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氨纶纺丝甬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6805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形氨纶纺丝甬道,主要应用于氨纶纺丝设备内部气流分布、氨纶丝束排列和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甬道体(1),喷丝板组件(2)、环形吹风器(3)、环形进风整流器(4)、环形回风整流器(5)、热气流进口(6)和热气流出口(7),所述的喷丝板组件(2)设置于筒形甬道体(1)顶部中间,环形吹风器(3)设置于筒形甬道体(1)顶部喷丝板组件(2)外围,环形进风整流器(4)置于环形吹风器(3)的下方,环形回风整流器(5)设置于筒形甬道体(1)的底部,热气流进口(6)连接于环形吹风器(3)顶部,热气流出口(7)连接于环形回风整流器(5)侧壁。本发明专利技术甬道内气流稳定,分配均匀、纺丝质量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丝甬道,具体涉及一种圆形氨纶纺丝甬道。属纺织设备附件领域。
技术介绍
氨纶纺丝甬道,主要应用于氨纶纺丝设备内部气流分布、氨纶丝束排列和伴热系统。在本专利技术作出以前,在氨纶纺丝工艺过程中,通常采用方甬道侧吹风,工作时气流垂直于丝束行进方向,整流装置加工一致性差,方甬道内热气流产生紊乱,从而引起并丝现象和丝束截面变形,影响整个纺丝成型过程。同时伴热系统局部伴热,温差较大,溶剂在甬道内挥发不均匀,直接影响氨纶丝的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甬道内气流稳定,分配均匀、纺丝质量好的圆形氨纶纺丝甬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圆形氨纶纺丝甬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甬道体,喷丝板组件、环形吹风器、环形进风整流器、环形回风整流器、热气流进口和热气流出口,所述的喷丝板组件设置于筒形甬道体顶部中间,环形吹风器设置于筒形甬道体顶部喷丝板组件外围,环形进风整流器置于环形吹风器的下方,环形回风整流器设置于筒形甬道体的底部,热气流进口连接于环形吹风器顶部,热气流出口连接于环形回风整流器侧壁。本专利技术圆形氨纶纺丝甬道,所述的筒形甬道体外壁整体覆置有拌热隔套。本专利技术在气流分布形式上采用顶部环形吹风,工作时气流平行于丝束行进方向和圆甬道体,气流稳定,分配均匀,避免侧吹风对丝束的干扰,使气流在任一截面均能保持一致性,避免丝束互相缠绕及丝束截面被吹扁;同时采用整体伴热系统,提高了氨纶丝的纺丝速度和质量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顶部放大图。图4为图1的A-A剖示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2,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圆形氨纶纺丝甬道。主要由圆筒形甬道体1,喷丝板组件2、环形吹风器3、环形进风整流器4、环形回风整流器5、热气流进口6以及热气流出口7等组成。所述的喷丝板组件2设置于筒形甬道体1顶部中间,环形吹风器3设置于筒形甬道体1顶部喷丝板组件2外围,环形进风整流器4置于环形吹风器3的下方,环形回风整流器5设置于筒形甬道体1的底部,热气流进口6设置于环形吹风器3顶部,热气流出口7设置于环形回风整流器5外侧。筒形甬道体1外壁整体覆置有伴热隔套1.1。图中8为氨纶丝条。参见图3,所述的环形吹风器3包括环形气室3.1、压盖3.2以及吹风管3.3,压盖3.2盖置于环形气室3.1顶部,吹风管3.3连接于压盖3.2上,与热气流进口6和环形气室3.1相连通。参见图3,所述的环形进风整流器4由多孔整流板4.1、金属滤网4.2、金属滤网压框4.3、金属滤网4.4、金属滤网压框4.5以及压框4.6上、下堆叠组成。参见图4,所述的环形回风整流器5包括环形回风室5.1和挡流板5.2,环形回风室5.1内壁5.1.1为多孔整流板,热气流出口管5.2连接于环形回风室5.1外壁,挡流板5.3设置于热气流出口管5.2进口侧。权利要求1.一种圆形氨纶纺丝甬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甬道体(1),喷丝板组件(2)、环形吹风器(3)、环形进风整流器(4)、环形回风整流器(5)、热气流进口(6)和热气流出口(7),所述的喷丝板组件(2)设置于筒形甬道体(1)顶部中间,环形吹风器(3)设置于筒形甬道体(1)顶部喷丝板组件(2)外围,环形进风整流器(4)置于环形吹风器(3)的下方,环形回风整流器(5)设置于筒形甬道体(1)的底部,热气流进口(6)连接于环形吹风器(3)顶部,热气流出口(7)连接于环形回风整流器(5)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氨纶纺丝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吹风器(3)包括环形气室(3.1)、压盖(3.2)以及吹风管(3.3),压盖(3.2)盖置于环形气室(3.1)顶部,吹风管(3.3)连接于压盖(3.2)上,与热气流进口(6)和环形气室(3.1)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圆形氨纶纺丝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进风整流器(4)由多孔整流板(4.1)、金属滤网(4.2)、金属滤网压框(4.3)、金属滤网(4.4)、金属滤网压框(4.5)以及压框(4.6)上、下堆叠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圆形氨纶纺丝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回风整流器(5)包括环形回风室(5.1)和挡流板(5.2),环形回风室(5.1)内壁为多孔整流板,热气流出口管(5.2)连接于环形回风室(5.1)外壁,挡流板(5.3)设置于热气流出口管(5.2)进口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形氨纶纺丝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回风整流器(5)包括环形回风室(5.1)和挡流板(5.2),环形回风室(5.1)内壁为多孔整流板,热气流出口管(5.2)连接于环形回风室(5.1)外壁,挡流板(5.3)设置于热气流出口管(5.2)进口侧。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圆形氨纶纺丝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形甬道体(1)外壁整体覆置有伴热隔套(1.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形氨纶纺丝甬道,主要应用于氨纶纺丝设备内部气流分布、氨纶丝束排列和伴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甬道体(1),喷丝板组件(2)、环形吹风器(3)、环形进风整流器(4)、环形回风整流器(5)、热气流进口(6)和热气流出口(7),所述的喷丝板组件(2)设置于筒形甬道体(1)顶部中间,环形吹风器(3)设置于筒形甬道体(1)顶部喷丝板组件(2)外围,环形进风整流器(4)置于环形吹风器(3)的下方,环形回风整流器(5)设置于筒形甬道体(1)的底部,热气流进口(6)连接于环形吹风器(3)顶部,热气流出口(7)连接于环形回风整流器(5)侧壁。本专利技术甬道内气流稳定,分配均匀、纺丝质量好。文档编号D01F6/70GK1727529SQ20051004114公开日2006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李新立, 朱志平 申请人:江阴中绿化纤工艺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形氨纶纺丝甬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形甬道体(1),喷丝板组件(2)、环形吹风器(3)、环形进风整流器(4)、环形回风整流器(5)、热气流进口(6)和热气流出口(7),所述的喷丝板组件(2)设置于筒形甬道体(1)顶部中间,环形吹风器(3)设置于筒形甬道体(1)顶部喷丝板组件(2)外围,环形进风整流器(4)置于环形吹风器(3)的下方,环形回风整流器(5)设置于筒形甬道体(1)的底部,热气流进口(6)连接于环形吹风器(3)顶部,热气流出口(7)连接于环形回风整流器(5)侧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立朱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中绿化纤工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