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内板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2087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槛内板和车辆,所述门槛内板包括:门槛内板前段部、门槛内板中段部以及门槛内板后段部,其中所述门槛内板后段部上设置有拖曳臂安装点,车辆的拖曳臂安装在所述门槛内板后段部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门槛内板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高,且可以有效降低侧碰时后地板区域的变形,拖曳臂安装点处的噪音也得到了降低,提升了乘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1

Doorsill board and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orsill plate and a vehicle, which includes the front section of the doorsill plate,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doorsill plate, and the rear end plate of the doorsill, wherein the trailing arm installation point is arranged on the rear end plate of the doorsill, and the towing arm of the vehicle is installed on the rear section of the inner doorplate. According to the high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inner plate of the utility model,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loor area after the side touch, and the noise of the towing arm installation point is reduced, and the safety and comfort of the crew are improved.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槛内板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门槛内板和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车辆因后悬架拖曳臂安装点布置在后纵梁,同时拖曳臂安装点与侧围距离近,导致门槛内板后段部结构偏小,后地板与侧围连接结构弱,车身强度及刚度不足;此外行驶过程中车身后悬拖曳臂处噪音大,容易引起顾客抱怨;在汽车侧碰时后地板区域变形大甚至出现前后地板脱离的现象,严重威胁乘客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门槛内板,该门槛内板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高,且可以有效降低侧碰时后地板区域的变形,拖曳臂安装点处的噪音也得到了降低,提升了乘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门槛内板的车辆。根据本技术的门槛内板,包括:门槛内板前段部、门槛内板中段部以及门槛内板后段部,其中所述门槛内板后段部上设置有拖曳臂安装点,车辆的拖曳臂安装在所述门槛内板后段部上。根据本技术的门槛内板,通过将拖曳臂安装固定在门槛内板后段部上,可以显著提升门槛内板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同时有效降低了侧碰时后地板区域的变形,拖曳臂安装点处的噪音也得到了降低,提升了乘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门槛内板后段部设置有台阶部,所述拖曳臂安装点设置在所述台阶部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门槛内板后段部包括:相交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台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台阶部包括:第三板部和第四板部,所述第三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焊接固定,所述第四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焊接固定。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板部的横截面积在从后向前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所述第四板部的横截面积在从后向前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拖曳臂安装点设置在所述第三板部的后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拖曳臂安装点为安装孔。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门槛内板;后纵梁和侧围,所述门槛内板后段部焊接固定在所述后纵梁和所述侧围之间,所述拖曳臂还设置在所述后纵梁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门槛内板后段部与所述后纵梁通过后纵梁加强板连接固定。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槛内板后段部安装在车身上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槛内板后段部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槛内板与拖曳臂配合的示意图。附图标记:门槛内板100,门槛内板后段部110,第一板部111,第二板部112,拖曳臂安装点101,台阶部120,第三板部121,第四板部122,后纵梁210,后纵梁加强板220,拖曳臂2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相关技术中的车辆因后悬架拖曳臂安装点布置在后纵梁,同时拖曳臂安装点与侧围距离近,导致门槛内板后段部结构偏小,后地板与侧围连接结构弱,车身强度及刚度不足;此外行驶过程中车身后悬拖曳臂处噪音大,容易引起顾客抱怨;在汽车侧碰时后地板区域变形大甚至前后地板脱离,严重威胁乘客的生命安全。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门槛内板100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槛内板100可以包括门槛内板前段部、门槛内板中段部和门槛内板后段部110,其中门槛内板后段部110上设置有拖曳臂安装点101,车辆的拖曳臂230可以安装在门槛内板后段部110上。具体地,拖曳臂230可以与拖曳臂安装点101配合,以将拖曳臂230安装在门槛内板后段部110上。可选地,拖曳臂安装点101可以为安装孔,拖曳臂230可以通过螺纹紧固件安装在门槛内板后段部110上。由于拖曳臂安装点101设置在门槛内板后段部110上,拖曳臂230安装在门槛内板后段部110上,因此可以显著提升门槛内板10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同时有效降低了侧碰时后地板区域的变形,拖曳臂安装点101处的噪音也得到了降低,提升了乘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门槛内板100,通过将拖曳臂230安装固定在门槛内板后段部110上,可以显著提升门槛内板100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同时有效降低了侧碰时后地板区域的变形,拖曳臂安装点101处的噪音也得到了降低,提升了乘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门槛内板后段部110上设置有台阶部120,拖曳臂安装点101设置在台阶部120上,台阶部120与门槛内板后段部110固定连接。由于门槛内板后段部110设置有台阶部120,因此可以增大门槛内板后段部110的结构尺寸,增加门槛内板后段部110的结构强度,提升了车辆的侧碰性能。具体地,门槛内板后段部110包括相交的第一板部111和第二板部112,台阶部120分别与第一板部111和第二板部112连接固定。第一板部111和第二板部112之间可以具有一定的夹角,例如第一板部111和第二板部112可以正交设置,第一板部111和第二板部112可以为一体成型件。更具体地,台阶部120包括第三板部121和第四板部122,第三板部121与第一板部111固定连接,第四板部122与第二板部112固定连接。第三板部121和第四板部122可以为一体成型件,第三板部121和第四板部122可以成一定夹角设置,例如第三板部121和第四板部122正交设置。可选地,第三板部121与第一板部111焊接固定,第四板部1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门槛内板和车辆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槛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槛内板前段部、门槛内板中段部以及门槛内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槛内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槛内板前段部、门槛内板中段部以及门槛内板后段部,其中所述门槛内板后段部上设置有拖曳臂安装点,车辆的拖曳臂安装在所述门槛内板后段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槛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内板后段部设置有台阶部,所述拖曳臂安装点设置在所述台阶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槛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槛内板后段部包括:相交的第一板部和第二板部,所述台阶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二板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槛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包括:第三板部和第四板部,所述第三板部与所述第一板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板部与所述第二板部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槛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占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