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纺纱机上再启动纺制组分纱线的方法和实施该方法的伺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2000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组分纱线(41)的纺纱再启动方法,组分纱线(41)含有直线纺纱材料和由挑选出的纤维在环锭纺纱机上制成的已纺成组分,这期间,组分纱线(41)在所述组分纱线(2)的端部准备好之后在纺纱中断之前缠绕在卷绕筒管(5)上并在直线纺纱材料端部准备好之后,使用了存放在伺服装置(3)的专用筒管上的辅助纱线(41)。用于实施所述方法的、可沿所述纺纱机转换安装并能停止于环锭纺纱机的所选的工作单元(1)前面的伺服位置中的伺服装置(3)包含:纱线连接头(7),纱线连接头(7)至少处于伺服装置(3)的伺服位置中,所述伺服装置(3)可在引导组分纱线端部进入连接头(7)中的位置(71)与释放已连接的组分纱线进入工作单元(1)的装置中的位置(72)之间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再启动纺制组分纱线的方法,所述组分纱线含有直线纺织材料和由挑选出的纤维在环锭纺纱机上制成的已纺成组分,这期间,在所述组分纱线端部准备好之后在纺纱中断之前缠绕在卷绕筒管上并在直线纺织材料端部准备好之后,使用了存放在伺服装置的专用筒管上的辅助纱线和伺服装置,实施所述方法的、可沿所述纺纱机转换地安装并能在环锭纺纱机的所选工作单元前面的伺服位置中停住的所述伺服装置含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用于将在环锭纺纱机中断纺纱之后缠绕在卷绕筒管上的组分纱线与新纺成组分纱线连接,并连接装置含有连接头。
技术介绍
纺纱组分纱线的已知方法也解决了已中断的,例如断裂后的纺纱再启动问题,所述组分纱线含有直线纺织材料和由挑选出的纤维在环锭纺纱机上制成的组分。在再启动期间,纺纱还发生了将全值的新纺成组分纱线与断裂前缠绕在卷绕筒管上的组分纱线连接。CZ PV 2001-3200公开了伺服装置,它可被分派至纺纱机上的伺服工作单元和沿所述纺纱机转换,所述伺服装置包括具有用来织入的辅助单组分纱线的辅助筒管;纱线吸离装置;用于被分离的组分纱线废料的吸离装置;用来把缠绕在卷绕筒管上的组分纱线端部与来自纺纱转子的新纺成的组分纱线端部相连接的连接装置;连接期间用来临时存放已纺成组分纱线的纱线架;和用来在纱线架空载时使组分纱线在卷绕筒管上的缠绕加速的辅助驱动装置。连接装置包含连接头,连接头由正被连接的纱线的引导装置、固定装置及连接装置和在连接后解开多余纱线端部的装置组成。这些装置用于纺纱机使得正被连接的纱线不能容易地被导入这些装置中,有时这会导致纱线的错误引导,随后也导致纱线连接失败。由维修工手工完成的一些操作的自动化将缩短维修时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连接装置,其在引导纱线期间具有更好的维修能力,同时保持或改进连接质量。专利技术的原理通过在环锭纺纱机上的组分纱线的再启动纺纱,而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其原理在于把辅助纱线引入伺服装置的连接头和进一步从纺纱单元引入开口中的纱线排出管的步骤在以下时间实施当连接头处于由维修工引导纱线的合适位置时,同时辅助纱线的端部利用流动空气自动地被引入连接头的区域中和被进一步从纺纱单元自动地和/或手工地引导至出口中的纱线取出管的孔口;而在引导辅助纱线后及使新纺成的组分纱线与缠绕在卷绕筒管上的组分纱线连接后,连接头被移向释放纱线的位置,从而适合于随后使已连接的组分纱线排空进入工作单元的区域。本专利技术的另外目的通过含有实施所述方法的连接装置的伺服装置来实现,所述伺服装置可沿纺纱机转换地安装并能停止于包含实施本方法的连接装置的环锭纺纱机的所选工作单元前方的伺服位置中,其原理在于连接头至少位于伺服装置的伺服位置中,所述伺服装置可在引导纱线进入连接头的位置与把已连接的组分纱线释放入工作单元的装置的位置之间转换,而伺服装置含有可通过与控制装置相连的关闭阀连接于压缩空气源的喷嘴。环锭纺纱机上的伺服装置移向发生纺纱中断的其工作单元后,在发生纺纱中断处,在用于引导纱线的位置中出现该连接头,该处是维修工容易达到的位置。为引导辅助纱线至少进入连接头区域,利用了从喷嘴流出的空气和辅助纱线端部的漂移,同时吸入喷嘴的压缩空气的关闭阀与控制装置连接。在组分纱线端部连接之后和连接点周围的多余松弛部份分离之后,连接头移向用于释放已连接的组分纱线的位置,在所述释放位置处已连接的组分纱线是松弛的并被释放入工作单元的装置中。较好的是,如果连接头是转动的或可绕其转动轴线反向转动,由此,在移动期间,连接头维持由工作单元决定的其高度以及连接头、来自纺纱单元的纱线转递管的孔口、卷绕筒管、辅助纱线的夹具与分离的组分纱线剩余物的吸离装置之间的纱线长度比例不会有大变化。