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纱机牵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4185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个具有后置气动压实区的纺纱机牵伸装置附加地配有一个芯纱机构。该芯纱机构包括一个用于一个芯线的导向罗拉,该导向罗拉设置在牵伸装置的负荷支架上。对负荷支架与其摆动轴间隔距离地配置一个在朝向短纤维须条摆动时变得有效的导向体,该导向体使导向罗拉对准压实区的一个抽吸缝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牵伸一个短纤维须条的纺纱机牵伸装置,该牵伸装置具有一个限定牵伸区域的、包括一个供料施压罗拉的供料罗拉对,具有一个连接在其上的、压实短纤维须条的压实区—该压实区由一个包括一个止捻罗拉的钳口限定,具有一个使短纤维须条通过压实区输送的、覆盖一个抽吸缝隙的透气的输送元件,具有一个将一条芯线导引到短纤维须条的、包括一个导槽的导向罗拉并且具有一个固定供料施压罗拉、止捻罗拉和导向罗拉的、可以围绕一个摆动轴从短纤维须条摆动开的负荷支架。
技术介绍
在一个这种类型的已知牵伸装置(DE 198 60 201 A1)中所述导向罗拉贴靠在供料施压罗拉上,并且将芯线导引到还位于牵伸装置牵伸区中的供料罗拉对的楔缝中,并从那里导引到压实区中。在将一个已被牵伸的短纤维须条与后置的压实区和一个芯线的导引机构相结合时得到一个特别高价值的芯纱。但是在此重要的是,如何将芯线输送到短纤维须条。根据芯线是更多地从左面还是从右面到达抽吸缝隙、并且在考虑到一个随后的加捻机构的旋转方向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不同的芯纱结构。在一个上述类型的牵伸装置中,芯线的输送还不是最佳的,因为承载导向罗拉的负荷支架通常在其摆动轴部位处以非常大的间隙进行支承。因为一个纺纱机包括许多这样的负荷支架,所以所述每个导向罗拉可以分别根据上述间隙肯定占据不同的位置,这可能导致从纺纱器到纺纱器的不同芯纱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使芯线准确地对准压实区的抽吸缝隙。这个目的由此得以实现,对负荷支架与摆动轴间隔距离地配置一个在朝向短纤维须条摆动时变得有效的导向体,该导向体使导向罗拉对准抽吸缝隙。通过一个相应构成的导向体可以保证,当所述负荷支架在一次运行中断后又位于短纤维须条上的时候,所有负荷支架的每个导向罗拉总是同时对准抽吸缝隙。尤其在当短纤维须条在牵伸装置中不横向移动的时候是这种情况。对于具有压实区的芯纱机构,通常放弃短纤维须条的一种在其它方面常见的横向移动。根据如何并在哪里将导向罗拉固定在负荷支架上,可以使所述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导向体非常不同地构成。在一个实施例中规定,所述导向体在横截面中包括V形设置的静止导壁,一个相应构成的负荷支架轮廓进入到该导壁中。在这个变型中所述负荷支架也一起对准,并且补偿在摆动轴上的可能存在的间隙。在另一变型中,所述导向体可以包括一个设置在负荷支架上的叉件,它搭接一个相应匹配的静止的凸块。当所述导向体设置在导向罗拉的部位处时,这一点尤其是适宜的。在这个实施例中正是那个所涉及到的构件对准抽吸缝隙。所述导向罗拉可以根据所选择的负荷支架结构或者贴靠在供料施压罗拉上、或者贴靠在止捻罗拉上。尤其在后一种情况下,当所述导向体配置于面对止捻罗拉的抽吸缝隙端部的时候是有利的。一个这样的实施例使得抽吸缝隙能够以公知的方式相对于短纤维须条的自身输送方向略微倾斜地设置。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优点和特征从下面对于一些实施例的描述中给出。附图说明附图示出图1为一个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牵伸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导向罗拉贴靠在供料施压罗拉上,并且导向体一起对准负荷支架,图2为导向体沿着图1的截面II-II的视图,图3为一个牵伸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导向罗拉贴靠在止捻罗拉上,并且该导向罗拉直接对准抽吸缝隙,图4为图3中IV向的视图,其中从视图中去掉一些构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1中简示出一个纺纱机牵伸装置,其中在一个纺纱机的纵向上存在许多这样的牵伸装置。