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机的厚薄段防止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50473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织机的通常启动之前进行织口位置的补正动作和经纱张力的设定动作的织机中,通过准确地调整实际的织口位置及经纱张力的值,可靠地防止厚薄段。织机的厚薄段防止方法,其特征在于,启动准备动作包含以下步骤:转动卷布辊、使织口位置移动到所定位置的织口位置补正动作;以及转动送出轴、将经纱张力调整至所定值的经纱张力调整动作;在所述启动准备动作结束之后,使织机通常运转,在以上这种装置中,包含以下特征:在结束所述织口位置补正动作之后,结束所述经纱张力调整动作而结束所述启动准备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织机启动之前、先进行织口位置的补正动作及经纱张力的设定动作的织机厚薄段防止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织机中,已知有以下一种织机的厚薄段防止方法即、在通常运转(常态运转)开始之前,使卷布辊朝与通常的卷布辊(卷取辊)回转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预先设定的值,使织口位置向经纱走行方向的后方侧(下游侧)移动(退避),同时使送出轴朝通常的卷布辊回转方向转动预先设定的值,对送出侧的经纱张力进行微调整之后,再开始通常运转(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2619863号公报))。一般来讲,一旦发生停台(停止)原因,则织机待机(停台),停台原因修复后,织机重新运转。由于有多种原因引起停台,并且,由于操作者到达时间晚、以及不同的停台原因,修复所需要的时间有时也不一样,因此,织机停台的时间也未必是一样的。例如,由于经纱在赋予经纱的张力和经纱自重的作用下伸长,故织机的停台时间越长,经纱张力就越降低。为此,在织机启动时进行调整经纱张力的经纱张力调整动作的织机上,该动作所需时间的长短根据停台中经纱张力的变动程度而变化。又,在织机运转开始时进行的启动准备动作中包含有织口位置补正动作,该动作是通过使送出轴以及后续的导辊的回转来使经纱全体移动,对相对于打纬位置的织口位置进行补正。一旦通过执行该织口位置补正动作进行织口位置的补正,则经纱张力发生变化。如上所述,张力调整动作所需的期间,通常会受织口位置的补正量、织机停止中经纱张力的变动量(下降量)的影响。根据专利技术者的研究,已经确认因卷布辊、送出轴等受驱动部件的不同,织口位置、织口周边部对经纱张力的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如果张力调整动作是在织口位置补正动作结束之前结束,则由张力调整动作设定的经纱张力值(实际值)因织口位置补正动作而变动。又,织口位置补正动作大致需要一定的期间结束。但是,由于张力调整动作根据停台中经纱张力的变动程度而变动,因此,张力调整动作的结束时间是在织口位置补正动作结束时间的或前或后。这样,最终(运转开始时、最初的打纬时)的经纱张力会出现参差,大幅度偏离所需要的张力值,其结果引起厚薄段。因此,不能说单纯执行织口位置补正动作和经纱张力调整动作,就能一直防止厚薄段,在可靠性方面存在着问题。具体地讲,卷布辊的配置位置与织口之间的中介物少,卷布辊与织口的间隔短。并且,从卷布辊至织口的布的伸缩量比从织口至送出轴的经纱的伸缩量小。这样,因卷布辊的回转传递至织布本身,故回转卷布辊所引起的对织口位置补正的影响程度大,织口位置的前方移动·后方移动可由卷布辊准确地进行。由于经纱与综框、筘、停经片等机械部件接触,卷布辊的回转力因这些机械部件与经纱间产生的磨擦,难以准确地向经纱传递。因此,如后所述,与送出轴相比,卷布辊不适合于对经纱的张力调整。由于直接卷绕着经纱的送出轴的回转力能可靠地向经纱传递,因此送出轴回转力与经纱张力的关系明确,送出轴适合于张力调整。然而,在从送出轴至织口位置之间,存在着综框、筘、停经片等的机械部件,因这些部件的存在,与经纱之间会产生磨擦。这样,即使送出轴回转而使经纱移动,也会因筘等的磨擦而难以准确地向织口传递,由送出轴进行补正动作后的织口位置会出现偏差。因此,就织口位置的调整而言,送出轴较卷布辊不适合。由上述可知,对于为了防止厚薄段需要对织口位置及经纱张力一起进行准确调整的织物,以分别将织口位置补正动作由卷布辊、经纱张力调整动作由送出轴来承担为好。