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倍行程送料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738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倍行程送料机器人,包括连接座、X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壳体、Y轴移动机构和底座,所述X轴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连接座上靠近其一侧的正面,所述Z轴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连接座上靠近其另一侧的正面,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连接座的正面,所述Y轴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底部,所述Y轴移动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圆柱,所述连接圆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轮盘,所述锥轮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机器人在三维运动的前提下可以自身发生转动,从而增加了可操作空间,扩大了使用范围,使用效果更好。

Double trip feed rob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 travel feeding robot, which includes a connecting seat, a X axis moving mechanism, a Z axis moving mechanism, a housing, a Y axis moving mechanism and a base. The X axis moving mechanism is fixed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connection seat near the side of the connecting seat, and the Z axis moving mechanism is fixed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connecting seat near the other side of the connecting seat. The shell is fixed on the front of the connecting seat. The Y axis moving mechanism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The bottom of the Y shaft moving mechanism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cylinder.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cylinder is fixed with a cone wheel, the bottom of the cone wheel is fixed with a fixed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plate is fixed connected. There is a rotating column.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above structures,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rotation of the robot on the premise of three dimensional motion, thus increasing the operable space, expanding the use range, and the use effect is be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倍行程送料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自动化
,具体为双倍行程送料机器人。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尤其是锯切加工中,往往锯切后材料会经过流转箱在流转到下道工序,大多要先通过人工码放才能流转生产,传统的下料流转既占用了场地又浪费人工,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可见,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双倍行程送料机器人,具备了机器人在三维运动的前提下可以自身发生转动,从而增加了可操作空间,扩大了使用范围,使用效果更好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下料流转既占用了场地又浪费人工,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倍行程送料机器人,包括连接座、X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壳体、Y轴移动机构和底座,所述X轴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连接座上靠近其一侧的正面,所述Z轴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连接座上靠近其另一侧的正面,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连接座的正面,所述Y轴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底部,所述Y轴移动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圆柱。所述连接圆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轮盘,所述锥轮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所述转动柱的底部通过连接轴承的内壁与连接轴承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托板的底部,所述锥轮盘的侧面啮合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靠近其一端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稳固套筒,所述稳固套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稳固套筒的内壁与驱动电机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环,且连接杆和连接套环的数量均为四个均匀分布在驱动电机的底部。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环的表面通过设置螺钉与底座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通过设置定位螺栓固定安装在锥轮盘的底部,且定位螺栓的数量为十二个。优选的,所述转动柱的截面为正六边形,连接轴承的内壁为正六边形,且两者正六边形的截面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板、转动柱、导向槽、导向块、托板和连接轴承的配合使用,实现了锥轮盘的转动通过转动柱、导向槽和导向块将其限位,使其转动更稳定,连接轴承的设置不仅使其转动的摩擦力减小,而且锥轮盘与底座的安装拆卸更方便。二、本专利技术通过锥轮盘、锥齿轮、输出轴、稳固套筒和驱动电机的配合使用,实现了驱动电机的转动传递给输出轴,稳固套筒起到稳定输出轴的作用,输出轴的转动通过固定盘传递给锥齿轮,锥齿轮与锥轮盘的啮合使锥轮盘发生转动,锥轮盘的转动通过连接圆柱带动顶部其他结构的转动。三、本专利技术通过连接杆和连接套环的配合使用,实现了驱动电机可以稳定将转动通过输出轴传递给锥齿轮,从而可以稳定的带动其他结构的转动,使用效果更好。