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290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模型,其中,充电需求模型用于预测电动汽车在充电时需要的充电负荷;根据充电需求模型确定电动汽车在目标时间充电内时,需要间歇性能源提供的目标充电负荷;在目标时间内,通过间歇性能源提供的目标充电负荷向电动汽车充电。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减小电动汽车在充电时对电网的冲击的效果。

Charging metho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cessor for electric vehi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harging method, a device, a storage medium and a processor for an electric vehicle. The method includes: obtaining the charging demand model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in which the charging demand model is used to predict the charging load required by the electric vehicle in the charge of charging. Intermittent energy provides target charging load to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The invention achieves the effect of reducing the impact of electric vehicles on the grid when char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间歇性能源的出力特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较大,而电动汽车充电也有其特殊规律,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和间歇性能源出力特性是否协调,决定着区域电动汽车和间歇性能源互补消纳的能力。在电动汽车负荷和间歇性能源出力很相关的情况下,当间歇性能源发电大于充电负荷需求时,间歇性能源出力大于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则电动汽车充电可全部由间歇性能源发电提供,且同时可供附近的传统负荷用电,由于间歇性能源发电较多,通过电动汽车充电无法完全消纳,则部分仍需接入配电网,对配电网的供电安全性和供电质量仍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当间歇性能源出力大于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时,则电动汽车充电可全部由间歇性能源发电提供,且同时可供附近的传统负荷用电,由于间歇性能源发电较多,通过电动汽车充电无法完全消纳,则部分仍需接入配电网,对配电网的供电安全性和供电质量仍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在电动汽车负荷和间歇性能源出力有一定的相关性的情况下,当间歇性能源发电大于充电负荷需求时,仅在两者特性相一致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互补消纳的效果,且此期间,若间歇性能源多余电量,可以通过配电网供应其它传统负荷,若无多余电量,或其发电量不够供应电动汽车充电,则电动汽车需通过电网充电,其它时间间歇性能源的发电量需通过配电网进行输送和分配,且电动汽车充电也需通过配电网充电;当间歇性能源发电小于充电负荷需求时,仅在两者特性相一致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互补消纳的效果,且此期间电动汽车也需通过配电网进行充电,其它时间间歇性能源的发电量需通过配电网进行输送和分配,且电动汽车充电也需通过配电网充电。在电动汽车负荷和间歇性能源出力不相关的情况下,由于间歇性能源发电出力特性和电动汽车的充电特性不相关,因此,间歇性能源所发的电量需通过配电网进行传输分配,且电动汽车也需通过电网来充电。此时,电动汽车充电和间歇性能源发电的不具备互补消纳特性。在大规模的电动汽车入网充电时,会导致局部地区的负荷紧张,尤其会加重高峰时段的电网负担。由于目前通过间歇性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有序充电还不能协调统一,进而不能抑制两者对电网的冲击,存在电动汽车在充电时对电网的冲击较大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在充电时对电网的冲击较大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以至少解决电动汽车在充电时对电网的冲击较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模型,其中,充电需求模型用于预测电动汽车在充电时需要的充电负荷;根据充电需求模型确定电动汽车在目标时间充电内时,需要间歇性能源提供的目标充电负荷;在目标时间内,通过间歇性能源提供的目标充电负荷向电动汽车充电。可选地,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模型包括:获取电动汽车在任意时刻开始充电的第一概率密度,其中,第一概率密度用于指示电动汽车在任意时刻开始充电的概率分布情况;获取电动汽车的日充电时长的第二概率密度,其中,第二概率密度用于指示电动汽车的日充电时长的概率分布情况;根据第一概率密度和第二概率密度确定电动汽车在充电时的任意充电时刻和充电时长的概率分布信息;根据概率分布信息确定电动汽车在一天内每一个时间点的充电需求的期望值;根据期望值建立充电需求模型。可选地,获取电动汽车在任意时刻开始充电的第一概率密度包括:获取电动汽车最后一次返回目标地点的时刻的第三概率密度,其中,第三概率密度用于指示电动汽车最后一侧返回目标地点的时刻的概率分布情况;将第三概率密度确定为第一概率密度。可选地,获取电动汽车的日充电时长的第二概率密度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日行驶里程的第四概率密度,其中,日行驶里程与日充电时长相对应,第四概率密度用于指示电动汽车的日行驶里程的概率分布情况;根据第四概率密度确定电动汽车的日充电时长的第二概率密度。可选地,根据概率分布信息确定电动汽车在一天内每一个时间点的充电需求的期望值包括:对概率分布信息进行蒙特卡洛预测,得到电动汽车在一天内每一个时间点的充电需求的期望值。