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552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2 0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包括主体、罩壳、传动轴、转子绕组、扇叶、两个轴承和至少两个定子绕组,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套设在传动轴上,所述转子绕组和定子绕组均设置在主体内,所述转子绕组套设在传动轴上,所述定子绕组周向均匀固定在主体的内壁上,所述扇叶安装在传动轴的一端上,所述罩壳固定在主体的靠近扇叶的一端,所述扇叶设置在罩壳内,所述主体上设有防尘机构,所述主体内设有冷却机构,该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通过防尘机构实现了防止灰尘进入电机内的功能,不仅如此,还通过冷却机构达到了电机的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其中电机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源的一种,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的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以此来提供新能源汽车行驶所需的动力。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电机运行时间过长时会出现温度过高现象,过热对电机的绝缘是很不利的,电机对发热反应最敏感的部位就是定子绕组绝缘,每种绝缘材料只能承受一定的温度,超过自身允许的温度,就会加速绝缘的老化,缩短电机使用寿命,而且还可能因绝缘损坏引发各种事故,不仅如此,电机中还会有灰尘进入,对电机轴上两头的轴承有影响,轴承坏后引起定子与转子相磨发热,导致烧坏线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包括主体、罩壳、传动轴、转子绕组、扇叶、两个轴承和至少两个定子绕组,所述主体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套设在传动轴上,所述转子绕组和定子绕组均设置在主体内,所述转子绕组套设在传动轴上,所述定子绕组周向均匀固定在主体的内壁上,所述扇叶安装在传动轴的一端上,所述罩壳固定在主体的靠近扇叶的一端,所述扇叶设置在罩壳内,所述主体上设有防尘机构,所述主体内设有冷却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检测组件和四个防尘组件,四个防尘组件均匀设置在主体的两端,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主体内,所述防尘组件包括通孔、电磁铁、光杆、密封板、弹簧和限位块,所述通孔设置在主体上,所述电磁铁固定在主体的一端,所述光杆的顶端固定在电磁铁的下方,所述限位块与光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和密封板均套设在光杆上,所述密封板的顶端通过弹簧与电磁铁的下方连接,所述密封板与通孔贴合;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循环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除尘箱、排气孔、连接管和两个进气管,所述除尘箱固定在主体的内壁上,所述排气孔设置在除尘箱的靠近转子绕组的一侧,所述连接管竖向设置在除尘箱内,所述连接管的底端设置在除尘箱内的底部,两个进气管与远离扇叶的两个通孔一一对应,所述通孔套设在进气管的一端上,所述通孔通过进气管与连接管连通,所述除尘箱的远离扇叶的一侧套设在进气管上;所述主体内设PLC,所述电磁铁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检测电机的运行状态,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套管、活塞、弹性线、限位环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套管的底端固定在传动轴上,所述套管的顶端套设在活塞上,所述活塞的底端通过弹性线与套管内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环套设在活塞上,所述限位环固定在套管的内壁上,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限位环的靠近弹性线的一端。作为优选,为了实现电机的冷却效果,所述循环组件包括水箱、单向阀、进水管、出水管和送水单元,所述水箱固定在主体的下方,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设置在水箱的靠近扇叶的一端,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除尘箱的顶端,所述主体套设在进水管上,所述除尘箱通过进水管与水箱连通,所述单向阀设置在进水管的靠近水箱的一端,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设置在除尘箱的靠近扇叶的一侧,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水箱的上方,所述水箱通过出水管与除尘箱连通,所述送水单元设置在水箱内。作为优选,为了避免空气无法与水接触,所述出水管与除尘箱的连接点到除尘箱内的底部的距离大于连接管的底端到除尘箱内的底部的距离。作为优选,为了达到水在除尘箱内的循环效果,所述送水单元包括驱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轴、驱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转动轴和推动单元,所述驱动齿轮套设在传动轴上,所述驱动齿轮设置在主体的远离扇叶的一侧,所述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在连接轴上,所述水箱的远离扇叶的一端套设在连接轴上,所述驱动锥齿轮套设在连接轴的远离从动齿轮的一端上,所述驱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锥齿轮套设在转动轴上,所述水箱内的顶部套设在转动轴的顶端,所述推动单元设置在转动轴的底端。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推动水的功能,所述推动单元包括曲柄、连杆、连接块、推板、连接孔和挡板,所述曲柄固定在转动轴的底端,所述曲柄通过连杆与连接块铰接,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推板上,所述水箱套设在推板上,所述推板位于单向阀和出水管之间,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推板上,所述连接孔的轴线与传动轴的轴线平行,所述挡板与推杆的靠近扇叶一侧铰接,所述挡板与连接孔贴合。作为优选,为了提高冷却效果,所述水箱内设有冷却棒,所述冷却棒设置在单向阀和推板之间。作为优选,为了减小光杆与密封板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光杆上涂有润滑油。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水箱的密封性,所述连接轴与水箱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连接轴上。作为优选,为了去除空气中的水分,所述除尘箱上设有干燥器,所述干燥器固定在除尘箱的一侧,所述干燥器通过排气孔与除尘箱的内部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通过防尘机构实现了防止灰尘进入电机内的功能,与现有的防尘机构相比,该防尘机构结构巧妙,实用性更高,不仅如此,还通过冷却机构达到了电机的降温效果,与现有的冷却机构相比,该冷却机构通过水降低空气温度来实现电机降温,降温效果更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的防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的循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的推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罩壳,3.