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宗埜专利>正文

新型结构集束网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44441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行业,提供一种环锭细纱机的集聚纺装置用的网圈。环锭细纱机的集聚纺装置用的一种新型结构集束网圈:采用经线交叉数比纬线交叉数少的特殊织物结构。纬线密度大于经线密度,拉伸强度增加,伸长减小。经线和纬线采用不同刚度的单丝,使宽度方向刚性好,有利于传动可靠;周长方向挠性好,减少传动阻力,网圈的速度稳定。网孔形状为大小不同、分布均匀的矩形、梯形或其他非正方形,空气阻力小,流速快,有利于排除尘埃颗粒。(*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性能优良的新型结构集束网圈,应用于纺织行业环锭纺 细纱机"气流型"集聚纺(紧密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环锭细纱机气流集束型集聚纺装置使用的一种"网圈(或称网格圈)",是用高分子 合成纤维单丝,用机织方法制造的管形圈。如图1所示,网圈1套在负压管2上,由前罗拉3经过上压辊4、传动元件5和传动压轮 6摩擦传动,使其和前罗拉3有方向一致、大小相同的线速度。其作用是借助负压管2的负压 产生的气流7,将从前罗拉3和上压辊4的钳口输出的纤维絮条0吸附在网圈1的表面上,网 圈1以前罗拉3相同的线速度同步前进,由于气流7的作用,使絮条0横向收縮,从而纺出的 纱线均匀度好、毛羽少、强度高。传统技术的网圈如图2所示,经线Ol(宽度方向8)和纬线02(圆周方向9)用同一种合成纤 维单丝制成;相邻经线01和纬线02的密度(间隔)相同;组织结构一般为二上一下的斜纹基本组织。这种网圈存在如下缺点1. 由于织造上的困难,网圈主要受力的纬线(周向9)密度接近极限,无法再增加,工作拉 伸强度不高,拉伸刚度小。2. 由于经线01密度偏大,导致周向弯曲刚度大,而影响了网圈的传动性能。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锭细纱机用的新型结构集束网圈,其特征在于:采用纬线交叉数多于经线交叉数的特殊织物组织结构制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宗埜
申请(专利权)人:陆宗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