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治疗皮肤纤维化的药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1913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皮肤纤维化的方法,包括给药受试者有效量的纤溶酶原。

Medicine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skin fibrosis and its us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skin fibrosis, including administering the effective amount of plasminogen to the subj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防和治疗皮肤纤维化的药物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防和治疗皮肤纤维化的方法,包括给药受试者有效量的纤溶酶原。
技术介绍
纤维化是一种病理变化,表现为成纤维细胞激活增殖、组织器官内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实质细胞减少,持续进展可致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和功能丧失。重要脏器的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在全世界范围内,组织纤维化是许多疾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据美国有关统计资料证明,该国因各种疾病而致死的患者中,约45%可以归于组织纤维增生疾病。纤维化疾病包括累及多系统的疾病,如系统性硬化症、多灶性纤维化、硬皮病、肾源性的多系统纤维化,也包括器官组织特异性疾病,如皮肤、心、肺、肝、肾纤维化等。不同纤维化疾病的病因各不相同,例如组织器官的损伤、感染、免疫反应、慢性炎症等,但其共同的特征是细胞外基质(ECM)在组织中的过度沉积和器官组织重构[1-3]。心脏纤维化出现于多种心脏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如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和高血压心脏病等。过度的心脏纤维化导致心脏功能受损,是多种疾病走向心衰的主要原因,其中抑制和逆转心肌纤维化己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肝纤维化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致肝内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肝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淀的病理过程。多种因素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如病毒感染、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酗酒等。肝纤维化的病理特点为汇管区和肝小叶内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沉积,但尚未形成小叶内间隔,肝硬化则有假小叶形成,中心静脉区和汇管区出现间隔,肝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即为肝硬化。我国的慢性肝病中以病毒性肝炎为主,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肝组织纤维化与肝内炎症、坏死、病毒复制等有关,而且在早期是可逆的。为此将抗病毒治疗,调整机体免疫功能及保护肝细胞等疗法与抗纤维化结合起来,是防止肝纤维化的积极措施。肺纤维化疾病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过敏性肺炎、尘肺、药物和放射线导致的纤维化,以及与胶原血管病有关的致纤维化肺泡炎等病因各异、范围广泛的疾病谱。其主要病理特点包括肺组织间充质细胞增殖、细胞外基质增生沉积及肺实质的重构等画。目前主要采用抗炎、抗氧化、抗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积及肺移植等措施治疗肺纤维化。肾纤维化表现为细胞外基质和不适当结缔组织在肾聚集,导致肾结构改变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也是几乎所有肾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的共同通路。肾纤维化过程涉及炎症反应,固有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凋亡以及多种调控纤维化因子失衡等,故可通过抗炎症、抗凋亡和针对纤维化因子治疗等途径抗御肾纤维化。组织器官的慢性病变常伴有纤维化,例如肺的慢性炎症,慢性病变,伴有肺纤维化。肝纤维化也是这样,像乙肝、丙肝、酒精肝、脂肪肝、血吸虫病等都伴有早期肝纤维化。肝的代偿功能很强,纤维化病变一直潜伏在各种慢性肝病里,一般发展为肝硬化时才被发现,实际上肝硬化已经是肝纤维化的严重阶段。再像慢性肾炎、肾小球炎、肾小管炎等都有肾纤维化;心血管、脑血管、下肢血管硬化、或变窄、或阻塞情况下都有血管纤维化。皮肤纤维化形成瘢痕组织。瘢痕组织是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老化阶段的纤维结缔组织。创伤等情况下,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向受损部位迁移,产生细胞外基质,形成瘢痕组织,修复创伤。瘢痕的形成是肉芽组织逐渐纤维化的过程。此时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越来越多,网状纤维胶原化,胶原纤维变粗,与此同时纤维母细胞越来越少,少量剩下者转变为纤维细胞;间质中液体逐渐被吸收,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先后消失;毛细血管闭合、退化、消失,留下很少的小动脉及小静脉。这样,肉芽组织乃转变成主要由胶原纤维组成的血管稀少的瘢痕组织,肉眼呈白色,质地坚韧。由于瘢痕坚韧又缺乏弹性,加上瘢痕收缩可引起器官变形及功能障碍,所以发生在关节附近和重要脏器的瘢痕,常引起关节痉挛或活动受限,如在消化道、泌尿道等腔室器官则引起管腔狭窄,在关节附近则引起运动障碍。