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354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属于化学检测领域,旨在提供一种重现性好、干扰因素少、方便快捷的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ASE‑HPLC法。该方法采用ASE萃取法分别用正己烷和乙醇萃取粉碎后的银杏叶,并收集乙醇提取液后经盐酸处理得乙醇萃取液;并采用HPLC法测定乙醇萃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代替药典中提取及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的方法。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bilobaL.的干燥叶。秋季叶尚绿时采收,及时干燥。一般为人工栽培。栽培地区北至辽宁,南达广东,东起浙江,西达陕西、甘肃、西南到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敛肺平喘,化浊降脂的功效;用于瘀血阻络,胸痹心痛,中风偏瘫,肺虚咳喘,高脂血症。银杏叶主要的药理作用的有效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且含量较高。此类化合物具有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功能。但现如今还未有对银杏叶中的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有系统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重现性好、干扰因素少、方便快捷的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ASE-HPLC法。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采用ASE萃取法分别用正己烷和乙醇萃取粉碎后的银杏叶,并收集乙醇提取液后经盐酸处理得乙醇萃取液;步骤2:采用HPLC法测定乙醇萃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1包括下述子步骤:步骤S1:将银杏叶粉碎,取1g与1g石英砂混合,并将其装于放有纤维滤膜的ASE萃取池中,并加石英砂至与池口平行;步骤S2:用正己烷萃取,收集药渣;步骤S3:用20ml乙醇对药渣进行萃取,收集萃取液;步骤S4:用乙醇将萃取液定容至25ml,作为备用液;步骤S5:取20ml备用液与5ml25%盐酸溶液混合,加热回流30min;步骤S6:冷却后,用乙醇将其定容至50ml,得乙醇萃取液。进一步的,步骤S2所述的萃取参数为:萃取温度为8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次数为1次,冲洗体积为100%,吹扫时间为100s。进一步的,步骤S3所述的萃取参数为:萃取温度为12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次数为2次,冲洗体积为100%,吹扫时间为100s。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的HPLC法的检测参数为:色谱柱为ACE,UltraCoreSuperC18;柱温为40℃;流速为0.3mL/min;流动相为乙醇-0.4%磷酸溶液;检测波长为360nm。进一步的,所述的色谱柱的规格为:2.1*75mm,2.5μm。进一步的,流动相所述的乙醇-0.4%磷酸溶液的体积比为40:60。与传统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参考药典方法,先用正己烷除杂,再用乙醇提取,获得良好的实验结果。2.本专利技术采用对一个样品进行多次萃取,并且萃取液收集到不同的收集瓶中以考察静态循环次数(1次、2次、3次)。此外,采用单因素考察方式,考察了萃取温度(80℃、100℃、120℃)、静态萃取时间(5min、8min、10min)等条件下的萃取效果,结果在提取温度120℃,提取时间5min,静态循环次数2次的条件下,获得最优结果。3.本专利技术提高了温度降低溶剂的黏度,减少溶剂进入样品基体的阻止,增加了溶剂进入样品基体的扩散,降低溶剂和样品基体之间的表面张力,使溶剂溶解待测物的容量增加。4.由于液体对溶质的溶解能力远大于气体对溶质的溶解能力,萃取液体的沸点随压力升高而提高,从而使溶剂在高温高压下仍保持在液态。附图说明图1为表1为槲皮素的浓度(μg)-峰面积的线性回归图;图2为山奈素浓度(μg)-峰面积的线性回归图;图3为异鼠李素浓度(μg)-峰面积的线性回归图;图4为快速溶剂萃取法提取样品的色谱图;图5为药典方法提取样品的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任何限制,任何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11仪器设备及试剂1.1仪器:电子分析天平(XA205DU)、ASE350快速溶剂萃取仪(美国DIONEX公司)、ThermoU3000UHPLC液相色谱仪1.2试剂:除特别注明外,本实验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符合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乙醇(CH4O):色谱纯(液相色谱用)。2方法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槲皮素对照品、山柰素对照品、异鼠李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醇制成每1ml含槲皮素30μg、山柰素30μg、异鼠李素2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2.1《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制备供试品方法:本品中粉约1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回流提取2小时,弃去三氯甲烷液,药渣挥干,加乙醇回流提取4小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5%盐酸溶液(4:1)混合溶液25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转移至50ml量瓶中,并加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2.2.2快速溶剂萃取法(ASE)制备供试品方法:步骤S1:将银杏叶粉碎,取1g与1g石英砂混合,并将其装于放有纤维滤膜的ASE萃取池中,并加石英砂至与池口平行;步骤S2:用正己烷萃取,收集药渣;步骤S3:用乙醇对药渣进行萃取,收集萃取液;步骤S4:用乙醇将萃取液定容至25ml,作为备用液;步骤S5:取20ml备用液与5ml25%盐酸溶液混合,加热回流30min;步骤S6:冷却后,用乙醇将其定容至50ml,得乙醇萃取液。2.3ASE萃取条件步骤S2所述的萃取参数为:萃取温度为8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次数为1次,冲洗体积为100%,吹扫时间为100s。步骤S3所述的萃取参数为:萃取温度为120℃,萃取时间为5min,萃取次数为2次,冲洗体积为100%,吹扫时间为100s。2.4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醇-0.4%磷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2.5测定法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按下式换算成总黄酮醇苷的含量。总黄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柰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检测参数为:色谱柱为ACE,UltraCoreSuperC18,2.1*75mm,2.5μm;柱温为40℃;流速为0.3mL/min;流动相为体积比为40:60的乙醇-0.4%磷酸溶液;检测波长为360nm。2.6标准限值要求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黄酮醇苷不得少于0.40%。2.7计算(外标法)式中CR——对照品溶液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mg/L);AX——供试品的峰面积;AR——对照品峰面积。注意:使用前萃取池底部应拆卸清理干净,否则容易引起压力不稳;萃取池底部的滤纸应在密封圈内,否则引起渗漏;萃取池装样时松紧适中,太松容易导致提取液过多;开机前检查气瓶气压是否达到1Mpa;使用结束后清理干净,萃取池要及时晾干(容易生锈)。3结果3.1线性关系取槲皮素(浓度:0.03943mg/ml)、山奈素(浓度:0.03469mg/ml)及异鼠李素(浓度:0.02142mg/ml)对照品混合溶液分别精密吸取该溶液0.1μl、0.2μl、0.5μl、1.0μl、2μl进入LC测定,并依照上述方法测定,结果见表1-表3。其中表1为槲皮素线性实验结果;表2为山奈素线性实验结果;表3为异鼠李素线性实验结果。表1浓度(μg)第一针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骤:步骤1:采用ASE萃取法分别用正己烷和乙醇萃取粉碎后的银杏叶,并收集乙醇提取液后经盐酸处理得乙醇萃取液;步骤2:采用HPLC法测定乙醇萃取液中总黄酮的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包括下述子步骤:步骤S1:将银杏叶粉碎,取1g与1g石英砂混合,并将其装于放有纤维滤膜的ASE萃取池中,并加石英砂至与池口平行;步骤S2:用正己烷萃取,收集药渣;步骤S3:用20ml乙醇对药渣进行萃取,收集萃取液;步骤S4:用乙醇将萃取液定容至25ml,作为备用液;步骤S5:取20ml备用液与5ml25%盐酸溶液混合,加热回流30min;步骤S6:冷却后,用乙醇将其定容至50ml,得乙醇萃取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的萃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平王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