综上所述,通过上述等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传统的下料流转既占用了场地又浪费人工,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的问题,实现了机器人在三维运动的前提下可以自身发生转动,从而增加了可操作空间,扩大了使用范围,使用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倍行程送料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双倍行程送料机器人的正视图的局部细节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托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轴承顶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板底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座、2-X轴移动机构、3-Z轴移动机构、4-壳体、5-Y轴移动机构、6-连接圆柱、7-锥轮盘、8-固定板、9-转动柱、10-导向槽、11-导向块、12-托板、13-连接轴承、14-底座、15-锥齿轮、16-固定盘、17-输出轴、18-稳固套筒、19-驱动电机、20-连接杆、21-连接套环、22-定位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双倍行程送料机器人,包括连接座1、X轴移动机构2、Z轴移动机构3、壳体4、Y轴移动机构5和底座14,连接座1连接了X轴移动机构2和Z轴移动机构3,具有承载连接作用,X轴移动机构2固定安装在连接座1上靠近其一侧的正面,Z轴移动机构3固定安装在连接座1上靠近其另一侧的正面,壳体4固定安装在连接座1的正面,壳体4用于支撑和保护内部结构,Y轴移动机构5固定安装在壳体4的底部,X轴移动机构2包括第一减速电机、齿轮一、齿条一和横梁,第一减速电机通过电机轴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啮合齿条一,齿条一与横梁固定,齿条一的运动带动横梁发生运动,横梁在连接座1表面限位滑块的作用下在X轴上稳定滑动,Z轴移动机构3包括第二减速电机、齿轮二、齿条二、和框架,第二减速电机的转动通过电机轴带动齿轮二运动,齿轮二啮合齿条二,齿条二固定在框架上,从而实现了齿轮一与齿轮二的啮合使连接座1可以带动X轴移动机构2上下运动,实现了Z轴的运动,Y轴移动机构5包括第三减速电机、齿轮三、齿条三滑动块、和滑动框,第三减速电机的转动通过电机轴带动齿轮三啮合齿条三,在滑动块和滑动框的配合下,与壳体4连接的结构在滑动框的表面滑动,实现了Y轴的运动,Y轴移动机构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圆柱6。连接圆柱6具有连接作用,锥轮盘7的转动通过连接圆柱6传递给顶部结构,使顶部结构整体发生转动。请参阅图2至图5,连接圆柱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轮盘7,锥轮盘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固定板8的底部通过设置定位螺栓22固定安装在锥轮盘7的底部,且定位螺栓22的数量为十二个,定位螺栓22的设置使得固定板8与锥轮盘7的连接更稳定,且便于安装拆卸,固定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9,转动柱9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10,导向槽1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块11,导向块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12,托板12的顶部开设有通孔,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13,固定板8、转动柱9、导向槽10、导向块11、托板12和连接轴承13的配合使用,实现了锥轮盘7的转动通过转动柱9、导向槽10和导向块11将其限位,使其转动更稳定,连接轴承13的设置不仅使其转动的摩擦力减小,而且锥轮盘7与底座14的安装拆卸更方便,转动柱9的截面为正六边形,连接轴承13的内壁为正六边形,且两者正六边形的截面相等,此处的设置使得锥轮盘7通过转动柱9与连接轴承13连接,间接实现了锥轮盘7在托板12的表面稳定转动,转动柱9的底部通过连接轴承13的内壁与连接轴承13的内壁固定安装,底座14固定安装在托板12的底部,锥轮盘7的侧面啮合有锥齿轮15,锥齿轮15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16,Y轴移动机构5的最底部高于固定盘16的最顶部,避免Y轴移动机构5及其顶部结构在转动过程中与驱动电机19等结构发生碰撞,固定盘16上靠近其底部的侧面与固定板8抵接,使得锥齿轮15与锥轮盘7的啮合更紧密,齿轮间的传动配合效果更好,固定盘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倍行程送料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1.双倍行程送料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X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壳体、Y轴移动机构和底座,所述X轴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连接座上靠近其一侧的正面,所述Z轴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连接座上靠近其另一侧的正面,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连接座的正面,所述Y轴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移动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圆柱;所述连接圆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轮盘,所述锥轮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所述转动柱的底部通过连接轴承的内壁与连接轴承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托板的底部,所述锥轮盘的侧面啮合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上靠近其一端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稳固套筒,所述稳固套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输出轴的一端通过稳固套筒的内壁与驱动电机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倍行程送料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X轴移动机构、Z轴移动机构、壳体、Y轴移动机构和底座,所述X轴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连接座上靠近其一侧的正面,所述Z轴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连接座上靠近其另一侧的正面,所述壳体固定安装在连接座的正面,所述Y轴移动机构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Y轴移动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圆柱;所述连接圆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锥轮盘,所述锥轮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底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承,所述转动柱的底部通过连接轴承的内壁与连接轴承的内壁固定安装,所述底座固定安装在托板的底部,所述锥轮盘的侧面啮合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侧面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应然杨元凯刘志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腾山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