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结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4900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结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其中,光学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位于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图层,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场作用下,所述电致变色图层能够在透光状态和不透光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电场的作用,灵活控制电致变色图层的透光性。其中,电致变色图层不透光的部分可作为黑矩阵。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优点是可以精确控制或改变电致变色图层不透光的位置,从而实现了黑矩阵的位置调整。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对显示装置出现错位的黑矩阵进行修正,可避免显示画面发生漏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结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指一种光学结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黑矩阵是显示装置中用于遮光的图形,设置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上。由于黑矩阵是显示装置盒内的图形,因此在对显示装置对盒前就已制作在基板的盒内侧。当显示装置完成对盒后,由于对盒误差的存在,黑矩阵的实际位置难免会与预期位置发生一定偏移,导致遮挡区域发生漏光。特别是显示区域的黑矩阵偏移后还会出现像素混色的现象,造成画面的显示效果受到影响,给用户带来了不良的体验。此外,对于一些屏幕可弯曲显示装置(如柔性显示装置),在被长时间的弯折使用后也可能导致黑矩阵发生错位。目前黑矩阵是通过沉积黑矩阵材料后刻蚀而成的,制作好后位置不可能再发生变动,因此现有技术是无法解决显示装置中黑矩阵发生错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结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用于对显示装置中黑矩阵位置进行调整。为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图层,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场作用下,所述电致变色图层能够在透光状态和不透光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中,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为面状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由多个位于第一图层的第一子电极和多个位于第二图层的第二子电极组成,所述第一子电极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电极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上的正投影交替排列。其中,所述第一子电极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电极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上的正投影之间不存在空隙。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光学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第一透明电极、电致变色图层和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相对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场作用下,所述电致变色图层能够在透光状态和不透光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第一透明电极、电致变色图层和第二透明电极的步骤包括:在衬底上形成多个独立的第一子电极;在衬底上形成透明且绝缘的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覆盖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在所述平坦层上形成多个独立的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交替排;在衬底上形成电致变色图层;在衬底上形成第二透明电极。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一显示基板;在所述显示基板的封装区域涂覆封框胶;提供一对盒基板,在所述对盒基板上形成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结构;将所述显示基板和所述对盒基板进行对盒。其中,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显示基板和所述对盒基板进行对盒后,控制施加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的电信号,使得电致变色图层的第一部分处于透光状态,所述第一部分对应所述封框胶;在所述对盒基板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一侧,使用紫外光透过所述电致变色图层对所述封框胶进行固化;在所述封框胶固化完成后,控制施加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的电信号,使得所述第一部分处于不透光状态。其中,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在将所述显示基板和所述对盒基板进行对盒后,控制施加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的电信号,使得电致变色图层的第二部分处于不透光状态,所述第二部分对应所述显示基板的非示区域;和/或,在将所述显示基板和所述对盒基板进行对盒后,控制施加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上的电信号,使得电致变色图层的第三部分处于不透光状态,所述第三部分对应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区域内需要进行遮光的区域。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由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所制作得到。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上述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电场的作用,灵活控制电致变色图层的透光性。其中,电致变色图层不透光的部分可作为黑矩阵。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优点是可以精确控制或改变电致变色图层不透光的位置,从而实现了黑矩阵的位置调整。在实际应用中,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对显示装置中出现错位的黑矩阵进行修正,可避免像素之间混色以及显示画面发生漏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光学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在对封框胶进行固化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楚和简洁,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整黑矩阵位置的技术方案,可对显示装置中错位的黑矩阵进行修正。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11和第二透明电极12;位于第一透明电极11和第二透明电极12之间的电致变色图层13;其中,在第一透明电极11和第二透明电极12之间的电场作用下,电致变色图层13能够在透光状态和不透光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基于本实施例的光学结构,可以通过电场的作用,灵活控制电致变色图层的透光性。其中,电致变色图层不透光的部分可作为显示基板的黑矩阵。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的优点是可以精确控制或改变电致变色图层中不透光部分的位置,从而实现了显示基板的黑矩阵的位置调整。显然,本实施例的光学结构若应用于显示装置,则显示装置的黑矩阵出现错位后,可以对黑矩阵的偏移进行修正,从而避免像素之间出现混色以及显示画面出现漏光的问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电致变色图层在电场作用下一旦处于不透光状态,即便后续不再受到电场作用,也能够一直能保持,直至再次受到其他信号对应的电场作用,才能改变为透明状态。具体地,现有的显示装置中的黑矩阵是以一定规则分布的。为使电致变色图层13能够形成与黑矩阵分布相匹配的不透光部分。本实施例可以通过电场精确地作用于电致变色图层13,从而有目的性地控制电致变色图层13中哪些位置处于透光状态,哪些位置处于不透光状态。为实现上述目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透明电极12为面状电极;第一透明电极11由多个位于第一图层的第一子电极111和多个位于第二图层的第二子电极112组成,第一子电极111在第二透明电极12上的正投影与第二子电极112在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光学结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图层,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场作用下,所述电致变色图层能够在透光状态和不透光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致变色图层,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场作用下,所述电致变色图层能够在透光状态和不透光状态之间进行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为面状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由多个位于第一图层的第一子电极和多个位于第二图层的第二子电极组成,所述第一子电极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电极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上的正投影交替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电极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电极在所述第二透明电极上的正投影之间不存在空隙。4.一种光学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第一透明电极、电致变色图层和第二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相对设置,在第一透明电极和第二透明电极之间的电场作用下,所述电致变色图层能够在透光状态和不透光状态之间进行切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底上形成第一透明电极、电致变色图层和第二透明电极的步骤包括:在衬底上形成多个独立的第一子电极;在衬底上形成透明且绝缘的平坦层,所述平坦层覆盖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在所述平坦层上形成多个独立的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子电极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交替排;在衬底上形成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频王丹黄应龙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