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换位专利>正文

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经口模成型改性再生制造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7202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经口模成型改性再生制造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把经除尘的切断或撕碎草本植物体纤维物料或植物纤维素纤维物料,以酸性水溶液悬浮浸泡或浸透润湿后,经由循环42-96℃空气气流干燥后磨碎,磨碎物料以中性水溶液洗滤出其可溶物质后,把由洗滤过程形成的BOD/COD溶液经高效反应器厌氧处理回收甲烷气,把其固体滤渣滤干或干燥后得到活性植物纤维素固体物料。把此物料以6%-30%烧碱溶液进行分散溶解并使经分散溶解形成溶液的粘度范围在40-250s(落球粘度)。把此粘度范围溶液经压榨或过滤,滤除不溶物木质素及杂质(木质素经干燥回收)后得到净化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此碱水溶液进一步过滤或脱泡后得到可纺性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把此可纺溶液以口模成型方式进行其植物纤维素改性再生加工制造。其特征是:    以纺丝泵定量把可纺性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送入烛形滤器后,在压力下通过喷丝头纺丝孔形成众多细流,使此细流经过一段空气层后或进入到温度为23-55℃酸性水溶液或进入到温度为23-55℃惰性有机溶剂水化再生凝固浴液中,在适度拉伸作用下使其细流凝固再生为水化纤维素丝条后导出,导出丝条经酸洗、水洗后使其进入到温度为20-35℃溶有交联剂(或丙烯腈、或苯乙烯、或丙烯酰胺、或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或引发剂(或铈盐溶液、或过硫酸钾)含水惰性有机溶剂浴液中,使水化活性纤维素丝条转化形成接枝共聚物丝条后导出,导出丝条经含水惰性有机溶剂洗涤后,再经110℃气流干燥,获得活性植物纤维素或接枝丙烯腈或接枝苯乙烯或接枝丙烯酰胺或接枝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丝束纤维。(*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将草本植物体纤维物料或植物纤维素纤维物料,经简易物化加工处理,使其纤维素活性化后,把由洗滤其可溶物质形成的BOD/COD溶液进行厌氧处理回收甲烷气。把由洗滤所得到的固体滤渣以烧碱溶液分散溶解,使其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化,并使其具备可纺性后,以口模成型方式进行其植物纤维素改性再生加工制造的综合型新工艺。
技术介绍
淀粉和丙烯腈、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等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形成接枝共聚淀粉。如以冷水把淀粉分散,搅拌下加热至90-95℃糊化,通氮气1h,然后冷却至25℃加入硝酸铈铵与硝酸混合溶液,搅拌10min后加入丙烯腈,在氮气保护下继续搅拌反应2h得淀粉接枝丙烯腈共聚物。将淀粉、苯乙烯、水及过硫酸钾以100∶50,25∶1的比例混合成半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时也能制得淀粉-苯乙烯接枝共聚物。(严瑞瑄主编《水溶性高分子》-接枝共聚淀粉。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6,P416-419)。
技术实现思路
把经除尘的切断或撕碎草本植物体纤维物料或植物纤维素纤维物料,以酸性水溶液悬浮浸泡或浸透润湿后,经由循环42-96℃空气气流干燥后磨碎,磨碎物料以中性水溶液洗滤出其可溶物质后,把由洗滤过程形成的BOD/COD溶液经高效反应器厌氧处理回收甲烷气,把其固体滤渣滤干或干燥后得到活性植物纤维素固体物料。把此物料以6%-30%烧碱溶液进行分散溶解,并使经分散溶解形成溶液的粘度范围在40-250s(落球粘度)。把此粘度范围溶液经压榨或过滤,滤除不溶物木质素及杂质(木质素经干燥回收)后得到净化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碱水溶液经进一步过滤或脱泡后得到可纺性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把此可纺溶液以口模成型方式进行其植物纤维素改性再生加工制造1、以纺丝泵定量把可纺性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送入烛形滤器后,在压力下通过喷丝头纺丝孔形成众多细流,使此细流经过一段空气层后或进入到温度为23-55℃酸性水溶液或进入到温度为23-55℃惰性有机溶剂水化再生凝固浴液中,在适度拉伸作用下使其细流凝固再生为水化纤维素丝条后导出,导出丝条经酸洗、水洗后使其进入到温度为20-35℃溶有交联剂(或丙烯腈、或苯乙烯、或丙烯酰胺、或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或引发剂(或铈盐溶液、或过硫酸钾)含水惰性有机溶剂浴液中,使水化活性纤维素丝条转化形成接枝共聚物丝条后导出,导出丝条经含水惰性有机溶剂洗涤后,再经110℃气流干燥,获得活性植物纤维素或接枝丙烯腈或接枝苯乙烯或接枝丙烯酰胺或接枝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丝束纤维。