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2906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体、设置于充电桩体右端面内的充电接口以及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端头,充电桩体底部固定设有基座,充电桩体顶部固定设有防雨棚,充电接口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口部朝右的上插合槽和下插合槽,所述上插合槽上端壁和所述下插合槽下端壁均设置有触头,所述触头探进所述上插合槽和下插合槽中,所述上插合槽和下插合槽之前设置有左右伸延的中槽,所述中槽上端设置有左右伸延且与中槽联通的上滑腔,所述中槽下端设置有左右伸延且与中槽联通的下滑腔,所述上滑腔与上插合槽之间设置有联通的上通合槽,所述下滑腔与下插合槽之间设置有联通的下通合槽。

An improved new energy charging pile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mproved new energy charging pil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harging pile body, a charging interface set in the right end face of a charging pile body and a charging end connected with a new energy vehicle. The base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harging pile body. The top of the charging pile body is fixed with an anti rain shed, and the charging interface is set up and down in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of the charging interface. The upper end wall and lower end wall of the upper interplugged groove and the lower end wall of the lower interplugged groove are arranged in the upper end wall of the upper intercalation groove and the lower intercalated groove. The upper slot of the upper interplugged groove and the lower intercalation groove is arranged with a right and left extension before the upper end of the middle groove is arranged with a left and right extension and in the middle. The lower end of the trough is provided with a left and right extension and a slide cavity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slot. The upper slide cavity and the upper interplugged groov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joint slot, and the lower cavity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lide cavity and the lower intercalation sl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配套实施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以节约能源、环保无污染等众多优点逐渐取代传统汽车而被广泛使用。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是为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载体,然而传统中充电桩设置模式单一,其充电口内的导电片一般设置相对靠外,因此,这种导电片很容易被金属杆件接触到,易发生触电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体、设置于所述充电桩体右端面内的充电接口以及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端头,所述充电桩体底部固定设有基座,所述充电桩体顶部固定设有防雨棚,所述充电接口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口部朝右的上插合槽和下插合槽,所述上插合槽上端壁和所述下插合槽下端壁均设置有触头,所述触头探进所述上插合槽和下插合槽中,所述上插合槽和所述下插合槽之前设置有左右伸延的中槽,所述中槽上端设置有左右伸延且与所述中槽联通的上滑腔,所述中槽下端设置有左右伸延且与所述中槽联通的下滑腔,所述上滑腔与所述上插合槽之间设置有联通的上通合槽,所述下滑腔与所述下插合槽之间设置有联通的下通合槽,所述上滑腔和所述下滑腔中分别可左右活动地安装有上滑臂和下滑臂,所述上滑臂上端面和下滑臂下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齿链条和第二齿链条,所述上通合槽中通过转杆可转动地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链条配合连接的第一齿链轮,所述上通合槽中还通过转杆可转动地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链轮相配合的第二齿链轮,所述下通合槽中通过转杆可转动地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齿链条配合连接的第三齿链轮,所述中槽中活动安装有第一电连块和第二电连块,所述第一电连块与所述上滑臂下端面右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连块与所述下滑臂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所述上滑腔和下滑腔中分别设置有上传动结构和下传动结构,所述上传动结构用以驱动所述上滑臂向右滑动而使所述第一电连块与所述中槽右端壁相抵,所述和下传动结构用以驱动所述下滑臂向左滑动而使所述第二电连块与所述中槽左端壁相抵,从而可使所述第一电连块与所述第二电连块脱离配合,所述充电接口中还设有漏保装置,所述漏保装置包括装配槽以及漏保;所述充电端头左端面上下相应设置有分别与所述上插合槽和下插合槽相配合的上插轴和下插轴,所述上插轴和下插轴内侧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三齿链条和第四齿链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传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滑臂右端面的第一铁销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滑腔右端壁中的上铁轴,所述上铁轴外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线圈,所述下传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滑臂左端面的第二铁销以及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滑腔左端壁中的下铁轴,所述下铁轴外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电连,所述充电接口右端面还设置有电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插轴和下插轴左端均设置有斜插面。