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8727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4 0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采用氧化性和染色性兼具的染色液对水体中的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进行染色。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染色效率高,配制的染色液可进入细胞,快速对其细胞核进行染色,不仅能染色成熟的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其幼体的染色率也极高。染色后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细胞核颜色较深,水体色度较浅,可清晰地观察,进而准确迅速地检测出水中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体中浮游动物密度检测领域,具体是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纺锤水蚤处于海洋食物链的底端,是鱼虾蟹优良的开口饵料,而纺锤水蚤由于繁殖周期短,生殖力强,分布于海水表层区域,是一类浮游动物中的一类优势群体,其密度变化对海洋中鱼虾蟹丰度变化有重要的影响,但实际水体中纺锤水蚤及幼体个体数量的检测始终是无法克服的难题,严重影响到科学研究的进程和深度,因此寻求一种准确、安全、快速、便捷的检测方法,确保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群体密度评估的精确度和可靠度,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可快速染色水体中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准确迅速地检测出水中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密度的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采用氧化性和染色性兼具的染色液对水体中的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进行染色。氧化性和染色性兼具的染色液优选为鲁哥氏染色液,浓度为0.01~0.04mol/L,滴加至水体呈微粉红色时停止加入。使用上述染色液进行染色可快速将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细胞核染色并呈较深颜色,染色后水体色度较浅呈微粉红色,可准确迅速地检测水体中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密度。作为优选,采用的检测装置包括透明容器、放置透明容器的透明玻璃板、支撑透明玻璃板的底座和位于透明玻璃板下方的光源采用上述装置可简单直观地观察水体中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简化检测操作。作为优选,透明容器带计数格。带计数格的透明容器可加快对染色后的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计数速度。作为优选,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具体步骤:1)将待测定水体倒入透明容器中,并将其放在透明玻璃板上,打开光源,光源中心与透明容器中心在同一直线上;2)边搅拌边向透明容器中心逐滴滴加氧化性和染色性兼具的染色液,检测前静置50~80s,待水面平静后开始检测,观测纺锤水蚤成体及幼体的数量,个体数量除以检测水体体积即为纺锤水蚤密度;随机2~5次取自然海水3次以上,连续观察计数,取平均值作为最后测定值。纺锤水蚤浓度过高时,先用水将待测水体进行稀释至水中纺锤水蚤个体数量在1~100个/升范围内,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结果乘以稀释倍数作为最终结果。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在0.01~0.04mol/L的鲁哥氏染色液中加入癸酸乙酯和四氯扁桃酸,使其浓度分别为1~3ppm和2~5ppm。上述染色液的染色效率高,可进入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细胞,快速对其细胞核进行染色。染色后相同色度的水体中,优化后的染色液染色的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细胞颜色更深,颜色保持时间明显更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单,染色效率高,配制的染色液可进入细胞,快速对其细胞核进行染色,不仅能染色成熟的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其幼体的染色率也极高。染色后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细胞核颜色较深,水体色度较浅,可清晰地观察,进而准确迅速地检测出水中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密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检测装置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透明容器;2底座;3光源;4透明玻璃板。具体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采用氧化性和染色性兼具的染色液对水体中的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进行染色。氧化性和染色性兼具的染色液优选为鲁哥氏染色液,浓度为0.02mol/L,滴加至水体呈微粉红色时停止加入。使用上述染色液进行染色可快速将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细胞核染色并呈较深颜色,染色后水体色度较浅呈微粉红色,可准确迅速地检测水体中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密度。采用的检测装置包括透明容器1、放置透明容器1的透明玻璃板4、支撑透明玻璃板4的底座2和位于透明玻璃板4下方的光源3。采用上述装置可简单直观地观察水体中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简化检测操作。透明容器1带计数格。带计数格的透明容器1可加快对染色后的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计数速度。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具体步骤:1)将待测定水体倒入透明容器1中,并将其放在透明玻璃板4上,打开光源3,光源3中心与透明容器1中心在同一直线上;2)边搅拌边向透明容器1中心逐滴滴加氧化性和染色性兼具的染色液,检测前静置70s,待水面平静后开始检测,观测纺锤水蚤成体及幼体的数量,个体数量除以检测水体体积即为纺锤水蚤密度;随机3次取自然海水3次以上,连续观察计数,取平均值作为最后测定值。纺锤水蚤浓度过高时,先用水将待测水体进行稀释至水中纺锤水蚤个体数量在1~100个/升范围内,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结果乘以稀释倍数作为最终结果。在0.02mol/L的鲁哥氏染色液中加入癸酸乙酯和四氯扁桃酸,使其浓度分别为2ppm和4ppm。上述染色液的染色效率高,可进入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细胞,快速对其细胞核进行染色。染色后相同色度的水体中,优化后的染色液染色的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细胞颜色更深,颜色保持时间明显更长。实施例2: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采用氧化性和染色性兼具的染色液对水体中的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进行染色。氧化性和染色性兼具的染色液优选为鲁哥氏染色液,浓度为0.03mol/L,滴加至水体呈微粉红色时停止加入。使用上述染色液进行染色可快速将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细胞核染色并呈较深颜色,染色后水体色度较浅呈微粉红色,可准确迅速地检测水体中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密度。采用的检测装置包括透明容器1、放置透明容器1的透明玻璃板4、支撑透明玻璃板4的底座2和位于透明玻璃板4下方的光源3。采用上述装置可简单直观地观察水体中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简化检测操作。透明容器1带计数格。带计数格的透明容器1可加快对染色后的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计数速度。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具体步骤:1)将待测定水体倒入透明容器1中,并将其放在透明玻璃板4上,打开光源3,光源3中心与透明容器1中心在同一直线上;2)边搅拌边向透明容器1中心逐滴滴加氧化性和染色性兼具的染色液,检测前静置60s,待水面平静后开始检测,观测纺锤水蚤成体及幼体的数量,个体数量除以检测水体体积即为纺锤水蚤密度;随机2次取自然海水3次以上,连续观察计数,取平均值作为最后测定值。纺锤水蚤浓度过高时,先用水将待测水体进行稀释至水中纺锤水蚤个体数量在1~100个/升范围内,再按上述方法进行检测,然后将检测结果乘以稀释倍数作为最终结果。在0.03mol/L的鲁哥氏染色液中加入癸酸乙酯和四氯扁桃酸,使其浓度分别为1ppm和4ppm。上述染色液的染色效率高,可进入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的细胞,快速对其细胞核进行染色。染色后相同色度的水体中,优化后的染色液染色的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细胞颜色更深,颜色保持时间明显更长。实施例3: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采用氧化性和染色性兼具的染色液对水体中的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进行染色。氧化性和染色性兼具的染色液优选为鲁哥氏染色液,浓度为0.01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氧化性和染色性兼具的染色液对水体中的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进行染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氧化性和染色性兼具的染色液对水体中的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及其幼体进行染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方法采用的检测装置包括透明容器(1)、放置透明容器(1)的透明玻璃板(4)、支撑透明玻璃板(4)的底座(2)和位于透明玻璃板(4)下方的光源(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容器(1)带计数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锤水蚤类浮游动物密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1)将待测定水体倒入透明容器(1)中,并将其放在透明玻璃板(4)上,打开光源(3),光源(3)中心与透明容器(1)中心在同一直线上;2)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超张建设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