可选地,根据期望值建立充电需求模型包括:根据期望值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负荷需求曲线,其中,充电负荷需求曲线用于指示电动汽车在任意时刻充电需要的充电负荷;将充电负荷需求曲线确定为充电需求模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模型,其中,充电需求模型用于预测电动汽车在充电时需要的充电负荷;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充电需求模型确定电动汽车在目标时间充电内时,需要间歇性能源提供的目标充电负荷;充电单元,用于在目标时间内,通过间歇性能源提供的目标充电负荷向电动汽车充电。可选地,获取单元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动汽车在任意时刻开始充电的第一概率密度,其中,第一概率密度用于指示电动汽车在任意时刻开始充电的概率分布情况;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动汽车的日充电时长的第二概率密度,其中,第二概率密度用于指示电动汽车的日充电时长的概率分布情况;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概率密度和第二概率密度确定电动汽车在充电时的任意充电时刻和充电时长的概率分布信息;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概率分布信息确定电动汽车在一天内每一个时间点的充电需求的期望值;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期望值建立充电需求模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程序运行时控制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程序运行时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该实施例通过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模型,其中,充电需求模型用于预测电动汽车在充电时需要的充电负荷;根据充电需求模型确定电动汽车在目标时间充电内时,需要间歇性能源提供的目标充电负荷;在目标时间内,通过间歇性能源提供的目标充电负荷向电动汽车充电。由于通过根据充电需求模型确定电动汽车在目标时间充电内时,需要间歇性能源提供的目标充电负荷,进而通过目标充电负荷向电动汽车充电,达到了通过间歇性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的协调统一,来抑制两者对电网的冲击,解决了电动汽车在充电时对电网的冲击较大的问题,达到了减小电动汽车在充电时对电网的冲击的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动力电池充电特性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在最后一次返回停驻地的时刻概率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日行驶里程概率密度的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日充电时长概率密度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单台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期望的示意图;以及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模型,其中,所述充电需求模型用于预测所述电动汽车在充电时需要的充电负荷;根据所述充电需求模型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在目标时间充电内时,需要间歇性能源提供的目标充电负荷;在目标时间内,通过所述间歇性能源提供的所述目标充电负荷向所述电动汽车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模型,其中,所述充电需求模型用于预测所述电动汽车在充电时需要的充电负荷;根据所述充电需求模型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在目标时间充电内时,需要间歇性能源提供的目标充电负荷;在目标时间内,通过所述间歇性能源提供的所述目标充电负荷向所述电动汽车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模型包括:获取所述电动汽车在任意时刻开始充电的第一概率密度,其中,所述第一概率密度用于指示所述电动汽车在任意时刻开始充电的概率分布情况;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日充电时长的第二概率密度,其中,所述第二概率密度用于指示所述电动汽车的日充电时长的概率分布情况;根据所述第一概率密度和所述第二概率密度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在充电时的任意充电时刻和充电时长的概率分布信息;根据所述概率分布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在一天内每一个时间点的充电需求的期望值;根据所述期望值建立所述充电需求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电动汽车在任意时刻开始充电的所述第一概率密度包括:获取所述电动汽车最后一次返回目标地点的时刻的第三概率密度,其中,所述第三概率密度用于指示所述电动汽车最后一侧返回所述目标地点的时刻的概率分布情况;将所述第三概率密度确定为所述第一概率密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日充电时长的所述第二概率密度包括:获取所述电动汽车的日行驶里程的第四概率密度,其中,所述日行驶里程与所述日充电时长相对应,所述第四概率密度用于指示所述电动汽车的日行驶里程的概率分布情况;根据所述第四概率密度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日充电时长的所述第二概率密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概率分布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在一天内每一个时间点的充电需求的所述期望值包括:对所述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秀兰陈平朱洁李香龙刘畅曾爽金渊关宇陈熙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