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圈型经编机的针芯运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3331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17 23:25
一种毛圈型经编机的针芯运动机构,包括针芯、针芯床(7)、摆臂(6)、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8)上的转轴(D0)以及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油箱内的传动主轴(A0),所述针芯固定安装在针芯床(7)上,所述摆臂(6)固定安装在转轴(D0)上,所述针芯床(7)固定安装在摆臂(6)的前端(E),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主轴(A0)与摆臂(6)之间还设有第一曲柄(1)、第一连杆(2)、三角形连杆(3)、第二曲柄(4)和第二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2)的下端(A1)与第一曲柄(1)转动连接,第一连杆(2)的上端与所述三角形连杆(3)的顶端(B)转动连接,三角形连杆(3)的左底端(A2)与第二曲柄(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5)的一端与三角形连杆(3)的右底端(C)转动连接,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与摆臂(6)的后端(D)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1)、第二曲柄(4)由所述传动主轴(A0)驱动转动,且第一曲柄(1)与第二曲柄(4)的转向相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毛圈型经编机的针芯运动机构,包括针芯、针芯床、摆臂、转动地安装在机架上的转轴以及转动地安装在油箱内的传动主轴,针芯固定在针芯床上,摆臂固定在转轴上,针芯床固定在摆臂前端,在传动主轴与摆臂之间设有第一曲柄、第一连杆、三角形连杆、第二曲柄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下端与第一曲柄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上端与三角形连杆顶端转动连接,三角形连杆的左底端与第二曲柄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一端与三角形连杆的右底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摆臂后端转动连接,第一、第二曲柄由传动主轴驱动转动,且两者的转向相反。本专利技术使针芯在往复运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具有较长时间的停歇,而且运动时无冲击,工作稳定性好,制造成本低。【专利说明】一种毛圈型经编机的针芯运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编机的编织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毛圈型经编机编织机构中的针芯运动机构。
技术介绍
针芯是经编机中的主要成圈机件之一,其相应运动实现机构称为针芯运动机构。不同的经编机机型对针芯的运动要求不同,采用的针芯运动机构的结构类型也不同。现有的少梳高速经编机中的针芯运动机构,包括针芯、针芯床、摆臂、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的用于成圈编织的成圈主轴以及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油箱内的传动主轴,针芯固定安装在针芯床上,所述摆臂固定安装在成圈主轴上,所述针芯床固定安装在摆臂的前端。该针芯运动机构采用的是由初级曲柄摇杆机构、第二级平面四连杆机构和第三级平面四连杆机构串联形成的多级平面连杆机构。工作时,针芯和摆臂在所述多级平面连杆机构的作用下绕成圈主轴的中心轴线一起摆动。在毛圈型经编机中,针芯的运动要求与现有的各种经编机机型对针芯的运动要求均不相同,具体体现为:在往复运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具有较长时间的停歇。对于这样的运动要求,单自由度平面连杆机构不能满足,平面连杆一凸轮组合运动机构可以实现,但工作时,凸轮高副的存在会增加接触应力,并且运动时存在冲击力,导致工作稳定性较差;另外,由于凸轮制造成本较高,导致经编机的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能使针芯在往复运动的两个极限位置具有较长时间的停歇,而且运动时无冲击,工作稳定性好,制造成本低,并且结构简单的毛圈型经编机的针芯运动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毛圈型经编机的针芯运动机构,包括针芯、针芯床、摆臂、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的转轴以及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油箱内的传动主轴,所述针芯固定安装在针芯床上,所述摆臂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针芯床固定安装在摆臂的前端,在所述传动主轴与摆臂之间还设有第一曲柄、第一连杆、三角形连杆、第二曲柄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第一曲柄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所述三角形连杆的顶端转动连接,三角形连杆的左底端与第二曲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三角形连杆的右底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摆臂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由所述传动主轴驱动转动,且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的转向相反。作为第一种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的回转中心轴线为同一水平中心轴线。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毛圈型经编机的针芯运动机构,包括针芯、针芯床、摆臂、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的转轴以及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油箱内的传动主轴,所述针芯固定安装在针芯床上,所述摆臂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针芯床固定安装在摆臂的前端,在所述传动主轴与摆臂之间还设有第一曲柄、第一连杆、第三连杆、第二曲柄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第一曲柄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上端、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的下端与第二曲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摆臂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由所述传动主轴驱动转动,且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的转向相反。