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焙阳极焙烧过程预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0104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预焙阳极焙烧过程预热方法,在采用28小时移炉周期且温度、负压自动控制的阳极焙烧预热阶段,1P曲线采用“两头快中间慢”的原则制订,拐角炉室和非拐角炉室分别采用不同温度曲线,边火道温度偏差和负压极限值与中间火道不同。此外,当处于拐角炉室时,焙烧系统移动时排烟架直接移到连通火道下游炉室,并停留两个火焰移动周期。采用该方法,可达到充分回收挥发分燃烧热能,降低阳极焙烧能耗10%以上,延长阳极焙烧保温时间2小时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铝冶炼
技术背景在铝用预焙阳极焙烧过程中,阳极在预热阶段须经历低温预热和粘结剂成焦两个过程。在20(TC前如升温过慢易导致粘结剂软化析出阳极变形和表面结 焦。在25(TC-70(TC期间阳极中的粘结剂开始分解,排出大量挥发份并进入火 道燃烧,与此同时,部分分解产物进行缩聚、焦化。粘结剂成焦过程控制不当, 则挥发份燃烧不充分,随烟气排出而加重净化系统负担和环境污染,也导致其 能量无法有效充分利用,导致能耗高。其次,挥发份燃烧不充分还导致阳极进 入焙烧阶段时温度偏低,焙烧阶段初期阳极升温过快、阳极保温时间短和阳极 理化指标劣化等后果。通常,阳极预热阶段控制多釆用控制1P温度曲线或直接 恒定排烟架负压等方式实现,但由于挥发分在预热阶段的排出不灼德、曲线设 置不合理、边火道热能损失严重及拐角时连通火道的存在,特别是采用温度、 负压自动控制的焙烧系统时无法克服温度与负压矛盾,目前普遍没有达到理想 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28小时移炉周期且釆用温度、负压自动控制的焙烧系 统提供一种较优的阳极焙烧过程烧预热工艺。利用已有的焙烧设备,通过控制 依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焙阳极焙烧过程预热方法,其特征是:在采用28小时移炉周期且温度、负压自动控制的阳极焙烧预热阶段,1P曲线采用“两头快中间慢”的原则制订,拐角炉室和非拐角炉室分别采用不同温度曲线,边火道温度偏差和负压极限值与中间火道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蒙建德刘予湘姜潮阳向勤农世富岑永飞兰永祥李智秦振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