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碳酸氢铵替代液氨生产磷铵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415883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碳酸氢铵替代液氨生产磷铵的方法。将碳酸氢铵固体物料粉碎后送入装有加热管的反应槽内同磷酸进行中和反应制成磷铵料浆;其中,也可加入部分液氨与碳酸氢铵一起与磷酸发生中和反应;将中和度达到要求的磷铵料浆送入浓缩蒸发系统脱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克服了液氨原料量的不足,以贮存运输方便,价格便宜,毒性小的碳酸氢铵生产磷铵,解决了化肥生产中原料紧缺的难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碳酸氢铵替代液氨生产磷铵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磷铵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以碳酸氢铵为原料生产磷铵的方法。目前,我国相继建设了八十多套年产三万吨的磷铵装置,这些磷铵厂大都建在原来的普钙厂基础上,磷铵的生产常因原料之一——液氨的不足而受到影响,即使建立在合成氨厂也需增加一套脱碳装置,资金约需300多万元,投资大,经济效益受到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基于碳酸氢铵作为固体原料,贮存运输安全方便,价格便宜,毒性比液氨小,原料供应充足等特点,对以其全部或部分替代液氨来生产磷铵的工艺流程进行设计,提供一种新的生产磷铵的方法,以解决因液氨供量不足而影响生产的问题。现对本专利技术实行详细说明:图1为以碳酸氢铵为原料全部替代液氨生产磷铵的工艺流程图。图2为以碳酸氨铵为原料部分替代液氨生产磷铵的工艺流程图。碳酸氢铵与磷酸反应,从能量关系式上可知这是一个吸热反应,因而在反应槽3中安装加热管5。以碳酸氢铵全部替代液氨生产磷铵的具体反应流程如图1所示,将碳酸氢铵固体物料粉碎后经传送带1送入反应槽3中,磷酸由加料口2加入,碳酸氢铵与磷酸在反应槽3中进行中和反应,需要的热量由加热管5供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经回收系统4排出回收。将中和度达到1.15-1.20的磷铵料浆用料浆泵7打入闪蒸室8中蒸发脱水,水蒸气由冷凝管10排出,浓缩后的磷铵进入造粒系统9进行造粒处理。如果以碳酸氨铵部分替代液氨,生产流程分为二步,如图2所示,第一步与前面所述以碳酸氢铵全部替代液氨的生产流程相同,所不同的的是,将第一步生产的中和度达到0.5-0.8的中和料浆输到反应槽6中与加入的氨气进行二次中和,二次中和后中和度可达1.15-1.20;料浆的浓缩造粒过程与前面所述的方法相同。补充的氨气是由液氨气化制得的,贮槽11中的液氨进入蒸发器12,通入蒸气进行气化,气化的液氨进入气氨缓冲罐13,从气氨缓冲罐13进入反应槽6中进行二次中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用易于贮备运输,价格便宜,供应充分的碳酸氨铵替代供应不足,毒性大的液氨来生产磷铵,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产量高,满足了农业的需要。                    实施例1将碳酸氢铵固体80吨粉碎后经传送带1送入反应槽3中,将83.6吨磷酸(浓度按100%计算)由加料口2加入,碳酸氢铵和磷酸在反应槽3中反应,需要的热量由加热管5供给。将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经回收系统4排出回收;用料浆泵7将生成的中和度为1.15的磷铵料浆,打入闪蒸室8中蒸发脱水,水蒸气由冷凝管10排出,浓缩后的磷铵进入造粒系统9进行造粒处理。                     实施例2方法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将81.7吨碳酸氨铵和83.24吨的磷酸(浓度粒100%计算)在反应槽3中的加热中和,得到中和度为1.20的磷铵料浆。                   实施例3将碳酸氢铵固体31.44吨粉碎后经传送带1送入反应槽3中,将83.6吨磷酸(浓度按100%计算)由加料口2加入,碳酸氢铵与磷酸在反应槽3中进行一次中和,需要的热量由加热管5供给,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经回收系统4排出回收,一次中和度为0.5;将此料浆输入反应槽6中与9.85吨液氨所产生的氨气进入二次中和,二次中和度为1.15,用料浆泵7将此料浆打入闪蒸室8中蒸发脱水,水蒸气由冷凝管10排出,浓缩后的磷铵进入造粒系统9进行造粒处理。                   实施例4方法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的是:将37.28吨的碳酸氨铵83.42吨的磷酸(浓度按100%计算)及8.97吨的液氨进行中和,得到一次中和度为0.6,二次中和度为1.17的中和料浆。-->                   实施例5方法步骤与实施例3相同,不同的是:将48.9吨的碳酸氨铵、83.26吨磷酸(浓度按100%计算)及6.5吨的液氨进行中和,得到一次中和度为0.8,二次中和度为1.2的中和料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碳酸氢铵替代液氨生产磷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碳酸氢铵固体物料粉碎后送入装有加热管5的反应槽3中同磷酸进入中和反应,将生成的中和度为1.15-1.20的中和料浆直接送入浓缩蒸发系统8脱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碳酸氢铵替代液氨生产磷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碳酸氢铵固体物料粉碎后送入装有加热管5的反应槽3中同磷酸进入中和反应,将生成的中和度为1.15-1.20的中和料浆直接送入浓缩蒸发系统8脱水。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碳酸氢铵替代液氨生产磷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中和料浆是碳酸氢铵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文锋刘三强王继刚许振义骆焕俊曹小军
申请(专利权)人:遵化市化肥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