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换位专利>正文

粉粒状磷酸二铵制造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6745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粉粒状磷酸二铵制造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用氨氨化磷酸溶液,通过氨化结晶工艺回收磷酸二铵的新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条件是:在氨化塔内使磷酸溶液得以氨化,使反应物系NH-[3]-H-[3]PO-[4]-H-[2]O的pH达到9-11.5时,磷酸铵结晶沉淀从氨化溶液中析出、结晶经离心分离并干燥,即得粉粒状磷酸二铵产品。(*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用氨氨化磷酸溶液,通过氨化结晶工艺回收磷酸二铵的新方法。目前,世界范围内,就磷酸二铵均采用料浆造粒法与管式反应造粒生产。所用湿法磷酸的浓度为40-54%P2O5。流程经过:预中和、氨化造粒、二次洗涤、干燥、破碎、返料、冷却等工序。设备构造复杂,投资大,能耗高。如TVA流程,西班牙克罗斯流程,或雅各布斯-多科流程。两种工艺的不同点是,管式反应造粒法所用磷酸较浓,(54%P2O5)。不设干燥设备。而料浆造粒法用的磷酸浓度较低(40-42%P2O5)。设有干燥设备,作为结晶磷酸二铵产品,是通过浓缩料浆与制冷冷却以达到部分结晶而回收的。所以此法作为传统的结晶方式能耗更高。本专利技术旨在开发,比料浆造粒法与管式反应造粒法工艺简单,能耗低,且又不同于传统结晶法的结晶干燥回收法。以达到减少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是:使磷酸溶液在带有搅拌装置的密闭的氨化塔内得以氨化,当溶液氨化到PH值达到9-11.5时,磷酸铵就结晶析出,离心分离结晶并干燥即得粉粒状磷酸二铵产品。也可不经干燥直接得到湿基磷酸铵结晶产品。母液经加热处理回收其中的氨,达到氨的循环。在氨化时,所用的氨可处在液态、气态或氨溶液中(含氨10-25%)。磷酸可以是直接过滤湿法酸(18-32%P2O5);也可是浓缩湿法酸(32-54%P2O5);或者是热法磷酸(54-61.57%-->P2O5)。本专利技术比料浆造粒法与管式反应造粒法的优点是:工艺简单、设备简化、能耗低。可以直接使用过滤湿法磷酸(18-32%P2O5)比传统的结晶法更为优越的是:不用浓缩料浆与冷却料浆(18-20℃)即能形成结晶。实现本专利技术很方便,取原料磷酸(25%P2O5)500毫升,注入1000毫升密闭的氨化塔,把氨导管通入磷酸溶液中,另一端与氨(液氨或气氨)储罐相通,用放氨阀控制氨流量,使之与容器外部水帘相配合,氨化至直溶液的PH值到达10-11.5时,氨化溶液中形成浓厚的结晶沉淀。或者取16%的氨溶液500毫升,注入1000毫升氨化塔内,再取原料磷酸(61.57%P2O5)22毫升,一次加到氨水溶液中即形成磷酸铵结晶沉淀。结晶溶液中的PH值在10.5-11.5间。把结晶离心分离即得湿基磷酸铵结晶产品。湿基磷酸铵结晶经干燥成为粉粒状磷酸二铵产品,干燥温度在75-85℃,把由磷酸溶液形成的母液加热回收其中的氨,达到氨的循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是用氨氨化磷酸水溶液,通过氨化结晶工艺回收磷酸二铵的新方法,技术特征是:在氨化塔中,反应物系NH↓[3]—H↓[3]PO↓[4]—H↓[2]O的PH值达到9—11.5时,磷酸铵结晶沉淀形成,磷酸铵结晶经离心分离得到湿基磷酸铵结晶,湿基磷酸铵结晶经干燥处理即得到粉粒状磷酸二铵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是用氨氨化磷酸水溶液,通过氨化结晶工艺回收磷酸二铵的新方法,技术特征是:在氨化塔中,反应物系NH3-H3PO4-H2O的PH值达到9-11.5时,磷酸铵结晶沉淀形成,磷酸铵结晶经离心分离得到湿基磷酸铵结晶,湿基磷酸铵结晶经干燥处理即得到粉粒状磷酸二铵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本发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换位
申请(专利权)人:李换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