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粗节纱气流纺分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282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粗节纱气流纺分梳装置。本装置通过改变分梳辊端面与分梳壳、壳盖之间的间隙,提高分梳壳和壳盖与分梳辊对应的平面的光洁度,使纺纱过程中分梳通道内的纤维不能进入上述两间隙,即使微量进入也不会聚集,因而不出现粗节纱。(*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气流纺纱分梳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以前,如国产FA611型气流纺纱机的分梳装置,分梳棍两端面与分梳壳和壳盖之间的间隙比较大,而且分梳壳和壳盖与分梳棍对应的端面光洁度也较低。纺纱过程中,分梳棍高速旋转时,其表面总存在附面气流层,当附面气流运动到给棉板处时,由于给棉罗拉、棉条和给棉板的阻挡,附面气流的动能转变成压力能,形成一个高压区,高压区的气体必然要从分梳棍外圆与分梳壳内圆之间的空隙中溢出。由于分梳棍表面存在一些未完全剥离的纤维,在棉条表面也存在一些游离纤维,所以在溢出的气流中总带有纤维,这些纤维在分梳棍两端面与分梳壳和壳盖之间的间隙中聚集,聚集的条件是分梳壳和壳盖与分梳棍对应的平面不光洁,当纤维聚集到一定大小时,被分梳壳内的负压气流带出与棉纱纺在一起而形成粗节纱。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不产生粗节纱的气流纺分梳装置。为了完成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分梳装置在装配时,分梳棍端面与分梳壳之间的间隙B和分梳棍端面与壳盖之间的间隙A都保持在0.1-0.2mm;分梳壳与分梳棍对应的端面C和壳盖与分梳棍对应的端面D光洁度都高于 。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纺纱过程中,由于间隙A和B很小,被溢出气流带出的纤维很难进入间隙A和B中,既使有少量纤维进入其中,因C面和D面很光洁,纤维也聚集不住,所以不产生粗节纱。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 为分梳装置主剖视图;图2 为分梳装置左视剖面图。如图1、图2所示,传动轴(1)装入分梳壳(2)的孔中,分梳棍(3)套在传动轴(1)上,然后把给棉罗拉(5)和给棉板(6)与分梳壳(2)对接,最后壳盖(4)装在分梳壳(2)上。权利要求一种由传动轴(1)、分梳壳(2)、分梳棍(3)、壳盖(4)、给棉罗拉(5)、给棉板(6)组成的气流纺分梳装置,传动轴(1)带动分梳棍(3)在分梳壳(2)内高速转动,其特征是分梳棍(3)与分梳壳(2)之间的间隙B和分梳棍(3)与壳盖(4)之间的间隙A都为0.1-0.2mm,分梳壳(2)与分梳棍(3)对应的端面C和壳盖(4)与分梳棍(3)对应的端面D光洁度都高于。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粗节纱气流纺分梳装置。本装置通过改变分梳棍端面与分梳壳、壳盖之间的间隙,提高分梳壳和壳盖与分梳棍对应的平面的光洁度,使纺纱过程中分梳通道内的纤维不能进入上述两间隙,即使微量进入也不会聚集,因而不出现粗节纱。文档编号D01H4/32GK1091787SQ93110290公开日1994年9月7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日专利技术者隋银三 申请人:山东省平原县棉纺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传动轴(1)、分梳壳(2)、分梳棍(3)、壳盖(4)、给棉罗拉(5)、给棉板(6)组成的气流纺分梳装置,传动轴(1)带动分梳棍(3)在分梳壳(2)内高速转动,其特征是:分梳棍(3)与分梳壳(2)之间的间隙B和分梳棍(3)与壳盖(4)之间的间隙A都为0. 1-0. 2mm,分梳壳(2)与分梳棍(3)对应的端面C和壳盖(4)与分梳棍(3)对应的端面D光洁度都高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银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平原县棉纺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