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振宁专利>正文

短程三维中空短纤松驰热定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8004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短程三维中空短纤松弛热定型机,由顶置反向输送网帘、顶置热风循环系统及回转滚筒式烘房组成。属短纤后纺松弛热定型机制造技术领域。现有技术制造的松弛热定型机采用金属冲压孔链板单层平铺、前送回转式结构、随单线产能增加的影响、机台体积庞大,传动能热能损耗高、生产工艺路线长,造成基建、设备、投资大及动力热能消耗费用增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物料初级反向输送、耐热纤维孔网帘预干燥回转滚筒充分定型结构,可有效的克服现有技术制造松弛热定型机的所有弊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市场前景无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短纤松驰热定型干燥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是短程中空三维短纤松驰热定型机。现有技术制造的短纤松驰热定型机,均采用金属冲孔链板,平铺单层前送回转式结构。随着单线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导致丝束宽厚粗重,不易均匀有效的干燥定型,造成设备体积庞大,热能及传动能消耗大幅上升,且增加了基建费用,呈不合理的加大投入。尤其用在先切断后干燥的三维卷曲短纤时,由于链板间的接缝变形导致切断后的短纤下落,既不美观更不安全,且造成物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第一个目的是通过采用将金属冲孔单层链板改装为连续式耐热纤维孔网结构,这样可以达到大幅增加透风量,在提高干燥效率降低热耗的同时,由于耐热纤维孔网的热焓低就可有效的减少纤维之间受热不均的弊病。并可有效的杜绝链板缝间落花的弊端。第二个目的是通过将现有技术制造的松驰热定型机采用单层的平铺前送回转式结构改造为纵例滚筒回转式结构。以达到让切断后的短纤在干燥定型过程中处于一种不断的运动状态中,这样可多次成倍的提高纤维的干燥定型效果。第三个目的是通过在现有技术制造的松驰热定型机的顶部设置一带保温层的反向输送网带及热风循环系统(已申报专利技术申请专利号2004100336822),可有效的提高空间利用率,在有利于大幅降低生产线长度的同时,又可将短纤的干燥与定型区彻底分开,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有了达到以上三个专利技术目的最新设计的短程中空三维短纤松驰热定型机,定会产生极好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在短程中空三维短纤松驰热定型机的顶部,设有一平铺耐热纤维孔网回转式输送网帘,网帘的旋转方向由短程中空三维短纤松驰热定型机的出料口方向反向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加热使短纤充分干燥。短纤落入到短程中空三维短纤松驰热定型机的进料口内(这时可省掉现有技术制造的松驰热定型机必须配置的一台摆丝机)。本专利技术短程中空三维短纤松驰热定型机的主体结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在一圆型回转式滚筒架上敷有耐热纤维孔网帘,在内壁上,均匀分设有数道轴向排列的带孔隔板,在滚筒转动时有效的将短纤带走,当滚筒旋转到一定高度时,短纤便自然落下,可使短纤在下落过程中加速热定型,且等效受热机率大幅提高,在保证定型效果的同时定可大幅降低能耗。当短纤下落至滚筒的过程中,等距设有向短程中空三维短纤松驰热定型机出料口方向倾斜的纵列横向前送导板,使短纤向出料口方向运动一定的距离,经过所需设定的转数即可完成整个干燥定型过程。短程中空三维短纤松驰热定型机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说明1、切断后短纤 2、顶置反向输送网帘3、顶置保温层 4、松驰热定型机保温层5、主风道 6、换热器7、循环风机 8、进、出口端面保温层9、进料口 10、回转式干燥网孔滚筒节部件11、进、出料口及前送料导板支架12、进、出料、前送导板机座13、滚筒调速、传动系统14、滚筒纵向筋板15、松驰热定型机节间主传动轮 16、热风分配通道17、主传动轴 18、传动轴支座部件19、被动滚筒传动轮圈 20、节间支撑及保温部件21、出料口22、顶置加热循环部件23、纵向前送横导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关键在于所述的短程中空三维短纤松驰热定型机是由顶置反向输送网帘(2)、顶置保温层(3)、松驰热定型机保温层(4)、主风道(5)、热交换器(6)、循环风机(7)、进、出口端面保温层(8)、进料口(9)、回转式耐热纤维网孔滚筒节部件(10)、进、出口前送料导板支架(11)、进、出料、前送导板机座(12)、滚筒调速、传动系统(13)、滚筒纵向筋板(14)、松驰热定型机节间主传动轮(15)、热风分配孔网通道(16)、主传动轴(17)、传动轴支座部件(18)、被动滚筒传动轮圈(19)、节间滚筒支架及保温部件(20)、出料口(21)、顶置热风循环部件(22)及纵向前送横导板(23)组成。