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24863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5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难以发生薄片的褶皱的定影装置。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具有第1旋转体、按压单元、施力部件、基体部、螺纹轴部和旋转限制部。按压单元具有带、第2旋转体以及支承架。支承架支承第2旋转体。施力部件将按压单元向第2旋转体接近第1旋转体的方向施力。基体部能够绕轴进行旋转,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为非圆形。螺纹轴部从基体部突出,限制按压单元的接近第1旋转体的方向上的移动。旋转限制部通过与基体部的外表面相抵接来限制基体部的旋转。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限位器部,将由于加压辊的覆盖层的薄膜化而造成的按压单元的移动限制在预先决定的范围内。因此,能够防止薄片的褶皱以及薄片的倾斜等不良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影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定影装置。
技术介绍
定影装置具有加热辊和按压单元。按压单元具有加压带和加压辊。加压辊的外周面被橡胶层覆盖。按压单元通过将薄片向加热辊按压,来将调色剂热定影在薄片上。在所述定影装置中存在以下情况:当加压辊的橡胶层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劣化时,夹持部宽度变大而薄片产生褶皱,薄片倾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难以发生薄片产生褶皱以及薄片倾斜等不良情况的定影装置。实施方式的定影装置具有第1旋转体、按压单元、施力部件、基体部、螺纹轴部和旋转限制部。所述第1旋转体被热源加热。所述按压单元具有带、第2旋转体、以及支承架。所述带与所述第1旋转体的外周面相向。所述第2旋转体在外周面架设所述带。所述支承架支承所述第2旋转体。所述施力部件将所述按压单元向所述第2旋转体接近所述第1旋转体的方向施力。所述基体部能够绕轴进行旋转,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为非圆形。所述螺纹轴部从所述基体部突出,限制所述按压单元的接近所述第1旋转体的方向上的移动。所述旋转限制部通过与所述基体部的外表面相抵接来限制所述基体部的旋转。通过本技术,能够通过限位器部,将由于加压辊的覆盖层的薄膜化而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旋转体,其被热源加热;按压单元,其具有与所述第1旋转体的外周面相向的带、在外周面架设所述带的第2旋转体、以及支承所述第2旋转体的支承架;施力部件,其将所述按压单元向所述第2旋转体接近所述第1旋转体的方向施力;基体部,其能够绕轴进行旋转,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为非圆形;螺纹轴部,其从所述基体部突出,限制所述按压单元的接近所述第1旋转体的方向上的移动;以及旋转限制部,通过与所述基体部的外表面相抵接来限制所述基体部的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06 JP 2017-0197021.一种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旋转体,其被热源加热;按压单元,其具有与所述第1旋转体的外周面相向的带、在外周面架设所述带的第2旋转体、以及支承所述第2旋转体的支承架;施力部件,其将所述按压单元向所述第2旋转体接近所述第1旋转体的方向施力;基体部,其能够绕轴进行旋转,与轴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为非圆形;螺纹轴部,其从所述基体部突出,限制所述按压单元的接近所述第1旋转体的方向上的移动;以及旋转限制部,通过与所述基体部的外表面相抵接来限制所述基体部的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部是所述截面的形状为多边形的棱柱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限制部在某一条直线与所述基体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一寿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东芝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