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铁中置式调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6872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铁中置式调线装置,属于针织圆机调线的专用部件。它由二墙板、至少二个调线夹、分别与调线夹的个数等量配设的驱动机构和电磁执行机构、一总动力臂、一剪线控制板、一可作用于每个调线夹的剪压线、放线机构组成,所述电磁执行机构的电磁铁设置在调线夹与驱动机构的拉动板之间,并对应于驱动机构的摆动杠杆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空间被充分利用而小化了体积的优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铁中置式调线装置,属于针织圆机调线的专用部件。现有的调线装置,如日本OKUMA公司生产的功能圆机上的调线装置,由于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的缺点,因此,对安装维修带来一定的困难。具体表现在电磁执行机构的电磁铁安装位置为后置式,即安装在驱动机构的拉动板之后部,一方面使本可容置电磁铁的空间白白浪费,而另一方面又不合理地辟用另外的空间。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而小化体积的电磁铁中置式调线装置。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电磁铁中置式调线装置,由二墙板5、至少二个调线夹、分别与调线夹的个数等量配设的驱动机构和电磁执行机构、一总动力臂、一剪线控制板21、一可作用于每个调线夹的剪压线、放线机构组成,所述电磁执行机构的电磁铁9设置在调线夹与驱动机构的拉动板42之间,并对应于驱动机构的摆动杠杆20上部。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结构紧凑、空间被充分利用而小化了体积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叙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图2为图1的后视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磁铁9放置状态的实施例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电磁铁9放置状态的另一种形式的实施例视图。电磁铁9的铁芯31对应于本机构的开关角尺6的角尺臂8,开关角尺6枢置于与二墙板5相固接的开关角尺枢接轴35上,其作用端37与本机构的拉板角尺29的受控端38相对应,拉板角尺29与驱动机构枢接,在开关角尺6的角尺臂8和拉板角尺29的受控端38上分别固定拉簧34、30的一端,拉簧34、30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与二墙板5相固的固定轴36上和驱动机构的拉动板42上。本技术的电磁铁9可以呈垂直状态配置,也可以呈水平状态配置,还可以以其它状态配置。由于本技术需要有二个以上的调线夹,故电磁执行机构的个数与调线夹的个数相等,将每块电磁铁9通过复板7并加螺钉53依次旋入螺孔54、33而固置于二墙板5之间。每块电磁铁9分别由线路39引出与计算机连接。本技术的电磁铁9还可按图4所示呈倒置,其是采用带有永久磁钢的双向磁保持电磁铁9。在倒置状态下,可省去开关角尺6,使拉板角尺29的上端对应总动力臂工作区域,而下端对应于铁芯31。平时(电磁铁9呈垂直或水平状态设置时),电磁铁9的铁芯31不推动角尺臂8,则开关角尺6上的拉簧34处于压缩状态,将角尺臂8拉住,从而保证开关角尺6上的作用端37抵及拉板角尺29的受控端38,使拉板角尺29上的拉簧30呈伸张状态,这时的开关角尺6、拉板角尺29因作用端37与受控端38相触及而处于静态。然而当计算机将工作指令由线路39发送给与针织圆机所要求的本转内调纱换线的某个调线夹所对应的电磁铁9时,电磁铁9接受电信号的工作指令后,在磁场的作用下,其铁芯31被推出,作用于开关角尺6的角尺臂8,并克服拉簧34的拉力使开关角尺6的作用端37与拉板角尺29的受控端38脱开。此时,在拉簧30的回复力作用下,使拉板角尺29的上端部后倾而进入总动力臂工作区域,随着外力拉动总动力臂向下摆动,使拉板角尺29带动驱动机构动作。