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出风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54040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8 03:42
本公开涉及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及车辆,其中,空调出风结构包括用于形成风道的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中的能够导通或截止风道的风门(2),所述风门包括位于所述风道的截面中间位置的第一风门(21)和位于所述第一风门(21)与所述外壳(1)之间的第二风门(22),所述第一风门(21)和所述第二风门(22)分别可选择性地开闭。在第一档位,第一风门打开,第二风门关闭,风从第一风门直接吹向前排乘客,满足乘客的快速降温的需求。在第二档位,第一风门关闭,第二风门打开,风从第二风门吹出,可以满足在打开出风口进行吹风降温的同时又不让风吹向人体的需求。在第三档位,第一风门打开,第二风门打开,可以为普通驾驶舱内吹风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出风结构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空调作为现代汽车舒适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车主的重视,空调出口的设计方案为,空调风道将空调HVAC鼓风机引进的气流导向至出风口结构中,出风口可以设置格栅,气流通过格栅吹向驾驶舱内。现有的出风结构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满足舒适风速的设计要求下不能通过调节格栅或风门来提高风速;无法满足在需要打开出风口进行吹风降温的同时又不让风吹向人体的需求;不能满足在降低鼓风机噪音(功率降低)的同时保持较高风速;冷风一般吹向前排乘员区域,后排区域受前排座椅等的阻挡,出风口结构不能满足后排乘客对空调效果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出风结构,以解决风速档位少、无法满足乘客在不同状态下的使用需求的问题。本公开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配置有本公开提供的空调出风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包括用于形成风道的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中的能够导通或截止所述风道的风门,所述风门包括位于所述风道的截面中间位置的第一风门和位于所述第一风门与所述外壳之间的第二风门,所述第一风门和所述第二风门分别可选择性地开闭。可选地,所述外壳中设置有中央出风通道,所述中央出风通道和所述外壳之间形成为周向出风通道,所述第一风门用于开闭所述中央出风通道,所述第二风门用于开闭所述周向出风通道。可选地,所述外壳的两个侧壁之间连接有可上下摆动的第一格栅,所述外壳的顶壁和底壁之间连接有可侧向摆动的第二格栅。可选地,所述第一格栅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前端。可选地,所述第二格栅位于所述中央出风通道的侧方。可选地,所述第一格栅和所述第二格栅分别通过电机驱动摆动。可选地,所述中央出风通道形成为从后向前开口渐张的喇叭口。可选地,所述喇叭口中形成有圆筒状的风管,所述风管与所述喇叭口的后端等径并从该后端向前延伸。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门连接有凸出于所述外壳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风门连接有凸出于所述外壳的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分别通过电机驱动转动。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出风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鼓风机产生的风量一定的情况下,出风结构可以具有三种档位。在第一档位,第一风门打开,第二风门关闭,风从第一风门对应的区域直接吹向前排乘客,满足乘客的快速降温的需求。在第二档位,第一风门关闭,第二风门打开,风可以从第二风门对应的区域吹出,不直接吹向人体,可以满足在打开出风口进行吹风降温的同时又不让风吹向人体的需求。在第三档位,第一风门打开,第二风门打开,可以为普通驾驶舱内吹风模式。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出风结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出风结构的背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对应的空调出风结构的外壳内部的示意图,为了清晰显示结构,只示出一片第一格栅;图4是图2对应的空调出风结构的外壳内部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调出风结构的中央出风通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风门21第一风门22第二风门3中央出风通道31风管41第一转轴42第二转轴51第一格栅52第二格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前”、“后”是以空调吹风方向为参照而定义的,外壳的侧壁、顶壁和底壁是指其正常使用的方位,“内”、“外”是针对相应零部件的本身轮廓而言的。