传动轴,4.转子绕组,5.扇叶,6.轴承,7.定子绕组,8.通孔,9.电磁铁,10.光杆,11.密封板,12.弹簧,13.限位块,14.除尘箱,15.排气孔,16.连接管,17.进气管,18.套管,19.活塞,20.弹性线,21.限位环,22.压力传感器,23.水箱,24.单向阀,25.进水管,26.出水管,27.驱动齿轮,28.从动齿轮,29.连接轴,30.驱动锥齿轮,31.从动锥齿轮,32.转动轴,33.曲柄,34.连杆,35.连接块,36.推板,37.连接孔,38.挡板,39.冷却棒,40.密封圈,41.干燥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包括主体1、罩壳2、传动轴3、转子绕组4、扇叶5、两个轴承6和至少两个定子绕组7,所述主体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6套设在传动轴3上,所述转子绕组4和定子绕组7均设置在主体1内,所述转子绕组4套设在传动轴3上,所述定子绕组7周向均匀固定在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扇叶5安装在传动轴3的一端上,所述罩壳2固定在主体1的靠近扇叶5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包括主体(1)、罩壳(2)、传动轴(3)、转子绕组(4)、扇叶(5)、两个轴承(6)和至少两个定子绕组(7),所述主体(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6)套设在传动轴(3)上,所述转子绕组(4)和定子绕组(7)均设置在主体(1)内,所述转子绕组(4)套设在传动轴(3)上,所述定子绕组(7)周向均匀固定在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扇叶(5)安装在传动轴(3)的一端上,所述罩壳(2)固定在主体(1)的靠近扇叶(5)的一端,所述扇叶(5)设置在罩壳(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设有防尘机构,所述主体(1)内设有冷却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检测组件和四个防尘组件,四个防尘组件均匀设置在主体(1)的两端,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主体(1)内,所述防尘组件包括通孔(8)、电磁铁(9)、光杆(10)、密封板(11)、弹簧(12)和限位块(13),所述通孔(8)设置在主体(1)上,所述电磁铁(9)固定在主体(1)的一端,所述光杆(10)的顶端固定在电磁铁(9)的下方,所述限位块(13)与光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和密封板(11)均套设在光杆(10)上,所述密封板(11)的顶端通过弹簧(12)与电磁铁(9)的下方连接,所述密封板(11)与通孔(8)贴合;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循环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除尘箱(14)、排气孔(15)、连接管(16)和两个进气管(17),所述除尘箱(14)固定在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排气孔(15)设置在除尘箱(14)的靠近转子绕组(4)的一侧,所述连接管(16)竖向设置在除尘箱(14)内,所述连接管(16)的底端设置在除尘箱(14)内的底部,两个进气管(17)与远离扇叶(5)的两个通孔(8)一一对应,所述通孔(8)套设在进气管(17)的一端上,所述通孔(8)通过进气管(17)与连接管(16)连通,所述除尘箱(14)的远离扇叶(5)的一侧套设在进气管(17)上;所述主体(1)内设PLC,所述电磁铁(9)与PLC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包括主体(1)、罩壳(2)、传动轴(3)、转子绕组(4)、扇叶(5)、两个轴承(6)和至少两个定子绕组(7),所述主体(1)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6)套设在传动轴(3)上,所述转子绕组(4)和定子绕组(7)均设置在主体(1)内,所述转子绕组(4)套设在传动轴(3)上,所述定子绕组(7)周向均匀固定在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扇叶(5)安装在传动轴(3)的一端上,所述罩壳(2)固定在主体(1)的靠近扇叶(5)的一端,所述扇叶(5)设置在罩壳(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上设有防尘机构,所述主体(1)内设有冷却机构;所述防尘机构包括检测组件和四个防尘组件,四个防尘组件均匀设置在主体(1)的两端,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主体(1)内,所述防尘组件包括通孔(8)、电磁铁(9)、光杆(10)、密封板(11)、弹簧(12)和限位块(13),所述通孔(8)设置在主体(1)上,所述电磁铁(9)固定在主体(1)的一端,所述光杆(10)的顶端固定在电磁铁(9)的下方,所述限位块(13)与光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2)和密封板(11)均套设在光杆(10)上,所述密封板(11)的顶端通过弹簧(12)与电磁铁(9)的下方连接,所述密封板(11)与通孔(8)贴合;所述冷却机构包括连接组件和循环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除尘箱(14)、排气孔(15)、连接管(16)和两个进气管(17),所述除尘箱(14)固定在主体(1)的内壁上,所述排气孔(15)设置在除尘箱(14)的靠近转子绕组(4)的一侧,所述连接管(16)竖向设置在除尘箱(14)内,所述连接管(16)的底端设置在除尘箱(14)内的底部,两个进气管(17)与远离扇叶(5)的两个通孔(8)一一对应,所述通孔(8)套设在进气管(17)的一端上,所述通孔(8)通过进气管(17)与连接管(16)连通,所述除尘箱(14)的远离扇叶(5)的一侧套设在进气管(17)上;所述主体(1)内设PLC,所述电磁铁(9)与PLC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套管(18)、活塞(19)、弹性线(20)、限位环(21)和压力传感器(22),所述套管(18)的底端固定在传动轴(3)上,所述套管(18)的顶端套设在活塞(19)上,所述活塞(19)的底端通过弹性线(20)与套管(18)内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环(21)套设在活塞(19)上,所述限位环(21)固定在套管(18)的内壁上,所述压力传感器(22)设置在限位环(21)的靠近弹性线(20)的一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效果好的智能型新能源汽车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包括水箱(23)、单向阀(24)、进水管(25)、出水管(26)和送水单元,所述水箱(23)固定在主体(1)的下方,所述进水管(25)的一端设置在水箱(23)的靠近扇叶(5)的一端,所述进水管(25)的另一端设置在除尘箱(14)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燕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越崴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