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道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化工管道防护外罩。
技术介绍
1、钢塑化工管主要材料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是由乙烯、丁二烯单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平均分子量大于200万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其综合性能优越,耐磨损、耐低温、耐腐蚀、自身润滑、抗冲击性能在所有塑料中为最高值,耐磨性能优于聚四氟乙烯、尼龙、碳钢等材料,主要应用在化工、染料、医药、农药、冶金、稀土、机械、电力、电子、环保、纺织、酿造、食品、给排水、石油、冶炼、造纸等行业输送腐蚀性介质。
2、然而,目前的管道防护外罩,不便于拆卸,且不便于根据管道的粗细对管道进行固定,当管道受到攻击时,减震性低,容易使管道破裂,造成使用不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化工管道防护外罩,以解决现有管道防护外罩不能拆卸和调节的问题。
2、一种化工管道防护外罩,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设置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上安装电机以及与电机配合的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上设置防护罩组;所述防护罩组为抱箍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罩组和第二罩组,所述第一罩组包括第一罩壳和弹性设置在第一罩壳内的第一压板组,所述第二罩组包括第二罩壳和弹性设置在第二罩壳内的第二压板组,所述第一压板组和所述第二压板组与化工管道贴合卡固;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的一端通过滑动组件与所述双向螺杆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的另一端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配合固定;通过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双向螺杆转动,带动所述第
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为对称的半圆环结构;所述第一压板组和所述第二压板组为对称的半圆环结构。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一压板组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罩壳和所述第二压板组之间均设置若干压杆,所述压杆一端从所述第一罩壳或所述第二罩壳上穿入分别与所述第一压板组或所述第二压板组配合固定,且所述压杆上套设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一罩壳或所述第二罩壳的内壁配合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板组或所述第二压板组的外壁配合抵接。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板组和所述第二压板组均包括若干弧形压板,若干弧形压板能够配合组成完整的圆环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板组和所述第二压板组均包括三块弧形压板,每块弧形压板与所述第一罩壳或所述第二罩壳之间设置若干所述压杆,若干所述压杆成排设置在所述弧形压板上。
7、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压板与化工管道抵接的一侧端面设置软垫。
8、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台以及设置在升降台下方的若干升降杆,所述升降杆底部与所述安装台固定连接,顶部与所述升降台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台上的滑轨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滑轨上的滑块,所述滑块底部与所述滑轨配合滑动,所述滑块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螺杆通过其两端设置的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升降台上,所述滑块上设置螺纹孔与所述双向螺杆螺接配合;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双向螺杆带动两个滑块相向同步或是反向同步运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一罩壳和所述第二罩壳相向同步或是反向同步运动。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罩壳的插块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罩壳上的插杆,所述插块与所述插杆插接紧固。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优点:
12、1)本申请化工管道防护外罩通过电机驱动双向螺杆带动两个滑块相向同步或是反向同步运动,继而带动第一罩组和第二罩组相向同步或是反向同步运动,能够根据不同大小规格的管道移动第一罩组和第二罩组的位置,便于对不同大小规格的管道进行保护,提高了防护外置的实用性。
13、2)本申请化工管道防护外罩通过设置压杆,配合减震弹簧,将压板与管道接触,当遇到撞击时,通过减震弹簧的弹力,配合压杆,减震弹簧受力后回弹,可以进行减震,减少管道的受力度,对管道进行保护。
14、3)通过升降组件调节防护外罩的高度,以配合固定不同环境高度的管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管道防护外罩,包括安装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10)上设置升降组件(20),升降组件(20)上设置电机(40)以及与电机(40)配合的双向螺杆(50),所述双向螺杆(50)上设置防护罩组(30);所述防护罩组(30)为抱箍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罩组(31)和第二罩组(32),所述第一罩组(31)包括第一罩壳(311)和弹性设置在第一罩壳(311)内的第一压板组(312),所述第二罩组(32)包括第二罩壳(321)和弹性设置在第二罩壳(321)内的第二压板组(322),所述第一压板组(312)和所述第二压板组(322)与化工管道贴合卡固;所述第一罩壳(311)和所述第二罩壳(321)的一端通过滑动组件(60)与所述双向螺杆(50)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罩壳(311)和所述第二罩壳(321)的另一端通过固定组件(35)可拆卸配合固定;通过所述电机(40)驱动所述双向螺杆(50)转动,带动所述第一罩组(31)和所述第二罩组(32)同步相向/反向移动,同步带动所述第一压板组(312)和所述第二压板组