并且,如前所述,可以推测将张力调整动作的完成放在织口位置补正动作之后这一点对厚薄段发生最有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对在织机通常运转之前进行织口位置的补正动作、经纱张力的设定动作的织机,通过准确地调整实际的织口位置、经纱张力的值,可靠地防止厚薄段。本专利技术的厚薄段防止方法涉及在启动准备动作结束之后,使织机通常运转的厚薄段防止方法,所述启动准备动作包含转动卷布辊、使织口位置移动到所定位置的织口位置补正动作;以及转动送出轴、将经纱张力调整至所定值的经纱张力调整动作。这样的厚薄段防止方法包含以下特征在结束所述织口位置补正动作之后,结束所述经纱张力调整动作而结束所述启动准备动作。本专利技术的厚薄段防止装置,包括转动卷布辊、使织口位置移动到所定位置的织口位置补正器;转动送出轴、将经纱张力调整至所定值的经纱张力调整器;以及在所述织口位置补正器及所述经纱张力调整器的启动准备动作结束之后使织机开始通常运转的主控制装置。所述主控制装置在结束所述织口位置补正动作之后,结束所述经纱张力调整动作而结束所述启动准备动作。这里所说的结束织口位置补正动作和经纱张力调整动作的各种情形,具体与预定的各动作的结束相对应,因各动作中发生的异常引起的强制性的动作中止不包含在上述的结束情形内。采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卷布辊的织口位置补正动作,在对织口位置准确调整之后,再通过送出轴的经纱张力调整动作,将经纱张力调整至所定值,而结束启动准备动作,然后织机开始通常运转。这样,对厚薄段的发生最有影响的织口位置及经纱张力,都能准确地调整到所需的状态。上述的结果,不会再发生以往那种不良的现象即例如、因织机停止中的经纱张力每次变化,使卷布辊的动作结束时间晚于送出轴的动作结束时间,其结果在经纱张力调整动作结束之后织口位置补正动作还在进行,由此将即将启动之前的最终的经纱张力设定成了大幅偏离所需张力值的值,引起厚薄段的发生。所述厚薄段防止方法,还可包含以下特征在开始所述织口位置补正动作之后,再开始所述经纱张力调整动作。所述厚薄段防止方法,还可包含以下特征在所述织口位置补正动作结束之后,再开始所述经纱张力调整动作。所述厚薄段防止方法,还可包含以下特征推定所述织口位置补正动作及所述经纱张力调整动作的各动作时间,根据各动作时间决定所述织口位置补正动作及所述经纱张力调整动作的开始时间的时间差,根据所述时间差决定所述经纱张力调整动作的开始时间。所述厚薄段防止方法,也可将所述织口位置补正动作开始的时间与所述经纱张力调整动作开始的时间的时间差,设为1个值,或者设为根据所述经纱张力发生偏差的要素从预先设定的值中选择的值。附图说明图1为具有本专利技术的厚薄段防止装置的织机的概略图。图2为示出构成图1所示厚薄段防止装置一部分的卷取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方框线图。图3为示出构成图1所示厚薄段防止装置一部分的送出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方框线图。图4为说明图1所示厚薄段防止装置动作用的时序图。图5为示出本专利技术厚薄段防止装置的变形例的方框线图。图6用于说明图5所示厚薄段防止装置的速度补正器的动作用图表表示相对时间的输出。图7为示出本专利技术厚薄段防止装置另一变形例的方框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在织机10中,经纱12从其卷绕的送出轴14,经由后辊16、多个综框18和筘20与织口22相连。经织造的织布24从织口22经过导辊26到达作为卷取辊的卷布辊28,通过卷布辊28和1对压辊30送出到卷布轴32,被卷取在卷布轴32上。送出轴14由电机34通过由齿轮之类的减速机构构成的齿轮机构36进行驱动回转,以片状的形态送出多根经纱12。卷绕在送出轴14上的经纱12的量随着经纱12从送出轴14的送出而逐渐减少。送出轴14的卷径由卷经传感器38检测,检测的卷径信号S1向送出控制装置40供给。送出电机34输出轴的转速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启动准备动作结束后使织机进行通常运转的厚薄段防止方法,所述启动准备动作包含:转动卷布辊、使织口位置移动到所定位置的织口位置补正动作;以及转动送出轴、将经纱张力调整至所定值的经纱张力调整动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特征:在 结束所述织口位置补正动作之后,结束所述经纱张力调整动作而结束所述启动准备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名木启一
申请(专利权)人:津田驹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