将切断后短纤(1)反向输送干燥落入进料口(9),经回转式网孔滚筒节部件(10)在回转中提升并自然垂落的过程中充分干燥定型,并由纵向前送横导板(23)逐步送至出料口(21)排出完成工作任务。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关键在于所述的顶置反向输送网帘(2)顶置保温层(3)及顶置热风循环部件(22)可有效的将后纺工艺流程长度大幅降低并使切断后短纤(1)在进入进料口(9)之前可充分预干燥,使大部分潮湿蒸汽分离,达到大幅降低热损耗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关键在于所述的循环风机(7)的选用,由于将现有技术所采用的金属冲孔链板、单层平铺前送,使得短纤堆积造成的需高压风机,改为耐热纤维网孔滚筒节部件(10),比现有技术的金属冲孔链板透风率提高了近一倍,从而大幅降低热能消耗,且切断后短纤(1)在滚筒回转中被提高到一定高度时自动下落更可充分换热,避免了短纤的堆积,可使风压大幅降低,从而减少传动能。由于耐热纤维网孔帘材质热焓低,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技术金属冲孔链板造成的部分短纤局部过热的弊端。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关键在于所述的换热器(6)的选用原则是最大限度的提高换热效率,可在大幅降低换热器(6)制造费用的同时通过降低热交换介质与工作风温的差数,大幅降低热能损耗。换热器截面积与通风管道截面积比应控制在2.3~4.3∶1之间。主风道(5)的设计充分利用气流输送过程中的特性,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势能的损耗, 可大幅降低风机(7)传动能。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关键在于所述的带热风分配孔网通道(16),在考虑了切断后短纤(1)在回转提升与自动垂落过程中充分换热的过程设计了不同的通风孔分配密度。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关键在于所述的滚筒节部件(10)由纵向筋板(14)、滚筒传动圈(19)及耐热纤维孔网帘组成单元部件,据单纯生产能力需要可在1~8个单元部件间组合。纵向前送横导板(23)据需要设一前倾角,可有效的将自动垂落的短纤(1)向前送入下一回转过程,循环送至出料口(21)排出。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关键在于所述的进、出口前送料导板支架(11)可有效的将纵向前送横导板(23)组合部件支撑并固定在滚筒节部件(10)的组合体中。纵向前送横导板(23)的组合部件应有预应力挠曲度。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关键在于所述的调速、传动机组(13)可有效的对滚筒节部件(10)的组合体转速据工作需要控制在0~30转/分之间。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关键在于所述的主动传动轮(15)、传动轴(17)、传动轴支座(18)、滚筒传动圈(19)据单机产能所需滚筒节部件(10)单元部件节数增减,并保障其稳定匀速运转。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思想关键在于所述的节间滚筒支架及保温部件(20)可有效的保障多节滚筒节部件(10)调控在同一回转轴线上,并保障每节滚筒之间的热风密封及传动润滑。有了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短程中空三维短纤松驰热定型机,定可大幅降低基建、设备制造及运行中能源消耗费用,前景无限。权利要求1.一种短程中空三维短纤松驰热定型机,其特征是由顶置反向输送网帘(2)、顶置保温层(3)、松驰热定型机保温层(4)、主风道(5)、热交换器(6)、循环风机(7)、进、出口端面保温层(8)、进料口(9)、回转式耐热纤维网孔滚筒节部件(10)、进、出口前送料导板支架(11)、进、出料、前送导板机座(12)、滚筒调速、传动系统(13)、滚筒纵向筋板(14)、松驰热定型机节间主传动轮(15)、热风分配孔网通道(16)、主传动轴(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短程中空三维短纤松弛热定型机,其特征是:由顶置反向输送网帘(2)、顶置保温层(3)、松弛热定型机保温层(4)、主风道(5)、热交换器(6)、循环风机(7)、进、出口端面保温层(8)、进料口(9)、回转式耐热纤维网孔滚筒节部件(10)、进、出口前送料导板支架(11)、进、出料、前送导板机座(12)、滚筒调速、传动系统(13)、滚筒纵向筋板(14)、松弛热定型机节间主传动轮(15)、热风分配孔网通道(16)、主传动轴(17)、传动轴支座部件(18)、被动滚筒传动轮圈(19)、节间滚筒支架及保温部件(20)、出料口(21)、顶置热风循环部件(22)及纵向前送横导板(23)组成。将切断后短纤(1)反向输送干燥落入进料口(9),经回转式网孔滚筒节部件(10)在回转中提升并自然垂落的过程中充分干燥定型,并由纵向前送横导板(23)逐步送至出料口(21)排出完成工作任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振宁
申请(专利权)人:洪振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