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空调出风结构包括用于形成风道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中的能够导通或截止风道的风门。具体而言,当风门打开时,风道导通,以使风能够吹出;当风门关闭时,风道截止。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的空调出风结构包括位于风道的截面中间位置的第一风门21和位于第一风门21与外壳1之间的第二风门22,第一风门21和第二风门22分别可选择性地开闭。这样,当空调系统中的鼓风机产生的风量一定的情况下,本公开提供的出风结构可以具有三种档位。在第一档位,第一风门21打开,第二风门22关闭,风从第一风门21对应的区域吹出,直接吹向前排乘客,由于鼓风机的最大单位出风量一定,在只打开第一风门21的情况下,相当于将风道孔径减小,风只能从较小的孔中流通,从而可以提高风速,满足乘客的快速降温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仅打开第一风门21提高吹向人体的风速,可以避免调高鼓风机的功率,减轻噪音,即,在保持高风速的同时降噪。在第二档位,第一风门21关闭,第二风门22打开,风从第二风门22对应的区域吹出,不直接吹向人体,可以满足在打开出风口进行吹风降温的同时又不让风吹向人体的需求。由于第一档位时乘客对风速的需求较高,第一风门21在外壳1中占据的空间被设计为小于第二风门22。在第三档位,第一风门21打开,第二风门22打开,此时可以为普通驾驶舱内吹风模式。在第三档位时,由于第一风门21和第二风门22同时打开,当鼓风机的出风量一定的情况下,从第一风门21吹出的风速比第一档位时从第一风门21吹出的风速小,避免对乘客过度吹风。此外,由于第一风门21和第二风门22所在平面可以完全遮挡外壳1的一个截面,可以方便将风门2安装在外壳中。由于第一风门21和第二风门22共面,在加工时,可以将一块能够截止风道的挡板截取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第一风门21,另一部分作为第二风门22。进一步地,外壳1中还设置有中央出风通道3,并位于外壳1的中间部位,中央出风通道3和外壳1之间形成为周向出风通道,第一风门2用于开闭中央出风通道3,第二风门22用于开闭周向出风通道。这样,可以强化上述的每个档位的出风效果,第一风门21和第二风门22可以与出风口的前端面留有较大一段间隙,以便于设置格栅等。在第一档位,风从中央出风通道3形成的空间内流通,直接吹向乘客。在第二档位,风从周向出风通道的空间流通,吹向前排乘客的侧方。由于中央出风通道3的壳体对周向出风通道中的风起导向作用,当该壳体向外扩散时,例如该外壳可以形成为下述的喇叭口状,风可以向外扩散绕过前排乘客而吹向后排乘客,满足后排乘客对空调的使用需求。在第三档位,还可以同时满足前排乘客和后排乘客对空调的使用需求。本公开对风门2的开闭形式不做限定,例如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风门21连接有凸出于外壳1的第一转轴41,第二风门22连接有凸出于外壳1的第二转轴42,第一转轴41和第二转轴42分别通过电机驱动转动,即,通过转动的方式实现风门2的开闭。车辆中还设置有控制器,乘客可以通过控制器选择性地开闭第一风门21和第二风门22,以实现不同档位的切换,控制器可以集成在车辆的中控平台上。为了调整出风结构的出风角度,外壳1中还可以设置格栅。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4,格栅可以包括连接在外壳1的两个侧壁之间的可上下摆动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包括用于形成风道的外壳(1)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中的能够导通或截止所述风道的风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2)包括位于所述风道的截面中间位置的第一风门(21)和位于所述第一风门(21)与所述外壳(1)之间的第二风门(22),所述第一风门(21)和所述第二风门(22)分别可选择性地开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出风结构,包括用于形成风道的外壳(1)和设置在所述外壳(1)中的能够导通或截止所述风道的风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门(2)包括位于所述风道的截面中间位置的第一风门(21)和位于所述第一风门(21)与所述外壳(1)之间的第二风门(22),所述第一风门(21)和所述第二风门(22)分别可选择性地开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中设置有中央出风通道(3),所述中央出风通道(3)和所述外壳(1)之间形成为周向出风通道,所述第一风门(21)用于开闭所述中央出风通道(3),所述第二风门(22)用于开闭所述周向出风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两个侧壁之间连接有可上下摆动的第一格栅(51),所述外壳(1)的顶壁和底壁之间连接有可侧向摆动的第二格栅(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格栅(51)位于所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