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齿链轮和第三齿链轮的外端分别探进所述上插合槽和下插合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链轮、第二齿链轮和第三齿链轮三者参数同样。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连块与市电连接,所述第二电连块与所述触头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装配槽设置于所述下插合槽左侧下方的所述充电接口内,所述漏保固定安装于所述装配槽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充电接口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电连块与所述第二电连块相对分离而未配合,由此,可使所述触头不通电,人为意外将金属杆件插入到上插合槽或者下插合槽中时不会造成触电事故;由于普通的金属杆件无法驱动所述第二齿链轮和第三齿链轮转动,因此,不会使所述第一电连块与所述第二电连块配合,故无法使所述触头通电,大大提高了用电安全性;由于本专利技术装置中只有驱动所述第二齿链轮和第三齿链轮反向转动相同的角度时才能使所述第一电连块与所述第二电连块配合,因此,进一步提高了用电安全性,可大大减小安全隐患;本专利技术装置使用时,所述上插轴和下插轴分别插入到所述上插合槽和下插合槽中的过程中,所述第三齿链条和第四齿链条可分别作用于所述第二齿链轮和第三齿链轮,所述第二齿链轮可逆时针转动,而所述第三齿链轮可顺时转动,所述第二齿链轮可驱动所述第一齿链轮顺时针转动,所述第一齿链轮可驱动所述上滑臂向左滑动,所述第三齿链轮可驱动所述下滑臂向右滑动,由此可使所述第一电连块与所述第二电连块相对靠近,当所述充电端头左端面与所述充电接口右端面贴合时,所述第一电连块与所述第二电连块相配合,所述第二电连块将市电传输给所述触头,从而可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充电结束后,将所述充电端头向右拔出,所述第三齿链条可驱动所述第二齿链轮顺时针转动,而所述第四齿链条可驱动所述第三齿链轮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二齿链轮可驱动所述第一齿链轮逆时针转动由此,所述第一齿链轮可驱动所述上滑臂向右滑动,所述第三齿链轮可驱动所述下滑臂向左滑动,由此,可使所述第一电连块和所述第二电连块可恢复到初始状态;本专利技术装置中的上传动结构和下传动结构可在所述第一电连块未与所述中槽右端壁相抵或者所述第二电连块未与所述中槽左端壁相抵时使用,所述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通电时可分别使所述上铁轴和下铁轴产生磁性,所述上铁轴和下铁轴可分别吸引所述上铁销和下铁销,由此使所述第一电连块与所述中槽右端壁相抵,而使所述第二电连块与所述中槽左端壁相抵,由此可使所述第一电连块和所述第二电连块可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方便下一次充电使用;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充电桩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充电接口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充电端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改进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充电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一种改进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体9、设置于所述充电桩体9右端面内的充电接口20以及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端头10,所述充电桩体9底部固定设有基座91,所述充电桩体9顶部固定设有防雨棚92,所述充电接口20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口部朝右的上插合槽38和下插合槽33,所述上插合槽38上端壁和所述下插合槽33下端壁均设置有触头21,所述触头21探进所述上插合槽38和下插合槽33中,所述上插合槽38和所述下插合槽33之前设置有左右伸延的中槽31,所述中槽31上端设置有左右伸延且与所述中槽31联通的上滑腔26,所述中槽31下端设置有左右伸延且与所述中槽31联通的下滑腔32,所述上滑腔26与所述上插合槽38之间设置有联通的上通合槽33,所述下滑腔32与所述下插合槽33之间设置有联通的下通合槽29,所述上滑腔26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体、设置于充电桩体右端面内的充电接口以及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端头,其特征在于:充电桩体底部固定设有基座,充电桩体顶部固定设有防雨棚,充电接口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口部朝右的上插合槽和下插合槽,上插合槽上端壁和下插合槽下端壁均设置有触头,触头探进上插合槽和下插合槽中,上插合槽和下插合槽之前设置有左右伸延的中槽,中槽上端设置有左右伸延且与中槽联通的上滑腔,中槽下端设置有左右伸延且与中槽联通的下滑腔,上滑腔与上插合槽之间设置有联通的上通合槽,下滑腔与下插合槽之间设置有联通的下通合槽,上滑腔和下滑腔中分别可左右活动地安装有上滑臂和下滑臂,上滑臂上端面和下滑臂下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齿链条和第二齿链条,上通合槽中通过转杆可转动地安装有与第一齿链条配合连接的第一齿链轮,上通合槽中还通过转杆可转动地安装有与第一齿链轮相配合的第二齿链轮,下通合槽中通过转杆可转动地安装有与第二齿链条配合连接的第三齿链轮,中槽中活动安装有第一电连块和第二电连块,第一电连块与上滑臂下端面右侧固定连接,第二电连块与下滑臂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上滑腔和下滑腔中分别设置有上传动结构和下传动结构,充电接口中还设有漏保装置,漏保装置包括装配槽以及漏保;充电端头左端面上下相应设置有分别与上插合槽和下插合槽相配合的上插轴和下插轴,上插轴和下插轴内侧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三齿链条和第四齿链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新能源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体、设置于充电桩体右端面内的充电接口以及与新能源汽车连接的充电端头,其特征在于:充电桩体底部固定设有基座,充电桩体顶部固定设有防雨棚,充电接口中上下相应设置有口部朝右的上插合槽和下插合槽,上插合槽上端壁和下插合槽下端壁均设置有触头,触头探进上插合槽和下插合槽中,上插合槽和下插合槽之前设置有左右伸延的中槽,中槽上端设置有左右伸延且与中槽联通的上滑腔,中槽下端设置有左右伸延且与中槽联通的下滑腔,上滑腔与上插合槽之间设置有联通的上通合槽,下滑腔与下插合槽之间设置有联通的下通合槽,上滑腔和下滑腔中分别可左右活动地安装有上滑臂和下滑臂,上滑臂上端面和下滑臂下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齿链条和第二齿链条,上通合槽中通过转杆可转动地安装有与第一齿链条配合连接的第一齿链轮,上通合槽中还通过转杆可转动地安装有与第一齿链轮相配合的第二齿链轮,下通合槽中通过转杆可转动地安装有与第二齿链条配合连接的第三齿链轮,中槽中活动安装有第一电连块和第二电连块,第一电连块与上滑臂下端面右侧固定连接,第二电连块与下滑臂上端面左侧固定连接,上滑腔和下滑腔中分别设置有上传动结构和下传动结构,充电接口中还设有漏保装置,漏保装置包括装配槽以及漏保;充电端头左端面上下相应设置有分别与上插合槽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杨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巨茗自控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