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跑道型阀片的汽车减振器复原阀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849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跑道型阀片的汽车减振器复原阀系结构,包括活塞杆、活塞和六角螺母,在活塞的上面设有套在活塞杆上的流通阀普通垫圈、流通阀调整垫圈、流通阀可调阀片、流通阀跑道型阀片和流通阀多槽阀片;在活塞的下面和六角螺母之间设有套在活塞杆上的复原阀多槽阀片、复原阀可调阀片、复原阀跑道型阀片、复原阀调整垫圈和复原阀普通垫圈。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纯阀片结构,无弹簧片,保证了所有阀片开启闭合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由于在多个可调阀片中间设置了跑道型阀片,因而在开阀点附近的阻尼力值变化会趋于平稳,使得阻尼力在中低速过渡时变得平滑,能够在保证转向响应的同时使车辆具备良好的次级平顺性,有效地改善了整车次级平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跑道型阀片的汽车减振器复原阀系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振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跑道型阀片的汽车减振器复原阀系结构。
技术介绍
在大多数悬架系统中,减振器和弹簧是并联设置的。车辆在颠簸路面行驶中,弹簧会将路面颠簸能量转化为正弦波的形式,减振器的主要功能则是将正弦波式的能量转化为热能,并逐渐散到大气中。现有的减振器复原阀系结构一般由等直径的阻尼阀片、三爪弹簧片和活塞组成。这种减振器复原阀系结构在低速到中速过渡时,耐久性差,且在频繁使用的中低速阶段阻尼力值变化明显,表现在整车上的平顺性不佳,并且阻尼阀片易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导致断裂或过度变形,三爪弹簧片则因设计空间有限,因此刚度很难调整,这就使得在阻尼阀片不同速度的振动过程中不稳定,影响减振器的匹配和整车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所有阀片开启闭合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有效地改善整车次级平顺性的基于跑道型阀片的汽车减振器复原阀系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跑道型阀片的汽车减振器复原阀系结构,包括活塞杆、活塞和六角螺母,特征是:在活塞的上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套在活塞杆上的一个流通阀普通垫圈、一个流通阀调整垫圈、四个流通阀可调阀片、一个流通阀跑道型阀片和一个流通阀多槽阀片,流通阀跑道型阀片设在四个流通阀可调阀片之间;在活塞的下面和六角螺母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套在活塞杆上的一个复原阀多槽阀片、八个复原阀可调阀片、一个复原阀跑道型阀片、一个复原阀调整垫圈和一个复原阀普通垫圈,复原阀跑道型阀片设在八个复原阀可调阀片之间;流通阀普通垫圈、流通阀调整垫圈、流通阀可调阀片、流通阀跑道型阀片、流通阀多槽阀片、活塞、复原阀多槽阀片、复原阀可调阀片、复原阀跑道型阀片、复原阀调整垫圈、复原阀普通垫圈相互之间呈紧密接触配合,由六角螺母固定在活塞杆上;流通阀跑道型阀片和复原阀跑道型阀片的外形均由两个平行的直边和两个相等的圆弧边组成。流通阀跑道型阀片设在上面的三个流通阀可调阀片和下面的一个流通阀可调阀片的中间,复原阀跑道型阀片设在上面的两个复原阀可调阀片和下面的六个复原阀可调阀片的中间。