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锂离子三维运动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锂离子三维运动的电致变色器件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电致变色材料是一种在外界电刺激下可以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同时具有光学调制能力的一种智能材料。以电致变色材料为核心层,匹配相应的电解质层和对电极层组装可以得到三明治结构的电致变色器件,它可以应用于建筑等的装配窗(也称智能窗)、显示器、文件加密以及变色眼镜等领域。目前,电致变色器件常用的标准结构是由多种类型的材料集成类似电池的三明治结构,包括由沉积于两侧玻璃基板的透明导电材料,电致变色材料和电解质材料组成的5层结构,其结构可以表述为透明导电基板(TC)/电致变色层(EC)/电解质(EL)/对电极层(CE)/透明导电基板(TC)。受限于对电极层(CE)材料的稳定性问题,导致器件的循环寿命短,影响了电致变色器件的大范围商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锂离子三维运动的电致变色器件,其具有无需对电极层、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廉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锂离子三维运动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层透明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上下两层透明电极层之间的电解质层和变色层;所述上下两层透明电极层之间连接第一外电路,用以提供初始化电压;所述上下两层透明电极层中与变色层相邻的透明电极层的两端连接第二外电路,用以提供横向工作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锂离子三维运动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两层透明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上下两层透明电极层之间的电解质层和变色层;所述上下两层透明电极层之间连接第一外电路,用以提供初始化电压;所述上下两层透明电极层中与变色层相邻的透明电极层的两端连接第二外电路,用以提供横向工作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锂离子三维运动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两层透明电极层为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碳纳米管薄膜、石墨烯薄膜或银纳米线薄膜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锂离子三维运动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层为凝胶态电解质层、全固态电解质层或液态电解质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锂离子三维运动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层的厚度为100nm~2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锂离子三维运动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层为电致变色金属氧化物薄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锂离子三维运动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锂离子三维运动的电致变色器件还包括粘结剂,所述粘结剂设于上下两层透明电极层之间的相对空隙中,以实现封装。7.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秀凤,罗坚义,王思媛,黄景诚,陈国新,莫钊鹏,郑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五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