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7894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21 0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再沸器,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置有介质进口,顶部设置有介质出口,壳体具有内壳壁和外壳壁,内壳壁从上到下成波纹形,内壳壁和外壳壁之间具有空腔,空腔内缠绕的设置有导热管,导热管在壳体顶部伸出壳体外设置有进料口,并在壳体底部伸出壳体外设置有出料口;壳体内顶部设置有上固定板,底部设置有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均开设有过流孔,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竖直布置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成波纹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壳体内壁设置成波纹状的结构,以及将换热管设置成波纹形,增加了换热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并通过在内壳壁和外壳壁之间的空腔内设置导热管,进一步加速换热过程,提高换热效率。

A reboil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boiler, including a shell with a medium inlet at the bottom, a medium outlet on the top, an inner shell wall and a shell wall, a corrugated inner shell wall from upper to lower, a cavity between the inner shell wall and the outer shell wall, a heat conduction tube wrapped in the cavity, and a heat conduction tube at the top of the shell. The shell is arranged in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and the shell is arranged in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fixed plate, the bottom is set with a lower fixed plate, the upper fixed plate and the lower fixed plate are provided with a flow hole, and a number of heat transfer tubes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fixed plate and the lower fixed plate. Ripple. By setti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into a corrugated structure and setting the heat exchange tube into a corrugated form, the heat exchange contact area is increased, the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is increased, and the heat transfer tube is set in the cavity between the inner shell wall and the outer shell wall to further accelerate the heat transfer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沸器
本技术涉及蒸馏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再沸器。
技术介绍
再沸器用于使装置中冷凝了的液体再度加热,使其蒸发。通常有热虹吸式和釜式再沸器(也称再沸器)顾名思义是使液体再一次汽化。它的结构与冷凝器差不多,不过后者是用来降温,而再沸器是用来升温汽化。再沸器多与分馏塔合用,再沸器是一个能够交换热量,同时有汽化空间的一种特殊换热器。在再沸器中的物料液位和分馏塔液位在同一高度。从塔底线提供液相进入到再沸器中。通常在再沸器中有25-30%的液相被汽化。被汽化的两相流被送回到分馏塔中,返回塔中的气相组分向上通过塔盘,而液相组分掉回到塔底。物料在再沸器受热膨胀甚至汽化,密度变小,从而离开汽化空间,顺利返回到塔里,返回塔中的气液两相,气相向上通过塔盘,而液相会掉落到塔底,由于静压差的作用,塔底将会不断补充被蒸发掉的那部分液位。再沸器的作用是使精馏塔底液相重组分气化,气相向上流动,与从回流罐下来的轻组分液相在塔斑或填料层上进行多次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从而使混合物达到高纯度的分离。现有的再沸器流速不均匀,换热效率低,换热不均匀。另外,现有再沸器的热源加热不均匀,升温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再沸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再沸器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再沸器,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置有介质进口,顶部设置有介质出口,所述壳体具有内壳壁和外壳壁,所述内壳壁从上到下成波纹形,内壳壁和外壳壁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缠绕的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在壳体顶部伸出壳体外设置有进料口,并在壳体底部伸出壳体外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顶部设置有上固定板,底部设置有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均开设有过流孔,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竖直布置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成波纹形。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壳体内壁设置成波纹状的结构,以及将换热管设置成波纹形,增加了换热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并通过在内壳壁和外壳壁之间的空腔内设置导热管,进一步加速换热过程,提高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再沸器,包括壳体10,壳体10底部设置有介质进口11,顶部设置有介质出口12,所述壳体10具有内壳壁13和外壳壁14,所述内壳壁13从上到下成波纹形,内壳壁13和外壳壁14之间具有空腔15,所述空腔15内缠绕的设置有导热管20,所述导热管20在壳体10顶部伸出壳体10外设置有进料口21,并在壳体10底部伸出壳体10外设置有出料口22;所述壳体10内在顶部设置有上固定板16,底部设置有下固定板17,所述上固定板16和下固定板17上均开设有过流孔161(171),上固定板16和下固定板17之间竖直布置有若干换热管30,所述换热管30成波纹形。上述方案中,所述换热管30与上固定板16和下固定板17可拆卸式连接,这样需要检修和清洗时,可以便于换热管30与上固定板16或下固定板17之间的拆卸;所述壳体10顶部具有介质汇集腔18,所述介质汇集腔18成半圆形空腔,所述介质出口12与介质汇集腔18连通,介质汇集腔18起到将壳体10内的介质进行汇集的作用,以便于蒸汽状态的介质及时从介质出口12内排出,提高换热效率。本技术的再沸器在使用时,介质从壳体10底部的介质进口11进入到壳体内,导热管20内通入沸水,优选的是沸水从位于顶部的进料口21流入,从位于底部的出料口流出,这样设置的原因是由于介质从壳体底部的介质进口11进入到壳体内后,介质温度逐渐降低,位于顶部的介质的温度比位于底部的介质的温度更低,因此将沸水从位于顶部的进料口流入可以更加均匀的对壳体内的所有介质蒸汽进行加热,从而使得换热更加均匀,提高换热效率。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再沸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沸器,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置有介质进口,顶部设置有介质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内壳壁和外壳壁,所述内壳壁从上到下成波纹形,内壳壁和外壳壁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缠绕的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在壳体顶部伸出壳体外设置有进料口,并在壳体底部伸出壳体外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顶部设置有上固定板,底部设置有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均开设有过流孔,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竖直布置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成波纹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沸器,包括壳体,壳体底部设置有介质进口,顶部设置有介质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内壳壁和外壳壁,所述内壳壁从上到下成波纹形,内壳壁和外壳壁之间具有空腔,所述空腔内缠绕的设置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在壳体顶部伸出壳体外设置有进料口,并在壳体底部伸出壳体外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壳体内顶部设置有上固定板,底部设置有下固定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春华张广和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市易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