四个流通阀可调阀片由三种直径不同的阀片组成,从上到下直径分别是20mm,22mm和两个26mm;八个复原阀可调阀片由三种直径不同的阀片组成,从上到下直径分别是四个26mm,两个22mm和两个20mm。在流通阀多槽阀片和复原阀多槽阀片的外缘皆均匀设有六个开口朝外、起流通油液作用的开口槽,流通阀多槽阀片和复原阀多槽阀片分别与活塞贴紧配合。本专利技术的阀系结构分为活塞下面的复原阀系结构和活塞上面的流通阀系结构,其中:复原阀系结构由复原阀可调阀片、复原阀跑道型阀片、复原阀调整垫圈、复原阀普通垫圈构成,流通阀系结构由流通阀普通垫圈、流通阀调整垫圈、流通阀可调阀片、流通阀跑道型阀片、流通阀多槽阀片组成;流通阀普通垫圈和流通阀调整垫圈、复原阀调整垫圈和复原阀普通垫圈分别设在整个阀系结构的两端,流通阀可调阀片和流通阀跑道型阀片、复原阀可调阀片和复原阀跑道型阀片均设在垫圈和活塞的中间。本专利技术的复原阀系结构属于纯阀片结构,无弹簧片,从而保证了所有阀片开启闭合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本专利技术由于将流通阀跑道型阀片和复原阀跑道型阀片的形状设计为跑道型这种特殊形状,因此在减振器以适当速度压缩时,处在流通阀跑道型阀片下面的一个流通阀阀片会先轻微变形;在减振器以适当速度伸张时,在复原阀跑道型阀片上面的两个复原阀阀片会先轻微变形,以上使得整个阀系结构具备了二次开阀的功能。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属于纯阀片结构,无弹簧片,保证了所有阀片开启闭合的稳定性和耐久性;2、所使用跑道型阀片能使整个阀系结构具备了二次开阀的功能:即增加了该跑道型阀片的阀系首次开阀点可以提前实现,在二次开阀点前能够有效地降低首次开阀点后到二次开阀点前的阻尼力值,这样就满足了转向响应所需的快速建立初始阻尼力值的功能,又保证了为实现平顺性而要求的开阀点后阻尼力值增长不能过快的需求;3、由于在多个可调阀片中间设置了跑道型阀片,因而在开阀点附近的阻尼力值变化会趋于平稳,使得阻尼力在中低速过渡时变得平滑,通过对实车评价的情况来看,能够在保证转向响应的同时使车辆具备良好的次级平顺性,有效地改善了整车次级平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流通阀跑道型阀片的示意图;图3是复原阀跑道型阀片的示意图;图4是流通阀多槽阀片、活塞、复原阀多槽阀片的放大示意图;图5是现有普通复原阀系的阻尼力曲线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阻尼力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基于跑道型阀片的汽车减振器复原阀系结构,包括活塞杆1、活塞7和六角螺母13,特征是:在活塞7的上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套在活塞杆1上的一个流通阀普通垫圈2、一个流通阀调整垫圈3、四个流通阀可调阀片4、一个流通阀跑道型阀片5和一个流通阀多槽阀片6,流通阀跑道型阀片5设在四个流通阀可调阀片4之间;在活塞7的下面和六角螺母13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套在活塞杆1上的一个复原阀多槽阀片8、八个复原阀可调阀片9、一个复原阀跑道型阀片10、一个复原阀调整垫圈11和一个复原阀普通垫圈12,复原阀跑道型阀片10设在八个复原阀可调阀片9之间;流通阀普通垫圈2、流通阀调整垫圈3、流通阀可调阀片4、流通阀跑道型阀片5、流通阀多槽阀片6、活塞7、复原阀多槽阀片8、复原阀可调阀片9、复原阀跑道型阀片10、复原阀调整垫圈11、复原阀普通垫圈12相互之间呈紧密接触配合,由六角螺母13固定在活塞杆1上;流通阀跑道型阀片5和复原阀跑道型阀片10的外形均由两个平行的直边和两个相等的圆弧边组成。流通阀跑道型阀片5设在上面的三个流通阀可调阀片4和下面的一个流通阀可调阀片4的中间,复原阀跑道型阀片10设在上面的两个复原阀可调阀片9和下面的六个复原阀可调阀片9的中间。