末枢设一支杆轮,配合一调整板受一弹簧拉缩力作用,及二调整惰轮压制传动元件(一般为皮带或链齿条),使卷布的过程中,在不同厚薄布卷时,滚筒将随着于不同期间作自动调整,使布匹小卷时,因较强拉力,布匹重量轻,摇臂受布匹拉向上,传动皮带略放松;布匹大卷时,因拉力小重量大,将摇臂下压,使传动皮带较紧,拉力变强,形成平均拉力;而且当滚筒上的布匹愈大、荷重愈重时,支杆及调整板的调整惰轮及时发挥抵紧传动元件的作用,避免传动轮与传动元件产生打滑现象,使布卷的内外层松紧度一致,这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下面将对本技术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利用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构造平面图,其中包含布料的拉卷路线及相关传动机构。图2是本技术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构造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的构造平面图。请参见图1、图2所示,其中,本技术于针织机侧机箱10内设有一螺杆11,该螺杆11二端各套设一定位轴承座13,中段螺置一调距块14,并侧伸一支杆15,将螺杆11下端设成蜗螺端111;定位轴承座120设于侧机箱10外的调整旋钮12,其一端也设成蜗螺端121,且前述二蜗螺端111、121是相互啮合状;一滚筒20杆端设有皮带轮21,供以皮带22与侧机箱10内的另一皮带轮23连动,该皮带轮23是由机体底部变速箱所控制的转轮24连接带转。片体状的摇臂30,其部份位于侧机箱10内部,并使其余片体部份由预设槽孔31呈斜状穿出,一端32套设于滚筒20,另一端33则活动枢接于支轴34,中段适当处则可设(或不设)一支杆60,沿其另一端33结合一延伸片35。弹簧40一端41套设于由调距块14延伸出的支杆15上,另一端42则套设结合于延伸片35。请再参阅图1,当已织成的布料5由滚轮组51、52、53输送斜拉向下方的滚筒20时,由于转轮24经传动元件241(如皮带、或链条),使皮带轮23(或链齿轮)转动,再透过皮带22将动力传达到滚筒20,滚筒因而开始旋转卷收布料。布匹卷收的松紧度是可透过转动调整旋钮12达成,该调整旋钮12转动时,其一端的蜗螺端121恰与螺杆11下端的蜗螺端111啮合,致螺杆11随调整旋钮12转动而于二定位轴承座13间旋转,调距块14即在杆身作上升或下降,弹簧40因而形成不同的拉张度,视弹簧40的拉张程度即能相对调整布卷的所需松紧度。滚筒20在旋转卷布的初期过程中,沿布卷90切线方向卷收的的布料5将因布卷90而产生一切线拉力P,在所设定的弹簧40拉张程度下,此项拉力P于定值时将超过弹簧40的拉张力,而使整个滚筒20连同其上的布卷90受力上提,在滚筒20上提过程中,摇臂30是以枢接点的支轴34为轴心,使摇臂的另一端32随滚筒20微微上举。滚筒20一经上提,将略微缩短皮带轮21、23间的距离,使皮带22略松驰,减少卷收布料5的拉力,卷布的末期过程,由于布卷90收卷愈大,虽因拉力小,但重量大,将使摇臂下压,传动皮带变紧,拉力增强,使滚筒持续不断作自动调整,卷布过程中前后卷动拉力均能保持一定,使置后的布匹松紧度能维持均匀一致。又,如果前述传动元件241在长时间使用后,因磨损致较松时,滚筒20上的布匹愈大,则荷重愈大,致使传动元件241与皮带轮23、或转轮24容易产生打滑现象,此时,设在侧机箱10内的调整板71、与二个调整惰轮72、弹簧73组成的防滑结构,即时发生抵紧作用,使传动元件241产生适当紧度,如再配合摇臂30中段适当处设一支杆60,且杆末端的支杆轮61抵紧传动元件,则打滑现象更小,而此一支杆60也可同时发挥适当支撑作用,适少滚筒20的荷重过度下压,使布料5产生码重不均或织线拉虚状况。本技术可如图3所示,将螺杆11与调整旋钮12相交处结构设成二伞齿轮112、122,以取代原蜗螺端111、121的构造,如此,其功能非但不变,而且成本更低。本技术将卷布的滚筒设为浮动式,可随布卷大小自动上浮及下降调整布匹卷收拉力,使卷收的布匹松紧度均匀一致,布卷内外层码重同一,且可消除因松紧不一所形成的误差;同时可改善布卷过紧无法拉出卷布杆的困扰,还不必要考虑布料因过松而落夹底座齿轮的问题,而自动配合荷重调整传动元件不打滑,通过以上手段的实施达到了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自调松紧针织机卷布曲轴传动结构,主要是将机体侧机箱(10)内上方设一由底部变速箱转所带转的皮带轮(21),该皮带轮(21)以一传动皮带(22)连动侧机箱(10)外的滚筒(20),其特征在于滚筒(20)接合于摇臂(30)一端,该摇臂另一端(32)则斜伸入侧机箱(10)内,并与一支轴(34)活动枢接,一延伸件自摇臂该另一端(34)向后伸长;一调整旋钮(12)由一定位轴承座(13)设于侧机箱(10)外表面,一端末连动侧机箱(10)内的螺杆(11),螺杆(11)杆身上设一调距块(14),可随调整旋钮(12)的转动作上升及下降;一弹簧(40),一端套设在调距块(14)侧伸支杆(60),另一端则套设在上述延伸件;以及,一调整板(71)连设二个调整惰轮(72)及一弹簧(73),构成一传动元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松紧的针织机卷布曲轴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调整旋钮(12)一端设有蜗螺端(12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松紧的针织机卷布曲轴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螺杆(11)下端设成蜗螺端(11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调松紧的针织机卷布曲轴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前述摇臂(30)中段适当处设一支杆(60)。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调松紧的针织机卷布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调松紧针织机卷布曲轴传动结构,主要是将机体侧机箱(10)内上方设一由底部变速箱转所带转的皮带轮(21),该皮带轮(21)以一传动皮带(22)连动侧机箱(10)外的滚筒(20),其特征在于:滚筒(20)接合于摇臂(30)一端,该摇臂另一端(32)则斜伸入侧机箱(10)内,并与一支轴(34)活动枢接,一延伸件自摇臂该另一端(34)向后伸长;一调整旋钮(12)由一定位轴承座(13)设于侧机箱(10)外表面,一端末连动侧机箱(10)内的螺杆(11),螺杆(11)杆身上设一调距块(14),可随调整旋钮(12)的转动作上升及下降;一弹簧(40),一端套设在调距块(14)侧伸支杆(60),另一端则套设在上述延伸件;以及,一调整板(71)连设二个调整惰轮(72)及一弹簧(73),构成一传动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进泳
申请(专利权)人:林进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