(322)的同步相向/反向移动,实现所述防护罩组(30)对化工管道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管道防护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壳(311)和所述第二罩壳(321)为对称的半圆环结构;所述第一压板组(312)和所述第二压板组(322)为对称的半圆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工管道防护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壳(311)和所述第一压板组(31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罩壳(321)和所述第二压板组(322)之间均设置若干压杆(33),所述压杆(33)一端从所述第一罩壳(311)或所述第二罩壳(321)上穿入分别与所述第一压板组(312)或所述第二压板组(322)配合固定,且所述压杆(33)上套设减震弹簧(34),所述减震弹簧(34)一端与所述第一罩壳(311)或所述第二罩壳(321)的内壁配合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板组(312)或所述第二压板组(322)的外壁配合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化工管道防护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组(312)和所述第二压板组(322)均包括若干弧形压板,若干弧形压板能够配合组成完整的圆环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化工管道防护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组(312)和所述第二压板组(322)均包括三块弧形压板,每块弧形压板与所述第一罩壳(311)或所述第二罩壳(321)之间设置若干所述压杆(33),若干所述压杆(33)成排设置在所述弧形压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化工管道防护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压板与化工管道抵接的一侧端面设置软垫。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化工管道防护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0)包括升降台(21)以及设置在升降台(21)下方的若干升降杆(22),所述升降杆(22)底部与所述安装台(10)固定连接,顶部与所述升降台(2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化工管道防护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60)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台(21)上的滑轨(61)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滑轨(61)上的滑块(62),所述滑块(62)底部与所述滑轨(61)配合滑动,所述滑块(62)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罩壳(311)和所述第二罩壳(321)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螺杆(50)通过其两端设置的固定块(51)固定在所述升降台(21)上,所述滑块(62)上设置螺纹孔与所述双向螺杆(50)螺接配合;所述电机(40)驱动所述双向螺杆(50)带动两个滑块(62)相向同步或是反向同步运动,继而带动所述第一罩壳(311)和所述第二罩壳(321)相向同步或是反向同步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化工管道防护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5)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罩壳(311)的插块(35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罩壳(321)上的插杆(352),所述插块(351)与所述插杆(352)插接紧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管道防护外罩,包括安装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10)上设置升降组件(20),升降组件(20)上设置电机(40)以及与电机(40)配合的双向螺杆(50),所述双向螺杆(50)上设置防护罩组(30);所述防护罩组(30)为抱箍结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罩组(31)和第二罩组(32),所述第一罩组(31)包括第一罩壳(311)和弹性设置在第一罩壳(311)内的第一压板组(312),所述第二罩组(32)包括第二罩壳(321)和弹性设置在第二罩壳(321)内的第二压板组(322),所述第一压板组(312)和所述第二压板组(322)与化工管道贴合卡固;所述第一罩壳(311)和所述第二罩壳(321)的一端通过滑动组件(60)与所述双向螺杆(50)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罩壳(311)和所述第二罩壳(321)的另一端通过固定组件(35)可拆卸配合固定;通过所述电机(40)驱动所述双向螺杆(50)转动,带动所述第一罩组(31)和所述第二罩组(32)同步相向/反向移动,同步带动所述第一压板组(312)和所述第二压板组(322)的同步相向/反向移动,实现所述防护罩组(30)对化工管道的卡合固定或是松开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工管道防护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壳(311)和所述第二罩壳(321)为对称的半圆环结构;所述第一压板组(312)和所述第二压板组(322)为对称的半圆环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化工管道防护外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壳(311)和所述第一压板组(31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罩壳(321)和所述第二压板组(322)之间均设置若干压杆(33),所述压杆(33)一端从所述第一罩壳(311)或所述第二罩壳(321)上穿入分别与所述第一压板组(312)或所述第二压板组(322)配合固定,且所述压杆(33)上套设减震弹簧(34),所述减震弹簧(34)一端与所述第一罩壳(311)或所述第二罩壳(321)的内壁配合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压板组(312)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珂璠,贾天博,汪璇,区雅茵,沈新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