四个流通阀可调阀片4的由三种直径不同的阀片组成,从上到下直径分别是20mm,22mm和两个26mm;八个复原阀可调阀片9也是由三种直径不同的阀片组成,从上到下直径分别是四个26mm,两个22mm和两个20mm。在流通阀多槽阀片6和复原阀多槽阀片8的外缘皆均匀设有六个开口朝外、起流通油液作用的开口槽,流通阀多槽阀片6和复原阀多槽阀片8分别与活塞7贴紧配合。流通阀普通垫圈2、流通阀调整垫圈3、流通阀可调阀片4、流通阀跑道型阀片5、流通阀多槽阀片6、复原阀多槽阀片8、复原阀可调阀片9、复原阀跑道型阀片10、复原阀调整垫圈11、复原阀普通垫圈12的内径均为φ10mm;流通阀跑道型阀片5和复原阀跑道型阀片10的外径为φ26mm,宽为16mm;流通阀普通垫圈2和复原阀普通垫圈12的厚度均为2mm。如图2、图3所述,由于将流通阀跑道型阀片5和复原阀跑道型阀片10的形状设计为跑道型这种特殊形状,因此在减振器以适当速度压缩时,处在流通阀跑道型阀片5下面的一个流通阀阀片4会先轻微变形;在减振器以适当速度伸张时,复在原阀跑道型阀片10上面的两个复原阀阀片9会先轻微变形,以上使得整个阀系结构具备了二次开阀作用。如图5所描述,现有普通复原阀系在首次开阀到二次开阀变化突然,曲线中有明显的尖角,表现在整车的平顺性不良。如图6所描述,基于跑道型阀片的复原阀系在二次开阀点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跑道型阀片的汽车减振器复原阀系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跑道型阀片的汽车减振器复原阀系结构,包括活塞杆、活塞和六角螺母,其特征在于:在活塞的上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套在活塞杆上的一个流通阀普通垫圈、一个流通阀调整垫圈、四个流通阀可调阀片、一个流通阀跑道型阀片和一个流通阀多槽阀片,流通阀跑道型阀片设在四个流通阀可调阀片之间;在活塞的下面和六角螺母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套在活塞杆上的一个复原阀多槽阀片、八个复原阀可调阀片、一个复原阀跑道型阀片、一个复原阀调整垫圈和一个复原阀普通垫圈,复原阀跑道型阀片设在八个复原阀可调阀片之间;流通阀普通垫圈、流通阀调整垫圈、流通阀可调阀片、流通阀跑道型阀片、流通阀多槽阀片、活塞、复原阀多槽阀片、复原阀可调阀片、复原阀跑道型阀片、复原阀调整垫圈、复原阀普通垫圈相互之间呈紧密接触配合,由六角螺母固定在活塞杆上;流通阀跑道型阀片和复原阀跑道型阀片的外形均由两个平行的直边和两个相等的圆弧边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跑道型阀片的汽车减振器复原阀系结构,包括活塞杆、活塞和六角螺母,其特征在于:在活塞的上面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套在活塞杆上的一个流通阀普通垫圈、一个流通阀调整垫圈、四个流通阀可调阀片、一个流通阀跑道型阀片和一个流通阀多槽阀片,流通阀跑道型阀片设在四个流通阀可调阀片之间;在活塞的下面和六角螺母之间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套在活塞杆上的一个复原阀多槽阀片、八个复原阀可调阀片、一个复原阀跑道型阀片、一个复原阀调整垫圈和一个复原阀普通垫圈,复原阀跑道型阀片设在八个复原阀可调阀片之间;流通阀普通垫圈、流通阀调整垫圈、流通阀可调阀片、流通阀跑道型阀片、流通阀多槽阀片、活塞、复原阀多槽阀片、复原阀可调阀片、复原阀跑道型阀片、复原阀调整垫圈、复原阀普通垫圈相互之间呈紧密接触配合,由六角螺母固定在活塞杆上;流通阀跑道型阀片和复原阀跑道型阀片的外形均由两个平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建龙邓勃肖波峰崔金泉万建杨林海梁庚法尹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