2、以纺丝泵定量把可纺性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送入烛形滤器后,在压力下通过喷丝头纺丝孔形成众多细流,使此细流经过一段空气层后,进入到温度为20-35℃溶有丙烯酸或过硫酸钾含水惰性有机溶剂反应浴浴液中,在适度拉伸作用下,转化形成活性植物纤维素接枝丙烯酸共聚物丝条后导出,导出丝条经含水惰性有机溶剂洗涤、110℃热气流干燥,获得活性植物纤维素接枝丙烯酸共聚物丝束纤维。具体实施例方式把经除尘的500kg切断或撕碎麦秸或500kg废旧短棉绒,分别以PH值<2.5硫酸水溶液悬浮浸泡或浸透润湿后,分别被铺放在架盘中,以架盘式干燥室由循环的42-96℃空气气流干燥后,分别经磨碎,磨碎物料以PH值为6.5中性水溶液洗滤出其可溶物质后,把由洗滤形成的BOD/COD溶液经混合后,以升流式高效反应器厌氧处理回收甲烷气,把其固体滤渣分别滤干或干燥后,分别以6%-30%烧碱水溶液进行分散溶解,并使经分散溶解形成溶液的粘度范围分别在40-250s(落球粘度)。然后分别经压榨或过滤,滤出其草体木质素或杂质粒子后(其木质素经干燥回收)。再分别把压榨或过滤得到的纤维素碱水溶液进行过滤或脱泡后,得到麦草可纺性活性纤维素碱水溶液或废旧短棉绒可纺性活性纤维素碱水溶液,把以上两种可纺性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分别以口模成型方式进行其纤维素改性再生加工制造1、以纺丝泵定量把可纺性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送入烛形滤器后,在压力下通过喷丝头纺丝孔形成众多细流,使此细流经过一段空气层后或进入到温度为23-55℃酸性水溶液或进入到温度为23-55℃甲醇有机溶剂水化再生凝固浴液中,在适度拉伸作用下使其细流凝固再生为水化纤维素丝条后导出,导出丝条经酸洗、水洗后使其进入到温度为20-35℃溶有交联剂(或丙烯腈、或苯乙烯、或丙烯酰胺、或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或引发剂(或铈盐溶液、或过硫酸钾)含水甲醇有机溶剂浴液中,使水化活性纤维素丝条转化形成接枝共聚物丝条后导出,导出丝条经含水惰性有机溶剂洗涤后,再经110℃气流干燥,获得活性植物纤维素或接枝丙烯腈或接枝苯乙烯或接枝丙烯酰胺或接枝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丝束纤维。2、以纺丝泵定量把可纺性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送入烛形滤器后,在压力下通过喷丝头纺丝孔形成众多细流,使此细流经过一段空气层后,进入到温度为20-35℃溶有丙烯酸或过硫酸钾含水甲醇有机溶剂反应浴浴液中,在适度拉伸作用下,转化形成活性植物纤维素接枝丙烯酸共聚物丝条后导出,导出丝条经含水甲醇有机溶剂洗涤、110℃热气流干燥,获得活性植物纤维素接枝丙烯酸共聚物丝束纤维。权利要求。本专利技术是把经除尘的切断或撕碎草本植物体纤维物料或植物纤维素纤维物料,以酸性水溶液悬浮浸泡或浸透润湿后,经由循环42-96℃空气气流干燥后磨碎,磨碎物料以中性水溶液洗滤出其可溶物质后,把由洗滤过程形成的BOD/COD溶液经高效反应器厌氧处理回收甲烷气,把其固体滤渣滤干或干燥后得到活性植物纤维素固体物料。把此物料以6%-30%烧碱溶液进行分散溶解并使经分散溶解形成溶液的粘度范围在40-250s(落球粘度)。把此粘度范围溶液经压榨或过滤,滤除不溶物木质素及杂质(木质素经干燥回收)后得到净化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此碱水溶液进一步过滤或脱泡后得到可纺性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把此可纺溶液以口模成型方式进行其植物纤维素改性再生加工制造。其特征是1、以纺丝泵定量把可纺性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送入烛形滤器后,在压力下通过喷丝头纺丝孔形成众多细流,使此细流经过一段空气层后或进入到温度为23-55℃酸性水溶液或进入到温度为23-55℃惰性有机溶剂水化再生凝固浴液中,在适度拉伸作用下使其细流凝固再生为水化纤维素丝条后导出,导出丝条经酸洗、水洗后使其进入到温度为20-35℃溶有交联剂(或丙烯腈、或苯乙烯、或丙烯酰胺、或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或引发剂(或铈盐溶液、或过硫酸钾)含水惰性有机溶剂浴液中,使水化活性纤维素丝条转化形成接枝共聚物丝条后导出,导出丝条经含水惰性有机溶剂洗涤后,再经110℃气流干燥,获得活性植物纤维素或接枝丙烯腈或接枝苯乙烯或接枝丙烯酰胺或接枝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丝束纤维。2、以纺丝泵定量把可纺性活性植物纤维素碱水溶液送入烛形滤器后,在压力下通过喷丝头纺丝孔形成众多细流,使此细流经过一段空气层后,进入到温度为20-35℃溶有丙烯酸或过硫酸钾含水惰性有机溶剂反应浴浴液中,在适度拉伸作用下,转化形成活性植物纤维素接枝丙烯酸共聚物丝条后导出,导出丝条经含水惰性有机溶剂洗涤、110℃热气流干燥,获得活性植物纤维素接枝丙烯酸共聚物丝束纤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把经除尘的切断或撕碎草本植物体纤维物料或植物纤维素纤维物料,经酸性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换位
申请(专利权)人:李换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