作为第二种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的回转中心轴线为同一水平中心轴线。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毛圈型经编机的针芯运动机构,包括针芯、针芯床、摆臂、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的转轴以及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油箱内的传动主轴,所述针芯固定安装在针芯床上,所述摆臂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针芯床固定安装在摆臂的前端,在所述传动主轴与摆臂之间还设有第一曲柄、第一连杆、第三连杆、第二曲柄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第一曲柄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的下端、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二曲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摆臂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由所述传动主轴驱动转动,且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的转向相反。作为第三种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的回转中心轴线为同一水平中心轴线。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毛圈型经编机的针芯运动机构,包括针芯、针芯床、摆臂、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的转轴以及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油箱内的传动主轴,所述针芯固定安装在针芯床上,所述摆臂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针芯床固定安装在摆臂的前端,在所述传动主轴与摆臂之间还设有第一曲柄、第一连杆、第三连杆、第二曲柄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第一曲柄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的下端与第二曲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杆的杆身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摆臂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由所述传动主轴驱动转动,且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的转向相反。作为第四种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的回转中心轴线为同一水平中心轴线。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毛圈型经编机的针芯运动机构,包括针芯、针芯床、摆臂、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的转轴以及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油箱内的传动主轴,所述针芯固定安装在针芯床上,所述摆臂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针芯床固定安装在摆臂的前端,在所述传动主轴与摆臂之间还设有第一曲柄、第一连杆、第三连杆、第二曲柄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第一曲柄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杆身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的下端与第二曲柄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摆臂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由所述传动主轴驱动转动,且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的转向相反。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毛圈型经编机的针芯运动机构,包括针芯、针芯床、摆臂、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上的转轴以及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油箱内的传动主轴,所述针芯固定安装在针芯床上,所述摆臂固定安装在转轴上,所述针芯床固定安装在摆臂的前端,在所述传动主轴与摆臂之间还设有第一曲柄、第一连杆、第三连杆、第二曲柄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第一曲柄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三连杆的杆身与第二曲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下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摆臂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由所述传动主轴驱动转动,且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的转向相反。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采用由“第一曲柄、第一连杆、三角形连杆、第二曲柄和第二连杆”,或者由“第一曲柄、第一连杆、第三连杆、第二曲柄和第二连杆”构成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毛圈型经编机的针芯运动机构,包括针芯、针芯床(7)、摆臂(6)、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机架(8)上的转轴(D0)以及转动地安装在经编机油箱内的传动主轴(A0),所述针芯固定安装在针芯床(7)上,所述摆臂(6)固定安装在转轴(D0)上,所述针芯床(7)固定安装在摆臂(6)的前端(E),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动主轴(A0)与摆臂(6)之间还设有第一曲柄(1)、第一连杆(2)、三角形连杆(3)、第二曲柄(4)和第二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2)的下端(A1)与第一曲柄(1)转动连接,第一连杆(2)的上端与所述三角形连杆(3)的顶端(B)转动连接,三角形连杆(3)的左底端(A2)与第二曲柄(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5)的一端与三角形连杆(3)的右底端(C)转动连接,第二连杆(5)的另一端与摆臂(6)的后端(D)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曲柄(1)、第二曲柄(4)由所述传动主轴(A0)驱动转动,且第一曲柄(1)与第二曲柄(4)的转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洪黄骏赵红霞韦海龙曹清林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