而电磁铁9呈图4所示的倒置状态设置时,在计算机未将工作指令发送给电磁铁9时,铁芯31端部伸露于电磁铁9外,触及拉板角尺29,不致拉板角尺29的上端进入总动力臂工作区域,而当计算机将工作指令发送给电磁铁9时,铁芯31端部便缩回电磁铁9内,变先前与拉板角尺29相触为脱离状态,拉板角尺29在拉簧30的回复力作用下、其上端进入总动力臂工作区域。本技术的驱动机构由定位板14、定位板限位轴17、摆动杠杆20、固定轴41、连接板23、拉动板42、拉动板限位轴44、24、拉簧25、撞头销钉27组成,定位板14中部可滑动地于定位板限位轴17上,定位板限位轴17固置于二墙板5之间,定位板14的上端部固置调线夹,下端部与摆动杠杆20的一端连接,摆动杠杆20的另一端于固定轴41上,固定轴41固置于二墙板5之间,摆动杠杆20的中部与连接板23的一端连接,连接板23的另一端与拉动板42的下部铰接,拉动板42的上部与电磁执行机构的拉板角尺29枢接,拉动板42中、下部分别可滑动地于拉动板限位轴44、24上,拉动板限位轴44、24固定在二墙板5之间,拉簧25的一端固定在拉动板42上,另一端通过拉簧固定杆46与墙板5固定,撞头销钉27固设在拉动板42的上部,与拉板角尺29的上端相对应。在定位板14上开有滑动槽15,当摆动杠杆20带动定位板14下行时,则由该滑动槽15沿定位板限位轴17滑动。在拉动板42的中、下部分别开有滑动槽43、45,通过滑动槽43、45分别穿置于拉动板限位轴44、24上便可实现将拉动板42限位,拉动板限位轴44、24的轴端分别置于墙板5上的轴孔上,并分别由螺帽固定。拉动板42与拉板角尺29的枢接是通过销轴28来实现的,藉由拉板角尺29与拉动板42的枢接,使电磁执行机构与本驱动机构构成联动。定位板限位轴17是通过其轴端伸置于二墙板5上的轴孔70并加螺帽旋固来实现的。随着总动力臂作用于进入工作区域的电磁执行机构之拉板角尺29,由拉板角尺29的上部以固置在拉动板42上的撞头销钉27为受力点并克服拉簧25的拉力而使拉动板42下移,带动连接板23动作,由连接板23使摆动杠杆20以固定轴41为回转中心并以销轴40为作用受力点而使其将定位板14向下位移,使固置于定位板14上端部的调线夹下移。与此同时,定位板14的下端部触及剪线控制板21,使剪线控制板21与剪压线、放线机构构成联动。本技术的剪压线、放线机构由角尺控制轴22、推板角尺56、连接板58、推板60、剪压线摆臂32、凸头螺钉69、条形侧板62、放线摆臂63、滚轮50、拉簧64、65组成,角尺控制轴22枢设在二墙板5之间的底部,其轴体上固置剪线控制板21,其二个轴端伸出二墙板5的外侧,推板角尺56的一端固置于角尺控制轴22的其中的一个轴端上,推板角尺56的另一端与连接板58的一端铰接,连接板58的另一端与推板60的中部铰接,推板60的一端与剪压线摆臂32铰接,剪压线摆臂32于二墙板5上,并与调线夹后部相对应,推板60的另一端与凸头螺钉69相对应,凸头螺钉69固置于条形侧板62侧部,条形侧板62固置于放线摆臂63上,放线摆臂63于二墙板5上,并与调线夹前部相对应,滚轮50可转动地置于条形侧板62的下底部,拉簧64、65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放线摆臂63和墙板5上,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墙板5和推板60上。本机构可作用于任何一个调线夹。角尺控制轴22的轴端伸出墙板5上的轴孔52,与墙板5构成枢接关系。推板角尺56的一端与伸露于墙板5外侧的角尺控制轴22的轴端固定,另一端通过销轴57与连接板58的一端铰接,连接板58的另一端由销轴66与推板60的中部铰接,推板60的一端由销轴59与剪压线摆臂32的一个臂端铰接,剪压线摆臂32分别通过一对销轴61穿过其臂端上的一对销轴孔16而枢设于二墙板5上,推板60的另一端由其上的槽67与凸头螺钉69相配。放线摆臂63通过一对销钉48依次旋入其上的一对销孔47和墙板5上的销孔49而实现与墙板5的枢接。随着定位板14触及剪线控制板21,由剪线控制板21使角尺控制轴22回转一定角度,推板角尺56摆动一定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铁中置式调线装置,由二墙板(5)、至少二个调线夹、分别与调线夹的个数等量配设的驱动机构和电磁执行机构、一总动力臂、一剪线控制板(21)、一可作用于每个调线夹的剪压线、放线机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执行机构的电磁铁(9)设置在调线夹与驱动机构的拉动板(42)之间,并对应于驱动机构的摆动杠杆(20)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迓旻徐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针织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