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筒闪色毛圈袜子偏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5446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圆筒闪色毛圈袜子编织机构,是一套改进的在圆筒织袜机上使用普通毛圈片齿和成圈三角对国产一般棉纱作毛圈底线编织交织、闪色、半全毛圈袜品的喂线、拦片、压针、成圈的机构。主要结构由织针、方梭板、活络梭板、针舌挡板、面线梭子、沉降片罩、揿针架、定位柱、左、右成卷三角,左、右活络三角构成。采用该编织机构能保证使用普通国产棉纱正常织出毛圈稳定、关限辫子清晰、紧密、避免漏针洞眼、正品率高的交织闪色半全毛圈袜品。(*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圆筒织袜机闪色毛圈袜编织机构。国内现有园筒织袜机对毛圈袜品的编织是通过使用选定的织针、沉降片和成圈三角,采用工序转换时沉降片推进位置固定,底面线梭子喂线角、点固定等来实现的,这对采用同类纤维、同类色彩和晴纶类弹性原料时是可行的,但对化纤、棉纱交织,特别是采用国产棉纱作毛圈原料时就适应困难,迄今各种毛圈机型和各使用单位改机时虽对织针选择、沉降片形状、沉降片三角形状位置等作不断改进,还是经常有套老线弧(吊眼皮)、闪色不清,关限辫子不清或有眼子,断底线,面线等疵点出现,正品率不高,速度开不快。本技术的是针对目前圆筒织袜机对毛圈袜编织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整套全面解决上述疵点和能适应一般国产棉纱作底线毛圈的编织机构。圆筒闪色毛圈袜子编织机构是采取以下方式实现的纺织机构主要由织针、方梭板、活络梭板、针舌档板、面线梭子、沉降片罩、揿针架、定位柱、左右成圈三角、左、右活络三角构成。为保证底面线闪色清晰和不套老线弧等对织针针勾形状尺寸和位置标准作改进,使双线在针勾内移动时位置稳定和穿过老线弧时能避让开线弧圈。对针舌长度据双线角度的适应而放长,以利钩线和成圈。为了分线清晰(闪色),特别是在往复编织时对分线和吃线的适应,将喂线后的出线点改进成不同可变的,采用活络梭板,以形成单向喂线和往复双向喂线时不同喂角、喂点的需要。对针舌档板和面线梭子的形状,位置作了改进,对方梭板、活络梭板的出线口改进成出线眉毛角,以形成和保证往复时有相同的喂线角来适应住复吃线和搁线的需要。为了单向在毛圈和往复毛圈、半面毛圈和全面毛圈编织时沉降片推进差异的适应,对沉降片罩,在揿针架上的定位点由固定式改为运转时可由定位柱控制而能变换的机构,使沉降片上的毛圈勾的推进位置能严密配合喂线角和织针进行,以使毛圈成圈稳定,头限辫子清晰紧密,避免漏针洞眼。为了有利于往复时吃线点的稳定,织针采用长、短踵,而将左右成卷三角,左右活络针板三角等拉出一级而成全藏针形式。为了有利于克服套老线弧的现象,对毛圈编织时将将左活络针板三角拉出拉足,以使成圈脱圈后织针的回升改进为在右活络针板三角处进行。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织针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沉降片罩在揿针架定位状态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三角排列结构展开图。参照附图园筒闪色毛圈袜子编织机构主要由织针(1)、方梭板(2)、活络梭板(3)、出线眉毛角(4)、针舌档板(5)、面线梭子(6、7)、沉降片罩(8)、揿针架(9)、定位柱(10)、左成圈三角(11)、右成圈三角(12)、左活络三角(13)、右活络三角(14)构成。织针(1)的针钩小园弧为R1,大园弧为R2,R2=2~3R1,针钩顶端到针舌距离为12~13毫米,针钩宽为~2.5毫米,织针采用长、短踵、长踵h=9~10毫米,短踵h=5~6毫米,而在往复运动时使短针进行全藏针,在织毛圈时织针脱圈者起针是延到右成圈三角前进行的。喂线梭板除方梭板(2)固定式外,在方梭板下装有辅助性的活络梭板(3),其上有起拦线功能的针舌档板(5)和特制面线梭子(6、7),并在梭板,活络梭板出线口处有出线眉毛角槽(4)。沉降片罩(8)下部装有揿针架(9)、定位柱(10)装在揿针架上,沉降片罩(8)工作时的定位点由揿针架上的定位柱(10)来控制,以产生单向和双向运动时不同的定位点,由固定式变为变换式。运转编织时,不同性质的纤维原料由筒管脱下后同时输入导纱梭子(6、7)的导纱孔的喂纱、纱线经梭板(2)、活络梭板(3)的出线口形成不同喂线点,喂入织针(1)的针勾内形成不同喂线角,织针在针筒槽内经逆时针方向或逆顺双向的转动,通过成圈三角(11、12),活络三角(13、14)等形成升降高低的变换,使纱线在针筒口面处形成针勾内线弧的成圈、脱圈、退圈的编织。而在同时沉降片时织针间线弧的推拦,因沉降片罩(8)周向位置受到揿针架(9)上定位柱(10)的控制而有变化,使沉降片在罩内三角轨道通过而推拦线弧时和织针成圈脱圈、退圈可有不同需要的配合和变换,以适应和保证使用普通国家棉纱能正常织出交织闪色、半全毛圈袜品。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织针、梭板、针舌挡板、面线梭子、沉降片罩、揿针架、成卷三角、活络三角的圆筒闪色毛圈袜子编织机构,其特征是织针采用长、短踵;采用活络梭板、喂线后的出线点可变,方梭板、活络梭板的出线口成出线眉毛角;揿针架上装有定位柱,使沉降片工作时定位点为变换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闪色毛圈袜子编织机构,其特征是织针采用长、短距,左右成卷三角、左右活络三角拉出一级而成全藏针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闪色毛圈袜子编织机构,其特征是织针采用长、短踵,长踵h=9~10毫米,短踵h=5~6毫米,针钩小园弧为R1,大园弧为R2,R2=2~3R1,针钩顶端到针舌距离为12~13毫米,针钩宽为2~2.5毫米。专利摘要本技术圆筒闪色毛圈袜子编织机构,是一套改进的在圆筒织袜机上使用普通毛圈片齿和成圈三角对国产一般棉纱作毛圈底线编织交织、闪色、半全毛圈袜品的喂线、拦片、压针、成圈的机构。主要结构由织针、方梭板、活络梭板、针舌挡板、面线梭子、沉降片罩、揿针架、定位柱、左、右成卷三角,左、右活络三角构成。采用该编织机构能保证使用普通国产棉纱正常织出毛圈稳定、关限辫子清晰、紧密、避免漏针洞眼、正品率高的交织闪色半全毛圈袜品。文档编号D04B9/46GK2128636SQ92213459公开日1993年3月24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21日专利技术者吴铭福, 徐朗, 朱政国 申请人:常熟市针织机械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实用新型圆筒闪色毛圈袜子编织机构,是一套改进的在圆筒织袜机上使用普通毛圈片齿和成圈三角对国产一般棉纱作毛圈底线编织交织、闪色、半全毛圈袜品的喂线、拦片、压针、成圈的机构。主要结构由织针、方梭板、活络梭板、针舌挡板、面线梭子、沉降片罩、揿针架、定位柱、左、右成卷三角,左、右活络三角构成。采用该编织机构能保证使用普通国产棉纱正常织出毛圈稳定、关限辫子清晰、紧密、避免漏针洞眼、正品率高的交织闪色半全毛圈袜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铭福徐朗朱政国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针织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