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实施例示意地显示于各附图中,其中图1是工作单元的装置与伺服装置的相互位置;图2是连接装置的视图,在引导纱线端部的位置中的具有连接头水平投影;图3是连接装置的视图,在释放纱线的位置中具有连接头水平投影;图4是伺服装置的连接头。详细描述将按照环锭纺纱机的实施例来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同时在附图上仅显示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有关的部分。纺制组分纱线的环锭纺纱机,包括至少一条相邻工作单元1布置的线,工作单元1能生产组分纱线2,所述组分纱线含有直线材料和由挑选出的纤维制成的已纺成组分。每个工作单元1包括纺纱单元6。为维护工作单元1,环锭纺纱机包括一个或多个伺服装置3,特别是用于当中断时连接组分纱线,此时每个伺服装置3可转换为更多数量的工作单元1。为了在组分纱线断裂后于再启动纺纱期间连接组分纱线端部,伺服装置3含有连接头7、已纺成纱线的吸离装置8、辅助纱线41的夹具9、解开纱线的装置10、吹离辅助纱线的喷嘴11、未图示的具有辅助纱线41卷绕的卷绕筒管、连接组分纱线端部期间存放纱线的临时纱线架12、已分离的组分纱线废料的吸离装置13、以及未图示的在组分纱线端部连接后使纱线加速缠绕在卷绕筒管5上的辅助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头7至少处于可转换的伺服装置的伺服位置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伺服装置围绕其垂直轴线转动。在未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头7恒定地在一个方向上转动,在另一个未图示的实施例中,连接头7的转动轴线是倾斜的或连接头7通过铰接机构连接于纺纱机的固定部分上,这导致连接头7移动期间沿另一个合适的总体轨道移动。在实施例中连接头7含有箱子73,在其上部及底部一个在另一个上地安装平面形的两个相似成型板74,而每个板74设有左缺口711及右缺口712,在这些区域内布置有切割装置75。臂76与合适的移动装置连接,例如它与流体直线发动机的活塞杆77夹持器铰接连接。吸离装置8含有管子,管子可拆卸地连接(利用熟知的电磁阀或其它合适的装置)于低压源。吸离装置8布置在从纺纱单元6抽离纱线41的方向上的连接头7的后面。吸离的纱线41的轨道引入工作单元1的纺纱单元6与连接头7区域中的吸离装置8之间。在吸离装置8附近布置了喷嘴11,通过未图示的关闭阀连接于控制再启动纺纱过程的装置,该控制再启动纺纱过程的装置连接于环锭纺纱机的压缩空气系统。在被引导的辅助纱线41端部所在位置的附近喷嘴11孔口位置处,辅助纱线41可被吹离而进入连接头7区域内。在例如由于断裂而使纺纱中断后,为在环锭纺纱机上再启动纺纱所需的维修工作业,是从缠绕在卷绕筒管上的组分纱线2端部的寻找及准备的熟知步骤开始的,或者,视情况而定,在纺纱单元6打开后从纺纱转子的准备步骤开始,纺纱单元6保持打开以移动伺服装置3至被伺服的工作单元1。在伺服装置3移动至工作单元1后连接头7处于引导纱线端部的位置71。缠绕在卷绕筒管5上的组分纱线2的已备好的端部被插入连接头7的左缺口711中,并且它被进一步引导进入用于引离随后已分离的端部的吸离装置13中。退绕出筒管的辅助纱线41的端部处于喷嘴11孔口处,利用吹出的空气,经夹具9它被引导进入连接头7区域中,然后维修工引导它进入连接头7的右缺口712中并进入纺纱单元6的纱线传输管中。在相对侧的是辅助纱线41,利用装置10它被夹紧在夹具9中,装置10使从其卷绕筒管上解开的纱线在合适点被中断并且获得的从卷绕筒管上解开的辅助纱线41的端部被引导入吸离装置8入口,吸离装置8入口连接于低压源并把辅助纱线41吸上来。然后挑选出的纤维的进给再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再启动纺制组分纱线的方法,所述组分纱线含有直线纺织材料和由挑选出的纤维在环锭纺纱机上制成的已纺成组分,这期间,在纺纱中断之前缠绕在卷绕筒管上的所述组分纱线端部准备好之后和在直线纺织材料端部准备好之后,使用了存放在伺服装置的专用筒管上的辅助纱线,其特征在于:引导辅助纱线(41)进入伺服装置的连接头(7)和进一步进入纺纱单元(6)的出口中的排出管的步骤在以下时间实施:当连接头(7)处于由维修工引导纱线的位置(71)时,同时辅助纱线(41)的端部利用流动空气自动被引入连接头(7)区域,和在引导辅助纱线(41)之后被进一步自动地和/或手工地引导至纺纱单元(6)的出口中的纱线排出管的孔口;而在把新纺成的组分纱线(4)与缠绕在卷绕筒管(5)上的组分纱线(2)相连接之后,连接头(7)被移至释放纱线的位置(72),在位置(72)处已连接的组分纱线被释放入工作单元(1)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库贝斯M莫拉维克
申请(专利权)人:里特捷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Z[捷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