所述纺纱机可以最好是一个环锭纺纱机,但是也可以是任意其它形式的利用牵伸装置工作的纺纱机。每个牵伸装置以公知的方式包括被驱动的下罗拉1,2和3,它们沿着纺纱机的纵向运行,并因此最好共同构成一个设备侧面的所有牵伸装置。每个牵伸装置的一个负荷支架4以同样公知的方式支承三个附属于所述下罗拉1,2和3的施压罗拉5,6和7,该罗拉在必要时对于每两个相邻的牵伸装置可以构成公知的施压罗拉对。限定牵伸装置牵伸区的最后的罗拉对3,7是所谓的供料罗拉对,该施压罗拉7即所谓的供料施压罗拉。每个施压罗拉对分别通过公共的轴相互连接,并且在配置负荷弹簧8的情况下固定在负荷支架4中。所述牵伸装置用于牵伸一个粗纱或纤维须条形式的短纤维须条9。该短纤维须条9在输送方向A上连续地通过牵伸装置,并在这种情况下直到被牵伸到所期望的细度。在位于下罗拉2与3之间的主牵伸区中,所述短纤维须条9以公知的方式通过皮圈10和11导引,该皮圈将短纤维须条9供给到供料罗拉对3,7。所述负荷支架4在需要时可从短纤维须条9偏转地安置在一个由摆动轴12构成的、位置固定的固定连杆上。通过一个手柄34可以使施压罗拉5,6和7在中断纺纱过程时从从属的下罗拉1,2和3上抬起。对于牵伸装置配置一个所谓的芯纱机构13。这个机构包括一个导向罗拉14,它同样设置在负荷支架4上,并且对于按照图1的实施例配置于供料施压罗拉7。所述导向罗拉14在此弹性地贴靠在从属的供料施压罗拉7上。每个导向罗拉14沿着其运行面配有一个用于一个芯线16的导槽15。在移动方向B上输送的芯线16以公知的方式输送给短纤维须条9。该芯线16围绕导向罗拉14在那个导槽15中回转,并从后面引入到供料罗拉对3,7的夹紧缝隙中。在纺纱时产生的芯纱17在供料方向C上被输送到一个未示出的加捻机构、例如一个环锭。所述芯线16从一个未示出的备用筒子中取出,并且在与短纤维须条9合并之前最好以公知的方式伸长。在芯纱17挤压纺丝后所述伸长几乎完全返回,因此产生一个柔软弹性的芯纱17,其芯由芯线16构成而其外皮由短纤维须条9的纤维构成。为了使短纤维须条9在获得纺纱加捻之前成束或压实一这将以公知的方式使不利的纺纱三角(spinndreiecke)缩小,那么使短纤维须条9在供料罗拉对3,7之后通过一个气动压实区18并在这里这样成束,使得短纤维须条9变细并且存在更少的绒毛,在总体上更好地利用材料的条件下,这最终导致一个更高的强度。所述压实区18的排出端通过一个钳口19限定,从该位置开始所述作为芯纱17要被挤压纺丝的纱线得到其纺纱加捻。该钳口19在纺纱加捻方面起到止捻的作用。所述压实区18包括一个异型管20,它最好在一个设备段上延伸。在该异型管20的表面上对每个纺纱器安置一个抽吸缝隙21,该缝隙基本上在短纤维须条9的输送方向A上延伸,并且大致到达钳口19。每个纺纱器对每个压实区18配置一个输送短纤维须条9的、相对窄小的、由输送带构成的输送元件22,它分别覆盖抽吸缝隙21并透气地构成。有利的是,输送元件22可以是一个具有非常细小气孔的薄编织带。所述异型管20在其外轮廓上构成为用于输送带的滑动面。对于输送带的驱动利用一个止捻罗拉23,它同样固定在负荷支架4上,并且与异型管20构成已经提及的钳口19。该止捻罗拉23由供料施压罗拉7获得其驱动。每个异型管20包括一个抽吸孔,该抽吸孔连接到一个抽吸管25,该抽吸管本身与一个未示出的负压源连接。所述短纤维须条9在压实区18中的成束或压实在本专业领域中是公知的。通过透气的输送元件22使气流对应于通过抽吸缝隙21进入的气流宽度地流进抽吸缝隙21中,该气流使短纤维须条9的边缘纤维向着其中间压缩。通过抽吸缝隙21相对于输送方向A略微倾斜的位置可以在抽吸缝隙21的一个限制壁上产生对于压实的强化作用。代替所述抽吸缝隙21的一个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牵伸一个短纤维须条(9)的纺纱机牵伸装置,该牵伸装置具有一个限定牵伸区域的、包括一个供料施压罗拉(7)的供料罗拉对(3,7),具有一个连接在其上的、压实短纤维须条(9)的压实区(18)-该压实区由一个包括一个止捻罗拉(23)的钳口(19)限定,具有一个使短纤维须条(9)通过压实区(18)输送的、覆盖一个抽吸缝隙(21)的透气的输送元件(22),具有一个将一条芯线(16)导引到短纤维须条(9)的、包括一个导槽(15)的导向罗拉(14)并且具有一个固定供料施压罗拉(7)、止捻罗拉(23)和导向罗拉(14)的、可以围绕一个摆动轴(12)从短纤维须条(9)摆动开的负荷支架(4),其特征在于,对负荷支架(4)与摆动轴(12)间隔距离地配设一个在朝向短纤维须条(9)摆动时变得有效的导向体(26;30),该导向体使导向罗拉(14)对准抽吸缝隙(2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勒纳R梅歇尔
申请(专利权)人:里特机械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