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链式压机生产金刚石的腔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9995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铰链式压机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工作缸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对原有设备稍加改变后,即可采用Φ25M/M的工作腔体,在同样工作条件下人工合成金刚石,与现有技术比较,Φ25工作腔体可提高产量一倍,毛利润增加近120%,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铰链式压机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反应腔体。目前,生产人工合成金刚石的设备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国外应用较多的两面顶压机,该压机能人工合成直径大于30M/M腔体金刚石,但该压机设备投资大、耗电量大,产品成本较高。另一种为铰链式六面顶压机,目前使用较多的如我国张家口探矿机械厂生产的DS6×8000P型液压机,其单缸压力为800吨,其生产工艺为用叶腊石作传压介质在其腔体内填有碳素材料,触媒材料,及导电钢碗,经压机从六面顶压加热人工合成金刚石。由于顶压加热过程中需60Kb的高压和1200~1400℃的高温,在这种工作条件下压机顶锤几何尺寸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金刚石的反应腔体。故国内用铰链式压机人工合成金刚石采用的Φ18M/M腔体或Φ23M/M腔体。在相同条件下,Φ18腔体的单次产量为4克拉左右,而Φ23腔体则为8克拉左右,腔体越大,单次产量就越高,但腔体大小的选择又受到压机工作参数的限定。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既能提高单次产量又能适合铰链式六面顶压机工作条件的金刚石合成反应腔体,以提高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施用叶腊石作为传压介质,其腔体内填有碳素材料,触媒材料及导电钢碗,经压机顶压加热人工合成金刚石。所述的金刚石反应腔体直径为25M/M。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作详细描述采用铰链式六面顶6×800T压机(其工作缸直径须≥300M/M),适当加大压机的大垫块,小垫块,并对钢环硬质合金顶锤,钢编织带及冷却水系统作出相应改变,用叶腊石作传压介质,腔体内填有碳素材料,触媒材料及导电钢碗。将上述组装块置于六面顶液压机合成腔体内,再在组装块两端堵上导电钢碗。操作压机对叶腊石组装块进行顶压加热,当压机工作压力达60Kb高压和1300℃高温时保压保温10~12分钟后卸压,将取出的叶腊石组装块敲开后经酸洗,分选检测等工序得到人工合成金刚石。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25M/M腔体生产人工合成金刚石,与Φ18M/M腔体、Φ23M/M腔体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详见对比表。权利要求1.一种铰链式压机生产金刚石的腔体,用叶腊石作为传压介质,其腔体内填有碳素材料,触媒材料及导电钢碗,经压机顶压加热人工合成金刚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压介质的腔体直径为25M/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铰链式压机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工作缸体。本专利技术在对原有设备稍加改变后,即可采用Ф25M/M的工作腔体,在同样工作条件下人工合成金刚石,与现有技术比较,Ф25工作腔体可提高产量一倍,毛利润增加近120%,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文档编号C30B29/04GK1076496SQ9310194公开日1993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3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3年2月18日专利技术者吴华源, 吴瑞良, 沈志强, 曾小军, 胡建根 申请人:余杭县塘栖磨料磨具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链式压机生产金刚石的腔体,用叶腊石作为传压介质,其腔体内填有碳素材料,触媒材料及导电钢碗,经压机顶压加热人工合成金刚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压介质的腔体直径为25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源吴瑞良沈志强曾小军胡建根
申请(专利权)人:余杭县塘栖磨料磨具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