发生在器官之间或器官与体腔壁之间的瘢痕性粘连,常不同程度地影响其功能。如器官内广泛损伤后发生广泛纤维化、玻璃样变,则导致器官硬化。系统性硬化症(SSc)也称为硬皮病,是一种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病变特点为皮肤纤维增生及血管洋葱皮样改变,最终导致皮肤硬化、血管缺血。本病临床上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除皮肤受累外,它也可影响内脏(心、肺和消化道等器官)。动脉粥样硬化常常导致组织、器官缺血损伤,继而引发组织器官的纤维化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的、渐进性动脉疾病,发病时动脉中沉积的脂肪部分或全部堵塞血流。当原本光滑、坚实的动脉内膜变粗糙、增厚,并被脂肪、纤维蛋白、钙和细胞碎屑堵塞时,便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内膜的慢性炎症性增生病变,导致大、中型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相应器官组织缺血损伤、纤维化,甚至坏死。动脉粥样硬化与糖尿病关系密切,表现为糖尿病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时间早、程度重和预后差,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临床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病理改变的特点主要是病变累及的血管较多、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病变更加弥漫严重,其机制多认为是血糖代谢异常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随着更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更多的结果表明,糖尿病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通过多种途径以及较为复杂的机制来诱发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发展,例如巨噬细胞极化、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途径、糖基化终产物途径、清道夫受体上调、胰岛素抵抗、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激活、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激活途径等[4]。目前,各种原因导致的纤维化疾病发病人群众多,患者往往有多个器官组织受累,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社会和经济负担较重。本专利技术研究发现纤溶酶原可以改善组织器官的纤维化,改善组织器官功能,从而为组织器官纤维化及其相关病症的预防和治疗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包括下述各项:1.一种预防或治疗受试者皮肤疾病导致的皮肤胶原蛋白沉积或纤维化的方法,包括给药受试者有效量的纤溶酶原。2.项1的方法,其中所述疾病为皮肤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3.项2的方法,其中所述疾病包括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痤疮,湿疹、银屑病。4.项1的方法,其中所述疾病为皮肤慢性炎症。5.一种预防或治疗受试者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皮肤纤维化的方法,包括给药受试者有效量的纤溶酶原。6.一种预防或治疗受试者皮肤纤维化的方法,包括给药受试者有效量的纤溶酶原。7.一种预防或治疗受试者皮肤损伤导致的皮肤纤维化的方法,包括给药受试者有效量的纤溶酶原。8.项7的方法,其中所述皮肤损伤包括皮肤外伤和手术切口伤。9.一种预防或治疗受试者皮肤溃疡导致的皮肤纤维化的方法,包括给药受试者有效量的纤溶酶原。10.一种预防或治疗受试者皮肤化学物质损伤导致的皮肤纤维化的方法,包括给药受试者有效量的纤溶酶原。11.一种预防或治疗受试者变态反应性皮肤纤维化的方法,包括给药受试者有效量的纤溶酶原。12.项11的方法,其中所述受试者为疤痕体质。13.项1-12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纤溶酶原通过皮肤局部给药。14.项1-13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纤溶酶原与一种或多种药物、护肤用品和/或化妆品联合使用。15.根据项14的方法,其中所述其它药物包括:降血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预防和治疗皮肤纤维化的药物及其用途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或治疗受试者皮肤疾病导致的皮肤胶原蛋白沉积或纤维化的方法,包括给药受试者有效量的纤溶酶原。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15 CN 20161116227081.一种预防或治疗受试者皮肤疾病导致的皮肤胶原蛋白沉积或纤维化的方法,包括给药受试者有效量的纤溶酶原。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疾病为皮肤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3.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所述疾病包括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痤疮,湿疹、银屑病。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疾病为皮肤慢性炎症。5.一种预防或治疗受试者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皮肤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季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健生命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