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正益专利>正文

彩色气流纱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46420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彩色气流纱的生产方法,将彩色棉条经气流纺纱机纺制成彩色气流纱。气流纺工艺参数根据棉条内色纤维的特性确定。彩色棉条由多种色纤维与本色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且多种纤维呈均匀混合排列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彩色气流纱色泽、条干均匀,制成的织物不需要再染色,只要改变从原料到气流纺纱机的各种生产参数,就可纺出不同色泽、手感与风格的彩色气流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彩色纱的生产方法,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采用气流纺的工艺来生产彩色纱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气流纺纱机将单根彩色棉条纺成彩色气流纱。气流纺纱机纺制彩色气流纱的过程如下单根彩色棉条在给棉罗拉的旋转力的作用下向分梳辊方向运动,高速旋转的分梳辊表面是锯齿型针布,彩色棉条经分梳辊表面针布分梳后,棉条内的尘杂得到进一步清除,棉条内的各色纤维进一步呈现单纤维均匀混合伸直排列状态,分梳后的彩色纤维流在分梳辊产生的离心力和前方负压的作用下,沿输棉通道进入纺杯,纤维在高速旋转的纺杯产生的高速旋转气流的作用下完成加捻过程,形成纱线,纱线沿阻捻头、纱线通道、引纱罗拉输出,再经导纱器、卷绕罗拉形成筒子纱。单根彩色棉条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方法制成1.本色纤维(原棉、梳棉网、精梳网或化学纤维)按染色工序、混和工序、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和并条工序的次序形成单根彩色棉条。2.将本色纤维(原棉、梳棉网、精梳网或化学纤维)按染色工序、混和工序、开清棉工序、精梳工序、梳棉工序和并条工序的次序形成单根彩色棉条。3.也可不采用上述混和工序,而将开清棉工序和梳棉工序制成的彩色棉条与开清棉工序和梳棉工序制成的本色棉条经并条工序混色形成单根彩色棉条。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流纺纱机采用高速气流纺纱机。由于染色纤维与本色纤维的性能不同,因此用气流纺纱机生产彩色气流纱比生产本色气流纱要困难得多,采用生产普通本色气流纱的方法是纺不好彩色气流纱的。气流纺纱机的生产参数及气流纺工艺、纺纱元件及车间温湿度的选择等,要根据棉条内不同色泽纤维的强力、抱合力、摩擦力等性能确定。一般情况下,染色后的纤维改性较大,各种添加油剂并不能使其完全恢复原来性能。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法是 1.所述气流纺纱机的分梳辊的转速为8000~8400RPM。2.所述气流纺纱机的阻捻头要选择非光滑型,设计的英制捻系数为3.8~5.0范围内。3.梳棉车间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4.气流纺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通过改变从原料(色纤维的颜色、种类数以及混和比例等)到气流纺纱机的各种生产参数,可纺出不同色泽、手感与风格的彩色气流纱。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这种彩色气流纱具有色泽丰富、条干均匀和手感独特等特征,制成织物不需要再染色,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气流纺纱机纺制彩色气流纱的过程示意图。图2是各工序纤维变化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2混和工序的混棉机械示意图。气流纺纱机的生产参数及气流纺工艺、纺纱元件及车间温湿度的选择如下所述1.气流纺纱机的分梳辊的转速要比纺本色气流纱低10-15%,为8000~8400RPM。因为染色纤维的强力低于本色纤维,而且彩色棉条比本色棉条清洁,即棉条内所含细小尘杂较少,所以分梳辊的转速低一些为宜。2.气流纺纱机的阻捻头要选择非光滑型,设计捻系数应比纺本色纱高10%左右,用的英制捻系数为3.8~5.0范围内。因为染色纤维的强力和抱合力均低于本色纤维,所以选择非光滑型阻捻头有利于提高加捻效率,保证成纱强力。3.梳棉车间相对湿度略偏高掌握,应比纺本色纱提高5%左右。梳棉工序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比纺本色气流纱的湿度控制偏高一些,因为染色纤维与本色纤维相比较,长度短、抱合力低,所以湿度控制偏高一些有利于梳棉成网。4.气流纺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因为染色纤维的强力和抱合力均低于本色纤维,所以湿度控制偏高一些有利于纤维抱合成纱。供给气流纺纱机纺制彩色纱的单根彩色棉条采用下列工艺制成将本色纤维(原棉、梳棉网、精梳网或化学纤维)按染色工序→混和工序→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的次序形成单根彩色棉条。最后将单根彩色棉条经过图1所示的气流纺工序纺制成彩色气流纱。各工序的纤维变化示意图参见图2。图中,(1)-染色工序,(2)-混和工序,(3)-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和并条工序,(4)-气流纺工序。上述混和工序混和各色纤维可采用人工混和与混棉机械混和两种方式。混棉机械混和式如图3所示从右上方进入的各色纤维在摇晃的摆斗14作用下,分层平铺在水平输棉帘17上,压棉帘15与输棉帘17的相对表面同时向左运动,这使得它们之间的多层纤维同时向左运动,碰到角钉帘16,角钉帘16表面的角钉将不同时间进入混棉机械的多层纤维的左端纤维抓住向上方输送、输出。这一过程实现了对各色纤维的初步混和。实施例二供给气流纺纱机纺制彩色纱的单根彩色棉条采用下列工艺制成将本色纤维(原棉、梳棉网、精梳网或化学纤维)按染色工序→混和工序→开清棉工序→精梳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的次序形成单根彩色棉条。其工艺仅比上述实施例一增加一道精梳工序,以达到用户精品纱的要求。其余工艺与实施例一相同。实施例三供给气流纺纱机纺制彩色纱的单根彩色棉条采用下列工艺制成将彩色纤维经过开清棉工序和梳棉工序制成的彩色棉条,与经过开清棉工序和梳棉工序制成的本色棉条经并条工序实现混色,形成单根彩色棉条。此实施例可获得不同的混色效果,与实施例一、二相比,制得的彩纱外观更清晰。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用气流纺机将来自前道工序的单根彩色棉条纺制成彩色气流纱。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根彩色棉条是按染色工序→混和工序→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的次序形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根彩色棉条是按染色工序→混和工序→开清棉工序→精梳工序→梳棉工序→并条工序的次序形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根彩色棉条是由开清棉工序和梳棉工序制成的彩色棉条与开清棉工序和梳棉工序制成的本色棉条经并条工序混色形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纺纱机采用高速气流纺纱机。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纺纱机的分梳辊的转速为8000~8400RPM。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纺纱机应选用带有凹凸沟槽的阻捻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彩色气流纱的英制捻系数为3.8~5.0范围内。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梳棉工序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流纺工序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彩色棉条经气流纺纱机纺制成彩色气流纱。气流纺工艺参数根据棉条内色纤维的特性确定。彩色棉条由多种色纤维与本色纤维按一定比例混合组成,且多种纤维呈均匀混合排列状态。本专利技术的彩色气流纱色泽、条干均匀,制成的织物不需要再染色,只要改变从原料到气流纺纱机的各种生产参数,就可纺出不同色泽、手感与风格的彩色气流纱。文档编号D01H4/00GK1401838SQ0213718公开日2003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桂亚夫, 水风, 李英 申请人:徐正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彩色气流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气流纺机将来自前道工序的单根彩色棉条纺制成彩色气流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亚夫水风李英
申请(专利权)人:徐正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